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通过层层组装技术,将聚丙烯胺盐酸(PAH)和磷钼酸(PMo12)2种组分组装到玻璃碳电极(GCE)上,制备了1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膜。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复合膜的电化学行为,证明了PAH/PMo12复合膜不仅可以均匀稳定地增长,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经研究发现此种复合膜对水中溴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污染物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为水体中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2.
根据孤岛油田污水的现状及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利用气浮和"双膜"法处理油田污水进行配聚再利用的工艺,通过现场试验分析研究了处理前后3种水的水质指标,对比了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油污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完全可以替代清水配制聚合物母液,具有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73.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对8种海洋硅藻的四种主要光合膜膜脂的分子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硅藻中MGDG含量最高,占四种光合膜膜脂的40%~70%左右,SQDG其次占10%~40%,而PG在4%~20%之间,DGDG占5%~20%;其中,各脂类分子的含量在0.14~99.79 nmol/mg干藻之间,而C16:3/C16:3-MGDG,C20:5/C16:3-MGDG,C20:5/C16:2-DGDG,C20:5/C16:1-DGDG,C16:1/C16:1-DGDG,C14:0/C14:0-SQDG,C14:0/C16:0-SQDG,C14:0/16:1-SQDG,C14:0/C16:3-SQDG和C18:1/C18:1-PG等脂类分子在8种海洋硅藻的每一类膜脂中均有分布;与高等植物膜脂的脂肪酰基分布不同的是,海洋硅藻的MGDG与DGDG的sn-2位上的脂肪酸全部为C16酸,可推断是通过类似高等植物典型的原核途径合成,而C16酸和C18酸在SQDG和PG的sn-2位上均有分布,可推断SQDG和PG存在原核和真核两种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674.
大型海洋绿藻5.8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方法,将扩增的产物直接测序,测定了孔石莼Ulva pertusa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Fa的5.8S rRNA基因序列,与肠浒苔、扁浒苔、缘管浒苔、礁膜、北极礁膜、袋礁膜和格氏礁膜等7种已知的大型海洋绿藻的同一基因序列合并进行比较,分析了核苷酸序列差异和碱基替换特点,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浒苔和孔石莼的颠换率为0.690%,小于浒苔与肠浒苔、扁浒苔、缘管浒苔的颠换率;且浒苔与孔石莼之间的Kimura双参数距离也小于浒苔与肠浒苔、扁浒苔以及缘管浒苔之间的平均Kimura双参数距离。相对于浒苔属的其他物种,浒苔与孔石莼的亲缘关系更近。在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缘管浒苔与孔石莼聚为一类,表现出与石莼属物种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75.
搭建了感应读出方式紫外光子计数成像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辨率性能测试.紫外光经过减光和滤光后入射微通道板,产生的光电子在微通道板内倍增后形成电子云,由呈高阻特性的半导体Ge薄膜收集后,通过电荷耦合感应到Ge膜衬底背面的位敏阳极.阳极输出的信号经过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整形放大器后由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最后得到不同位置的光子计数图像.通过分辨率板,测得了该系统分辨率为150 μm,并通过对比试验和分布式RC网络理论模型分析了Ge膜电阻及其衬底厚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该系统在生物超微  相似文献   
676.
Zosterophyllum longa sp.nov.is reported from the Lower Devonian Pingyipu Formation, Jiangyou District,northern Sichuan of China.This new plant has vertically elongate sporangia differing from all known species of Zosterophyllum,demonstrating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in Zosterophyllophytina.New materials of Zosterophyllum yunnanicum from the Lower Devonian Xujiachong Formation,Qujing District,eastern Yunnan of China show that fertile axes of this species are anisotomous or pseudomonopodial or K-shaped in branching.Sometimes fertile lateral axes are very short and bear an axUlary axis at the dividing point.Distinct thickening occurs along the whole margin of a sporangium,with sporangial lobes undeveloped.The evolution of Zosterophyllum is tentatively discussed.A biostratigraphic method of Gerrienne and Streel is introduced and applied to dating of the Lower Devonian Xujiachong Formation,which is considered as of the late Pragian-early Emsian.  相似文献   
677.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信息中心先后开发了基于GIS的山东防汛指挥系统、河南黄河工情险情会商系统和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系统采用Sybase数据库,运行方式为客户机/服务器(C/S)方式。随着黄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开展以及计算机广域网络的扩大、开发技术运行方式的变化和用户的迅速增长,原有系统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2002年开始,黄委基于WebGIS(MapXtreme)和地图服务中间件搭建了黄委地图服务平台。在此平台上,开发完成了Internet/Intranet版本的“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此系统可以在不同比例尺电子地图上实现无缝自动漫游(1∶1000000→1∶250000→1∶50000→1∶10000),实现了水文信息查询,防洪工程基础信息查询,防汛部署基本信息查询,实时工情、险情信息上报、查询统计,实时险情信息报警、处理、滚动显示,险情批复以及系统管理维护等功能。平台是按“数字黄河”三层架构搭建的,在平台的基础上对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进行整合,以满足更广泛的需求。  相似文献   
678.
分析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工艺原理及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提出MBBR的挂膜过程对反应器的启动时间、生物相及废水处理效果有重要的影响。生物强化技术可以增强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改善原有生物处理体系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在简介生物强化技术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将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于MBBR启动过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79.
几丁质是贝壳有机框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贝类生物矿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贝壳不同部位的几丁质含量与类型是否存在差异,目前还未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脱钙、脱蛋白、漂白的方法分别从长牡蛎贝壳的壳膜、贝壳表面的角质鳞片、贝壳内侧的棱柱层与片层结构中提取到粉末状固体,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对提取产物进行鉴定,发现这3个部位的提取产物均具有几丁质的特征吸收峰。通过对比3个部位提取产物的吸收峰,发现壳膜和角质鳞片中提取到的几丁质产物FTIR结构较为相似,其结构特征更接近于β-几丁质;而在富含钙质的棱柱层及片层结构中,几丁质提取产物在1 620 ~ 1 660 cm-1波数处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其结构更接近于α-几丁质。在长牡蛎壳膜、角质鳞片及贝壳内侧的几丁质提取物的含量分别为:(15.14 ± 1.13)%、(4.52 ± 0.85)%、(0.27 ± 0.12)%。3个部位中,壳膜主要由几丁质和基质蛋白构成,角质鳞片则积累了更多钙质,而贝壳内侧的棱柱层与片层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这导致壳膜中提取产物得率最高,而在贝壳内侧提取产物得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80.
鲁安怀  李艳  黎晏彰  丁竑瑞  王长秋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07-2022102007
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合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但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问题长期困扰着学术界。早期地球上丰富的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可将太阳光子转化为光电子,提供持续的能量来源。也正是由于矿物光电子能量较高,在非生物途径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方面具有优势。其中半导体矿物自然硫转化太阳能产生的光电子能量,是目前所发现的最高的矿物光电子能量,不仅能直接还原CO2分子为甲酸物质,还可催化其他生命基础物质的合成。在全球陆地系统中暴露在阳光下的岩石/土壤表面普遍被一层铁锰氧化物“矿物膜”所覆盖,光照下含半导体矿物水钠锰矿的“矿物膜”产生原位、灵敏、长效的光电流,显示出优异的光电效应。生物光合作用中心Mn4CaO5在裂解水产氧过程中产生成分和结构类似水钠锰矿的结构中间体,地球早期“矿物膜”中水钠锰矿可能促进了锰簇Mn4CaO5与生物光合作用的起源与进化。早期地球半导体矿物为生命起源基本物质的合成提供直接能量来源,矿物光电子能量在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