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473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18篇
地质学   1899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28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三江地区高吉碱性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地区的碱性岩有其独特的地质、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特征;这些特征所记录的信息,不仅提供了高吉碱性岩区别于邻区及其它地方同类碱性岩的证据,而且也给出了识别碱性岩的标志与判定其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  相似文献   
72.
秦岭造山带基本组成与结构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51  
秦岭造山带主要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组成,经历了三个主要演化阶段:1.前寒武纪古老基底形成演化阶段,2.主造山期(Pt3—T2)板块构造演化阶段,3.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阶段。在早中元古代以扩张构造体制占主导,形成裂谷与小洋盆兼杂并存的基本构造格局,经10—8亿年晋宁期从扩张垂向加积增生构造体制为主向以侧向增生为主的板块构造体制的过渡,于晚元古代中晚期开始进入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在晚古生代早期由于东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扬子板块北缘沿秦岭南部扩张打开,形成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及其间的秦岭微板块,沿商丹和勉略二缝合带自南向北俯冲消减碰撞,于中三叠世最后全面陆陆碰撞造山,而后又发生了强烈陆内造山作用,终成今日之秦岭山脉面貌。现今的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是一正在调整演化中的具流变学分层的“立交桥式”三维结构,上部地壳呈多层逆冲推覆迭置的不对称扇形几何学模式,岩石圈中部则是成水平状流变层,而深部地幔则是最新调整的近南北向的地球物理异常状态与结构,形成从下到上构造方向近乎正交的圈层非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73.
垃圾产生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垃圾也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是,直至最近,社会依然极少理会垃圾中真正蕴藏着些什么,以及垃圾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1973年美国图森市亚利桑那大学威廉·拉舍基博士(WilliamLRathje)及其同事们所建立并发展的垃级计划,标志着一门新科学──垃圾学的兴起,即垃圾的系统研究、垃圾产生、运移、利用和处置的机理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美国和其它少数国家的垃圾学研究所揭示的各种事实、定律和原理,正划时代地碰击着现代社会、社会心理学、市场和许多其它领域,大量的城市固体废物不仅意味着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垃圾处理,无论焚化或者填埋,都对环境构成了严重污染的威胁,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垃圾的管理、再循环和处置费用是昂贵的,而且总是受到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法律冲突的挑战,纽约和美国东部其它人口稠密地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就是最好的例证,解决现今进退维谷的垃圾问题,需要包括技术的、社会的、环境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和公共教育在内的多方面协作。中国正经历着令人振奋的经济发展时期。预计以现在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因巨量人口而导致的社会消费的急剧增长,在未来10~20年内,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  相似文献   
74.
提高断裂构造研究水平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断裂构造及相关领域研究进展,阐述了提高断裂构造研究水平及扩展其应用前景的途径。主要讨论了利用多源地学信息,多侧面地识别断裂构造;借助多层次地学资料,从三维和动态上研究断裂构造;加强流变学和应力场研究,深化断裂动力学分析;提高断裂研究定量化水平,扩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东秦岭北缘煤的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建坤 《地质论评》1996,42(1):7-13
以河南省东秦岭造山带北缘山西组二1煤层的煤岩、煤质、煤有机地球化学和“晶核”结构的综合研究为前提,结合板块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二1煤的变质热源主要与长期复杂的板块俯冲、A型碰撞所引起的地壳结构调整而使前陆盆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化,大地热流急增的结果有关。二1煤的变质主要经历了早期(印支期前)的区域深成变质(达肥-气煤)和后期(印支-燕山期)的典型异常热变质作用(达无烟煤-高阶无烟煤)。  相似文献   
76.
中国板块构造与盐类矿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大陆的华北、塔里木、准噶尔-兴安、华南及甘青藏等五大板块发展过程中于地块边缘活动带、陆间裂谷、陆内裂谷等场所生成的含盐盆地,沉积了各时期(O、C、T、J-E和Q)盐类矿床。通过分析对比认为,甘青藏板块兰坪-思茅拗陷带(J2-E1、Q),塔里木板块(C、K-E、Q),华北板块(O2),华南板块(T1-2)为成钾有利地带,中国东部众多的K-E红层盆地中成钾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77.
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板块构造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指出与金矿有关的主要板块构造环境是裂谷带,岛弧地带,深大断裂带和碰撞带,不同大地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具有专属性,这种专属性随着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旋回性发展具有时空复合特征。  相似文献   
78.
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陈发景  汪新文 《地质论评》1996,42(4):304-310
文章讨论了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其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使得能够提出一种根据盆地所处的板块位置和地球动力学模型进行划分的含油气盆地分类;(2)尽管我们有一些古生代克拉通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但其成因机制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3)通过大陆内裂谷火山岩化学成分、地温场、构造变形、岩石圈结构以及区域板块构造背景综合分析,我们建立了六种大陆裂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4)前陆盆地的形成与其周缘造山带密切相关,其地球动力学模式是大陆岩石圈对褶皱冲断带构造负载的挠曲响应;  相似文献   
79.
滇中及邻区前地台大地构造演化与铜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构造层的划分,探讨滇中及邻区前边台演化与运动特征。认为该地区前地台经历了萌陆壳稳定阶段、原陆壳活动阶段、稳定阶段和地槽阶段。壳体演化与运动是幔交替活动与壳体成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结果。最后总结了钢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的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