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24篇
  免费   5024篇
  国内免费   7043篇
测绘学   366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866篇
地质学   26023篇
海洋学   97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03篇
自然地理   333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800篇
  2021年   836篇
  2020年   702篇
  2019年   869篇
  2018年   634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781篇
  2015年   878篇
  2014年   1315篇
  2013年   1038篇
  2012年   1300篇
  2011年   1298篇
  2010年   1040篇
  2009年   1122篇
  2008年   1125篇
  2007年   970篇
  2006年   998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1017篇
  2003年   983篇
  2002年   988篇
  2001年   1034篇
  2000年   921篇
  1999年   975篇
  1998年   1001篇
  1997年   973篇
  1996年   1005篇
  1995年   939篇
  1994年   906篇
  1993年   792篇
  1992年   863篇
  1991年   726篇
  1990年   649篇
  1989年   560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4篇
  1974年   6篇
  1954年   7篇
  1948年   13篇
  194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的滑塌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对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实测的8条浅地层记录中,我们发现这些测线上都有滑塌构造,并形成了一条平行于陆架转折线的滑塌带,滑塌带呈NNE向展布,平均宽约7.5km,它们是沉积物流从陆坡上部向下移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2.
台湾岛位于沿菲律宾海西缘展布的琉球岛弧和吕宋岛弧的结合处.台湾岛以南,南海岩石圈向东俯冲到吕宋岛弧之下.台湾岛以东,菲律宾海板块向北俯冲到琉球岛弧之下.晚新生代,由于吕宋岛弧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形成了台湾山带,台湾山带的构造走向为NNE-SSW,其弧凸向亚洲大陆.台湾岛内,西缘一系列的叠加精皱和推覆体很好地显示了造山构造特征,这些造山构造特征被认为向南延伸至台西南近海地区.然而,由于它们被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台西南近海地区的构造模式多数尚属未知.据最近的一项海洋地球物理调查,马尼拉海沟沿NNW向…  相似文献   
183.
东海西湖凹陷是一个新生代含油气构造单元,晚中生代末期以来,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的裂谷盆地阶段,渐新世-中新世的盐地反转阶段上新世-第四纪的区域沉降阶段。发育断块型、挤压背斜型。民推覆型等多种局部构造。为西湖凹陷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圈闭条件。  相似文献   
184.
在Salemi(西西里西部)附近的米辛尼亚期沉积岩中,我们对一种新型的以米为单位的复合补丁礁进行了描述.其建造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1)陡倾穹隆状微生物岩丘夹凝块叠层石和结壳状生物;(2)覆盖在微生物岩五上的珊瑚一微生物建造,其中珊瑚群体为微生物岩石所覆盖(这些微生物岩石与各种各样的结壳生物有关).微生物岩丘的增生作用是葡萄状集合体的发育、畚箕藻骨骼、结完状有孔虫、苔鲜动物、龙介虫和已胶结双壳类的堆积结果.正如地中海中其它类似的米辛尼亚期生物建造,不同部分复合微生物岩丘建造的增生过程似乎是均一的…  相似文献   
185.
186.
187.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展布于云南边陲哀牢山两侧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红河断裂构造带,在东南亚的延伸特征。提出在该延伸带两侧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大地构造发展上均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该断裂构造带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8.
南沙群岛海域构造地层及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实验2”号调查船1987—1991年测得的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论述了南沙群岛海域的构造层划分、时代属性与分布发育特征。提出本区自白垩纪中期以来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两个裂谷作用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189.
南海东北部及其邻区新生代构造事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海东北部及其邻区新生代构造事件主要有白垩纪末-古新世早期,始新世中期,始新世晚期-早新世,中新世晚期-上新世初和上新世末-更新世中期发生的5次事件,它们在区内表现明显,伴有不整合,地层缺失和岩浆,断裂,褶皱等活动,同一构造事件在不同构造单元发生的时间可以有早有晚,程度有强有弱,性质有张有压,或造陆造山或造海造盆,但是这些表现却互有联系且可在全区追踪对比。  相似文献   
190.
Delaunay三角网增点生长构造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一种由计算机自动生成Delaunay三角网的增点生长构造法。该方法属于不规则三角网的动态构网法,它借鉴了静态构网法中递归生长算法的部分思想,并利用Lawson提出的最大最小(MAX—MIN)角度法则对三角网进行即时的局部优化,从而达到了快速、有效地构建Delaunay三角网的目的。该方法对快速生成海底DEM数据,进行海底仿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