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2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514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05篇
地球物理   372篇
地质学   1256篇
海洋学   782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气体的深埋长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现象之一。本文在现场调查及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探讨了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为有害气体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召军  刘立 《吉林地质》2003,22(4):64-6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潜力巨大的新型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做了大量的投入,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在阐述国外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的同时,重点介绍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和实验模拟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并展望其在能源、环境和其它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4.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比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表层复杂系统中重要一环是全球碳氮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模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上发展了多种基于不同原理和目标的模型,其模拟结果也不尽相同。为了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模型比较研究计划。本在筒述各种模型比较计划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各个组成要素、生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的基础之上。耦合大气、岩石圈、生物圈从机理上模拟碳氮动态,同时在进行区域或全球尺度评价时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将是未来模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5.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III):似海底反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与似海底反射有关的一些观点进行讨论 ,以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研究的认识 .30年的似海底反射研究表明 ,似海底反射仍然是指示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存在的最好手段之一 .有似海底反射 ,是可以认为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 .虽然存在“游离气带速度模型”与“水合物楔速度模型” ,但似海底反射主要由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下方的游离气引起 .BSR上方的天然气水合物、下方的游离气与天然气再循环和含甲烷的流体流有关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计算控制因素难以准确确定等因素 ,似海底反射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只是近似的对应关系 .需从动态的观点考虑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体系及其与似海底反射的关系 .  相似文献   
86.
1995年Dickens对55.5Ma前古新世末增温事件进行了研究,提出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全球环境变化重要因子的假说.认为古新世末增温事件溶解无机碳-2~-3‰的^13δC位移可以用水合物所含甲烷的释放与随后氧化成二氧化碳来解释.此后,地质历史演变中的天然气水合物演化研究蓬勃发展,本文总结古新世末增温事件、新元古代末期雪球事件、第四纪千年尺度事件等最新进展,为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演化研究提供基础.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动态演化过程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可望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变化与碳循环中作用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87.
The two-component multi-parameter time-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method,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ilfields,makes use of both the traditional individual conductivity parameters of oil-producing layers and the dispersion information of the conductivity, i.e., the induced polarization parameter. The frequency-domain dispersion data is used to delineate the contacts between oil and water and the time domain dBz/dt componen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depths to the un-known reservoirs so as to offer significant data in many aspects for oil exploration and detection.  相似文献   
88.
放射性碳测年国际比对活动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14C实验室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参加了第四届放射性碳测年国际比对活动(FIRI),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初步分析了本届比对活动的测年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不同的^14C测年方法对测年结果无明显的影响,不同现代碳标准的选择对大部分样品的测年结果有较明显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本底物质仅对老年龄样品的定年有显著影响;加速器质诺测年法在各种^14C测年方法中最准确、精度最高,正逐渐成为国际^14C测年方法的主流。  相似文献   
89.
非活动大陆边缘的天然气水合物及其成藏过程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活动陆缘是板块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也是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地区。通过对世界各地非活动陆缘地区水合物富集情况的系统分析,发现断褶组合构造、底辟构造以及“麻坑”地貌(Pockmark)与水合物的关系密切。尽管模拟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简称BSR,下同)是最重要的水合物识别标志,但水合物与BSR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非活动陆缘具有丰富的烃类物质来源和适宜的温压条件,而断裂-褶皱组合构造、垒堑式构造和底辟构造等则为烃类气体的运移、富集和成藏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便于最终形成水合物。非活动陆缘的深水区往往发育有多期叠合盆地,因其物源、温压、构造和沉积条件的内在关联性,常常形成深部石油、中部天然气、浅部水合物的“三位一体”烃类能源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