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620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AMT法勘查贵州铝土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厚,分布面广,但多为隐伏型沉积型矿,仅有的易辨别、易发现的地表或浅层铝土矿已经开发殆尽,在此开展隐伏铝土矿的物探方法试验研究对今后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AMT基本工作方法以及贵州金沙长沟工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重点讨论了AMT在长沟工区铝土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电阻率断面图的综合推断解释,划分出了二叠系、石炭系、寒武系之间地层界面,圈出了含矿有利部位。经钻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油气攻关层位,然而其地层发育情况却长期存在争议,尤其是精细层位划分以及内部是否存在不整合界面的问题。本次研究结合了前人研究成果、岩性、测井、地震资料,并以野外露头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深底沟—大侏罗沟、花园沟、黑油山沟、吐孜沟、水库沟5条野外剖面的考察,识别出各类标志层以及J/T、T/C、T3/T2、T2k2/T2k1、S6/S7界线,认为三叠系内部并不缺失S2、S3(砂组,位于T2k2),并可区分出此二层位,随即建立起多个野外剖面的时空对应关系;此外,本次研究还通过不同岩性岩石测井响应特征将下三叠统划分为3段6砂组,将上三叠统划分为3段7砂组,将中三叠统则更细划分为2段7砂组14小层,并通过元素地层学方法对层位进行了局部检验。  相似文献   
103.
唐烽  高林志  尹崇玉  王约  顾鹏 《地质通报》2015,34(12):2150-2162
新元古代与寒武纪之交,即伊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地质突变期,出现了一系列地质环境变化事件和生物快速演化事件。云南东部位于扬子地区西南缘,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期属于开放式浅水台地至台缘斜坡环境,是中国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与底寒武统基本连续沉积的典型地区,也曾是中国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近年来,在此新发现了更为丰富的宏体藻类化石、遗迹化石和伊迪卡拉生物群的疑似后生动物化石等(江川生物群),以及大量以条带状Shaanxilithes为代表的宏体化石层。相关剖面自下而上从灯影组至磷矿沉积层(中谊村段)出露有连续的宏体化石记录,研究后可以细分伊迪卡拉系顶部灯影峡阶的化石带,并与底寒武统晋宁阶、梅树村阶对接,具有作为标准层型剖面的较大潜力,为伊迪卡拉纪末期年代地层单位的建阶分层、对比及确立层型剖面,以及与寒武纪最早期年代地层的界线划分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4.
农村土地整治是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提出的一项政策创新,土地权属调整是土地整治工作的核心,是顺利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调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权属调整的模式,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内蒙古土地整治权属调查的成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加强权属调整工作的建议,以期为实际工作中解决权属调整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王思恩  高林志  庞其清  宋彪  李亚 《地质学报》2015,89(8):1331-1351
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各类生物化石丰富,并夹有火山岩,是利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和磁性年代地层综合研究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辽西义县—北票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土城子组和义县组。大店子组含有孢粉Cicatricosisporites Luanpingspora Jugella 组合;介形类Yanshanina Cypridea Rhinocypris组合,Cypridea Yanshanina Timiriasevia组合,Cypridea sulcata亚组合和叶肢介Eosestheria Abrestheria组合等各类化石,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的对比,尤其是孢粉和介形类与英、法、德、俄和加拿大等地相关地层同类化石组合的对比,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辽宁西部义县组下部的孢粉、介形类和叶肢介与国内、外的对比,也得出与大店子组的时代大致相同的结论。大北沟组含孢粉Poceites Podocarpidites Schizaeoisporites组合,介形类Luanpingella Torinina Eoparacypris组合以及叶肢介Nestoria Keratestheria组合等,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同类生物组合的对比,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晚期(Tithonian)。土城子组含有孢粉、介形类及叶肢介等6大门类化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因此,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划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生物地层的国际对比表明:此界线与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即Tithonian\\Berriasian界线是一致的。根据冀北—辽西地区一系列同位素测年数据推断,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应接近1307Ma 。  相似文献   
106.
107.
《地理信息世界》2005,3(2):52-52,i003
本项目是在我国首次完成省、县两级勘界的基础上进行的:行政区域的划分和调整,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历来都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面勘界之前,我国的省、县行政区域界线是由大量的历史习惯线、部分法定线和一些争议线组成,地图上采用权宜画法表示。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南郑福成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笔石组合和笔石体形态等的研究,再次论证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以划在G·persculptus带之底为宜,并对界线附近的部分重要和特征笔石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9.
辽北下二台子群底都盘岭组火山岩年龄,经Rb-Sr测定为456±36Ma,属于盆地沉积建造.其断裂-褶皱构造样式是晚古生代末-中生代在挤压应力场下形成的,属弧后盆地沉积.辽北辽河群应属于古生代.其上部火山岩-碎屑岩组(盖县组)Rb-Sr等时年龄为238±8Ma,根据多方论证,辽东辽河群似不应出现在辽北地区,台槽界线应置于孟家寨-五家小堡一线.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栾川群及其南北两侧相邻的不同时代地层及其之间接触关系的研究,结合前人资料进行区域对比,修改了栾川群的含义,提出了栾川群的底界置于白术沟组与三川组之间,原栾川群白术沟组归入下伏官道口群;大红口组仍作为栾川群最上部的一个地层组予以保留;原栾川群鱼库组划归上覆陶湾群。修改后的栾川群从下至上包括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及大红口组,时代归属晚元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