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块状硫化物中流体包裹体的、氖和氩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流体包裹体的3He/4He比值为(6.2~10.1)Ra,均值为7.8Ra,与大洋中脊玄武岩一致[3He/4He≈(6~11)Ra],20Ne/22Ne比值为10.7~11.3,明显高于大气值(9.8),而40Ar/36Ar比值的变化范围在287~334之间,接近大气值(295.5),这些结果表明,块状硫化物中热液流体捕获的稀有气体是地幔和海水源组分混合的产物,且流体包裹体中的主要来自地幔,氖和氩主要来自海水。  相似文献   
42.
张朝鲲  弓明月  田伟  何衍鑫  朱东亚  王磊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25-2023060025
良好的盖层封盖条件是气资源得到保护的关键,在气资源潜力评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气资源盖层特征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笔者等对盖层的封盖机理及宏观—微观特征与气封盖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气在地层中保存的封盖机理主要包括物性、压力、浓度三重封闭。盖层对于气的封盖效果受一系列微观特征(孔隙度、渗透率、突破压力、中值半径)与宏观特征(岩性、厚度、成岩作用、连续性、构造作用)影响,含气藏载体气类型的不同也会使盖层对于气的封闭能力产生差异。基于笔者等归纳出的盖层特征与气封盖效果的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内具有一定的生潜力的和田河区块、雅克拉区块、古城区块的气资源盖层条件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对应实际勘探中含气藏的分布情况。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含气藏盖层特征,发现常规评价油气藏封盖条件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气资源盖层条件的评估,精准化分析含气藏盖层条件的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3.
洋岛玄武岩 (OIB)同位素组成 (3 He 4 He)在地理分布上具有非均匀性特征。3 He 4 He值为 5~ 6Ra 的OIB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而分布于冰岛和夏威夷 (包括Loihi)等地的OIB3 He 4 He值为 10~ 35Ra。低3 He 4 He值OIB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U、Th的源区 ,由于U、Th衰变释放的4He同位素的积累导致其3 He 4 He值降低。该源区的形成是俯冲作用导致深海沉积物与地幔混合 ,其地理分布受Pangea大陆周边的古俯冲带制约。高3 He 4 He值OIB的源区则是亏损U、Th的地幔胞 (mantleblob) ,该地幔胞是由极度亏损U、Th的再循环洋壳或大陆下地壳与未排气的地幔胞混合形成的。经过 1~ 2Ga的演化形成即相对亏损4He同位素而3 He 4 He值高的源区。同时 ,这种地幔胞富集难融组分 ,所以较洋中脊玄武岩 (MORB)的源区更为稳定 ,即高3 He 4 He值源区的部分熔融需要更高的地幔温度。超级地幔柱上升可以导致地幔升温和高3 He 4 He值源区的熔融。3 He 4 He值OIB地理分布的非均匀性反映出全球地幔对流系统复杂的半球非对称性格局。  相似文献   
44.
范树全  苏盛虎 《地震学报》1993,15(4):490-497
系统总结了京棉二厂热水深井溶解气体中、氢气体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提出了、氢气体前兆异常特征与发震时间、震级关系的经验公式.用此经验公式较成功地预报了华北两次5级以上地震,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5.
徐永昌 《沉积学报》1993,11(3):52-56
七、八十年代地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是关于地幔的研究,是地幔挥发分的重要组成。其同位素3He/4He的丰度比是判识含地质体来源于幔、壳和大气的重要指标,其相应的表征值为1.1×10-5,10-6和1.4×10-6,在研究我国东部含油气区的工业气井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时,发现一批沿郯庐大断裂两侧分布的工业气井,其浓度为0.05~0.1%,达到了气资源所要求的品位.其3He/4He比值达3.7×10-6~6.36×104,由于工业气井中大气的组分可忽略不计,可用壳-幔二元混合模式计算气中幔源所占份额,结果表明幔源达33.7~57.3%,从而在我国领土上第一次发现了幔源在沉积壳层形成工业储集。为了解这一发现在国际上的意义位置,请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科技文献检索室进行了国际联机检索,证明从1967年到1991年3月(从可能出现有关文献及1990年我所论文发表分别作了相应时间的前后延伸)国际上无有关报导,证明这一发现在世界范围也是首次。此项发现对我们更深入认识地球、地幔形成演化,对于进一步了解幔源挥发份的脱气、运移乃至成藏有重大理论意义,从而对指导有关矿产的勘查也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6.
47.
四川大渡河金矿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金成矿带北段,受大渡河剪切带控制。本文以该矿田黄金坪、白金台子、黑金台子金矿为例,根据对黄铁矿流体包裹体氩同位素、黄铁矿硫同位素以及与黄铁矿共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测定,讨论了大渡河金矿田成矿流体的来源。结果显示,该金矿田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中的~3He/~4He变化较小,为0.16~0.86Ra,而~(40)Ar/~(36)Ar的变化较大,为298~3288;而黄铁矿δ~(34)S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一般为0.7‰~4.2‰,集中于2.5‰~3‰,显示硫地幔来源的特点;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分别为-2.6‰~ 3.64‰和-39.13‰~-108.23‰,说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本文认为大渡河金矿田成矿流体是地幔流体与地壳流体的混合作用的结果,而以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其中,地幔流体为与下伏隐伏岩体有关的岩浆水,而地壳流体端元则是含有一定放射成因Ar的大气降水,并且温度小于200℃。  相似文献   
48.
从赣中马鞍坪地区采集了 11个水样分析了温泉及冷泉的氢、氧同位素组成 ,得出温泉水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在此基础上 ,对 4个温泉采集了气样 ,测定了气体组成的含量和同位素组成 ,以及二氧化碳的碳同位素 ,结果表明 :马鞍坪地区地热气体为二氧化碳型 ,温泉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 ,占总体积的 97%以上 ,二氧化碳气体的δ1 3C值变化于 -4 18‰~ -7 0‰ ,平均为 -5 .63‰ ,为变质无机成因和幔源无机成因的混合物 ;其3He/4He比值变化于 (1.72± 0 .15 )×10 7~ (2 .5 5± 0 .19)× 10 - 7之间 ,R/Ra值均小于 1,属壳源成因  相似文献   
49.
河北平原地下水氦氩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河北平原地下水同位素进行分析比较,根据过剩He(4He exc)、3He/4He比值、δ3He和36Ar/38Ar及40Ar/36Ar值分析认为,河北平源地下水氩同位素有7个特征;①地下水中过剩He浓度沿地下水的流向而增高;②地下水中过剩He浓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增高;③满城-沧州剖面上过剩He浓度大于石家庄-衡水剖面上的过剩He浓度;④河北平原地下水主要是由大气隆重水补给的;⑤衡水热水过剩He浓度很高(>674.83×10-8cm3STPg-1水);⑥地下水的36Ar/38Ar比值平均值为5.37,非常接近地球大气的比值(5.35);⑦地下水的40Ar/36Ar比值从296-412,均比大气氩的40Ar/36Ar比值(295.6)大,这表明40Ar都是放射成因的,且具有“年代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50.
Noble gases have successfully been used to con strain the mantle structure (Allegre et al., 1983),discuss mantle heterogeneity (Ma and Tao, 2002),determine different mantle source components and soon, because of their chemical inertia and isotopicfractionation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Het erogeneities of the subcontinental mantle beneatheastern China have been confirmed by abundant stud ies of mantle magmas and xenoliths, in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isot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