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4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煤矿钻孔煤样瓦斯数据及井下实测瓦斯含量为依据,分析了乌东矿区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认为区内以七道湾背斜、八道湾向斜和F2逆冲断层为主要构造形迹,并控制了煤层的赋存状态和瓦斯分布规律;八道湾向斜南翼地层倾角陡近乎直立,地层局部倒转,有利于瓦斯逸散,而北翼煤层倾角缓,且受到矿区南部碗窑沟逆冲断层(F2)挤压作用,断面形成瓦斯的"隔挡"面,阻断了瓦斯的逸散通道,造成向斜北翼瓦斯含量高于南翼;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各矿向下延深开采,瓦斯涌出量将会逐渐加大。因此,掌握矿区的瓦斯地质规律,对其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阐述了山西汾西县诸神沟铝土矿矿体赋存层位、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同时对矿石类型及分布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成分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得出了该铝土矿矿床成因属于中石炭世华北陆表海古隆起,周缘微异地侵蚀搬运和原地侵蚀搬运,大量富铝、铁物质沉淀在古隆起周缘水体流畅环境中。  相似文献   
33.
负向构造带是当前隐蔽性气藏勘探的重点区域,川西坳陷内部蕴藏丰富油气资源,但其具有构造位置低,储层埋藏深,成藏类型复杂的地质特征,勘探难度大.这里通过对川西坳陷德阳向斜地区蓬莱镇组构造特征、储层展布、成藏条件、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分析,深入评价了该负向构造带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总结出负向构造带上隐蔽气藏,受控于与源岩断层相接或邻近的孔隙性砂体,有效的岩性圈闭,沟通源岩的边界断层以及成藏期岩性圈闭所处的古构造位置,只有这几者有机匹配,才能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气藏.这些认识对于川西坳陷负向构造带内选择有利的勘探区域与识别潜在勘探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交城水峪贯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三大岩类齐全,岩浆岩类发育,岩层露头特征明显,并伴有煤、铁等矿产分布。区内主要发育NNW、NNE、SN向构造体系,从构造、地貌、地层及岩浆岩等因素分析,本区域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对其影响最大的为燕山运动。在早燕山期构造运动中近EW向的主应力作用下形成了本区域古洞道向斜、鲁沿向斜、山前大断裂等构造及狐偃山六大岩浆岩体,后期受应力转变造成本区域X型剪节理发育及构造扭曲等现象。形成了本区域现代地质构造及地貌轮廓。  相似文献   
35.
湖南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构造特征与找煤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湖南省的主要能源,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暴露区和浅部的煤炭资源已基本采完,因此,在隐伏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隐伏区找煤主要指“三下”(老地层下、构造下和红层下)找煤,而“老地层下和构造下”找煤主要是指利用推覆构造理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为了深化对区域构造和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的认识,为本区煤炭资源勘探和矿井生产地质保障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领域,以当代构造地质理论为指导,结合已有资料,对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的煤田构造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煤田的构造格局,提出了该区可能存在的两种构造模式,对该区找煤前景做出了科学评价,指出了可供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36.
晏家铺向斜位于湖南省涟源县城以北 ,涟邵煤田北段中部 ,由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地层组成。向斜形似纺缍 ,轴向NE35°左右 ,两翼发育一些飞来峰构造(图略)。本区的飞来峰构造按其成因可分两类 :推覆类型和滑覆类型。1推覆类型的飞来峰构造西北翼杨家山勘探区的朱家凼飞来峰(图1)及鲫鱼塘飞来峰。其形成机制是由于集云断层由东向西将测水组(C1c)推覆在壶天群(C2 3)灰岩之上 ,再遭侵蚀作用而形成的。这种类型的飞来峰是比较常见的传统类型。是老地层在新地层之上 ,具有老压新的特点。2滑覆类型的飞来峰构造在南翼有…  相似文献   
37.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研究区地处陕西省南郑县南部,构造位置位于华南板块扬子陆块西北缘,具体属于汉南隆起、米仓山隆起之间的大竹坝—回军坝复向斜,区内地层总体发育较全,以古生界和中生界为主.研究区内构造变形较强,是矿权空白区,前期基础地质调查表明该区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查明该地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38.
在系统测量褶皱、断层、节理、线理、擦痕等构造形迹位移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构造解析方法,获得了该区自古生代以来的四期构造应力场。四期应力场的方向及性质分别为:(1)以264°~290°方向挤压为主,辅以335°~15°方向拉伸的伸展期;(2)以360°~15°方向挤压为主的压缩期;(3)以50°~60°方向挤压为主的压缩期;(4)以340°~10°方向位伸为主,后辅以284°~295°方向位伸的伸展期。研究表明,四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与构造演化的表现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39.
在褶皱地层中部既无伸长亦无缩短的无应变面为中和面,其上地层称上中和面,其下地层称下中和面。背斜构造的上中和面和向斜构造的下中和面处于张应力状态(T),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区域;而背斜下中和面和向斜上中和面则处于压应力状态(C),属于油气排出区域。油气从C区域向T区域运移成藏,称"C—T"成藏模式。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的背斜构造几乎都遭受剥蚀,背斜上中和面油气构造已被破坏。但是向斜下中和面构造仍保存完好,且随着上覆地层被剥蚀,埋藏变浅,易于对其进行商业勘探。我们可以改变思路,以向斜下中和面构造油气藏为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的勘探新方向。  相似文献   
40.
间泽军 《地质科学》1991,(3):214-221
本文通过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用主应变等值线及主应变方向迹线网络的形式,建立了北京西山北岭向斜卷入区的构造应变场;并通过宏观构造分析,证明这个应变场是合应变场,反映四期构动变动。在构造叠加部位,主应变迹线显示异常形态。本文还对应变场的建立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