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6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1231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3821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38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囊谦盆地新生代钾质火山岩成因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囊谦新生代钾质火山岩形成于碰撞后的板内构造环境,基性、中性和中酸性熔岩之间不存在分异和演化的关系,它们地球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是源区部分熔融程度不同所致;钾质岩浆形成于50~80 km深处的富集交代地幔.横断山地区一些拉分盆地中火山岩源区的部分熔融可能与来自软流圈小而分散的上涌体的底侵有关.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强烈活动为熔体的快速上升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992.
华北陆块南缘熊耳群形成时代讨论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分布于豫、晋、陕3省的熊耳群火山岩系不整合覆盖于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结晶基底之上,其上被汝阳群、官道口群等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覆盖.已有的各种熊耳群年龄资料为1.40~1.85 Ga,故常认为其形成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并将它与蓟县剖面的长城系对比.豫西熊耳山地区马家河组顶部的流纹斑岩和侵入于鸡蛋坪组的辉石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P-ICPMS)年龄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75~1.95 Ga,早于长城系;火山喷发开始于1.95 Ga±,中心可能在豫西的熊耳山或崤山地区,形成豫西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的许山组和鸡蛋坪组;大约在1.85 Ga±,火山活动可能以崤山地区为中心呈三叉裂谷系分别向西、东和北3个方向发展,形成覆盖全区的马家河组;末期(1.75 Ga±)可能仅在豫西地区形成次火山-侵入岩——辉石闪长岩类.不整合覆盖于熊耳群之上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官道口群高山河组的形成时代相当于长城系.  相似文献   
993.
青藏高原冈底斯岩浆带麦嘎一带首次发现第四纪火山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区域地质调查所在开展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措勤区幅填图工作中,首次在仲巴县格马乡麦嘎附近发现一套第四纪火山岩。该套火山岩类型属典型的陆相点射喷溢型,角度不整合于拉嘎组碎屑岩和第四纪湖积物之上,对下伏岩层烘烤明显。火山岩属碱性火山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为主,并含较多黑云母。火山岩呈扇形分布,扇根位于古湖滨一高地上,扇缘位于湖滨斜坡上。扇根处广泛发育岩枕、岩舌。岩枕平行湖岸排列,岩舌垂直湖岸分布。岩枕和岩舌的排列方位反映熔岩流沿斜坡流入古湖,流动构造显著,并形成少量浮岩。根…  相似文献   
994.
夏河县孜孜合一带中侏罗世火山岩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河县孜孜合一带侏罗纪地层中发育的中基性火山岩 ,为碱性玄武岩系列、钠质类型。岩石类型主要为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玄武岩、球颗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杏仁状安山玄武岩、杏仁状安山岩等。其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特征均表明其具有板内碱性玄武岩的特征。火山岩是在燕山期由早期的挤压挠曲转换为晚期的伸展裂陷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5.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及其包体希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性地报道了江西相山中生代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基底变质岩、火山岩、次火山岩及闪长质包体之间的成因联系和差异性。认为此套火山-侵入杂岩具同源演化关系,推测它们均来源于前震旦系结晶基底,成因上属于陆壳重熔型。这与前人对此研究的主流观点是一致的,同时更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996.
西南三江造山带火山岩—构造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岩石构造组合是指表示板块边界或特定的板块内部环境特征的岩石结合。中国西南“三江”造山带的火山岩可划分为五种火山岩-构造组合:洋脊型/准洋脊型组合,岛弧及陆缘弧组合,碰撞型组合,碰撞后组合及陆内拉张型组合。阐述了各种火山岩-构造组合的特点及构造含义。对在造山带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构造岩片”研究方法、地球化学判别图解的使用条件、准洋脊型火山型组合的构造含义、蛇绿岩带-火山弧的成对性、岩浆作用的同步性和滞后性、以及火山岩的深部“探针”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余达淦 《铀矿地质》2001,17(6):321-327,331
笔者认为,对华南中生代富大铀矿成矿背景的研究要强调壳幔交换的深部作用,强调构造体制变革对成矿的制约,以及两条火山岩带和一个岩浆活动区的成矿地位。构造研究中要引进伸展构造理论,研究盆岭构造,热隆构造及与变质核杂岩构造配套的常见构造型式,研究盆岭耦合特点。成矿模式要考虑岩浆定位部位深浅及形成构造环境差异,地化环境差异,要探索大型,超大型铀矿形成的岩浆定位部位与层圈构造,地壳韧脆性构造转换面,地球化学转换面的耦合条件。  相似文献   
998.
999.
应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对火山岩进行构造环境、成因及岩源示踪时,首先必须在宏观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结合当时所形成的各类地质体岩石类型组合来恢复,它是宏观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其次,由于构造环境时空复杂性,需采用“两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是多元地球化学信息示踪,二是不同岩类的时空配套;第三,在选择判别图解时,弄清前人图解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和条件,切忌乱套瞎投,在此思想指导下,侧重对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霞若-拖顶地区两类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多元地球化学示踪,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东侧的基性火山岩产于大陆裂谷环境,而西侧中-基性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特征;(2)两者火山溶浆均源自富集地幔,东侧来自均一的富集地幔,而西侧富集地幔具不均一性;(3)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形成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火山岩Sm—Nd等时线年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汪洋  李家振  孙善平  邓晋福 《城市地质》2001,13(3):18-20,17
根据 6个火山岩样品的分析结果 ,得到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的年龄为 188±19Ma。结合古生物资料分析 ,这个年龄结果表明西山地区髫髻山组的年代可能不晚于中侏罗世 Bajocian阶。因此 ,北京西山地区下侏罗统发育的褶皱构造可能代表了早侏罗世时期的燕山运动造山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