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6篇
  免费   1311篇
  国内免费   957篇
测绘学   821篇
大气科学   431篇
地球物理   2920篇
地质学   3485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588篇
自然地理   55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储集层孔隙成因机制是致密砂岩储集层评价和预测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以储集层微观分析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石炭-二叠系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成因类型及其和优质储集层成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碎屑石英颗粒存在明显的直接溶解现象,并形成了以石英溶解为主的储集空间类型,这种石英溶解是碱性成岩环境作用的结果,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发育程度仍然和孔隙度以及组分的溶解作用有密切关系,碱不稳定矿物的溶蚀量一般为1%~23%,石英溶解型孔隙对储集层孔隙的贡献率一般可以达到60%~90%,碱溶蚀量达到5%以上时有利于优质储集层的形成;石英溶解作用较强的位置主要是颗粒边部的粒间孔隙周围,这种类型的溶解形成于储集层经历较强的压实成岩改造之后,所形成的溶解孔隙在后期的持续性压实过程中损失程度较低;石英溶解作用的强弱决定了储集层物性的最终发育程度以及优质储集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2.
通过对沙漠-黄土过渡带杨桥畔全新世地层中20种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年代学资料,探讨了该地区13.0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地层分布规律明显,化学成分具有很高地一致性,Cr、Cs、Co、Cu、Mn与I可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古气候替代性指标。根据主要微量元素演替所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将该地区气候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13.0~11.7ka B.P.气候干燥寒冷;11.7~10.0ka B.P.气候略温偏干;10.0~6.4ka B.P.气候温暖湿润;6.4~1.60ka B.P.偏冷干气候恶化期;1.6ka B.P.以来气候继续朝冷干方向发展,并且冷暖干湿交替频繁。通过与黄土、石笋等记录变化对比,发现杨桥畔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化过程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3.
刘晴  郭庆胜  龙毅 《测绘工程》2015,(12):68-71
点状要素群移位的比例射线算法能够较好地保持移位后点群的空间分布模式。文中从农村居民地群移位的实际要求出发,对比例射线移位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考虑居民地面积的不同大小对移位的影响;其次,设计比例射线移位的迭代方法;最后对于非常邻近的居民地群的移位,采用"微小"移位方法。通过实验验所改进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4.
针对传统二维线划图无法表达大区域地理要素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椭球面上绘制大地线的算法。以等间距内插空间直线逼近空间曲线这一思想作为基础,通过Bessel大地主题正、反算及克莱劳方程,实现大地线内插与绘制的综合分析与解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在参考椭球面上难以精确绘制大地线的问题,对传统地图向三维椭球面线划图的转换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5.
地类核算,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的重要利用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山市地类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结合GIS技术,改进其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46.
947.
一、课堂导入“歌”中乐“水资源”一节进行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导课的:播放歌曲《离不开你》MV(荣获第29届奥组委帆船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歌曲奖),“五个娃娃”组合高亢激昂的歌声感染着学生。我建议学生跟随MV字幕一起歌唱。孩子们在清唱前一段时还比较害羞,随着五音不全的我的加入,他们放声歌唱,气势磅礴。“生命不能没有了你,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人们把你视为珍珠,你是镶嵌在地球上的皇冠……”歌声飘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孩  相似文献   
948.
芦山地震仁家村斜坡地震动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一个显著特点是地形放大效应。震后第二天,课题组在极震区仁家村斜坡局部孤突地带谷底基岩及斜坡中部坡折部位各放置一台地震监测仪,捕捉到一系列余震数据。数据显示,坡折(2#监测点)相对谷底监测点(1#监测点,二级阶地高程)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一般放大最大可达3.4,最小为1,说明坡折部位的地震动能量大于谷底部位。阿里亚斯强度计算显示,坡折部位阿里亚斯强度最大值为0.004 855 m/s,谷底部位阿里亚斯强度值最大为0.003 145 m/s,前者约为后者的1.5倍,阿里亚斯强度放大系数最大可达6.9。傅里叶频谱分析可知,1#监测点主频范围为4.81~22.81 Hz,2#监测点主频范围为3.31~20.94 Hz,说明局部孤突地形并不影响坡体接收到地震波的丰富程度。通过与桅杆梁监测成果对比,说明了软弱覆盖层地震波的低频部分有放大作用,而对高频部分存在滤波作用;三面临空山体表现更显著的放大效应。研究认为,地震条件下局部孤突地形对地震动加速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因而在这些地区较易达到岩土体的强度极限,从而增加震裂、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和规模,在进行山区工程选址和城镇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局部地形的放大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949.
《西部资源》2015,(1):2
<正>《西部资源》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主管,内蒙古地质调查院主办,是内蒙古自治区惟一一份地质矿产与资源类的国家级权威杂志。刊号:国际刊号ISSN:1672-562X,国内刊号CN:15-1331/P。本刊欢迎广大读者撰写有关地质与资源研究领域及各个学科方面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论文、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综述、学术讨论。论文要求:1.稿件上要注上作者的姓名(作者不超3名)、电话、单位、邮编及详细地址。  相似文献   
950.
李云 《西部资源》2015,(2):30-31
<正>鄂尔多斯市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凝心聚力、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再铸辉煌,把鄂尔多斯建成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这是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鄂尔多斯的具体化,是指导鄂尔多斯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深入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就要立足本职,着力服务重大项目、民生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