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4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821篇
地质学   1880篇
海洋学   131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磁化率是环境磁学研究中较常用、较易获得的指标之一,但其解释和意义又最为复杂.对采自中国东部从北到南涵盖中国主要气候带的风化-成壤成因的79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高、低频磁化率和非磁滞剩磁测试并分析其与降水量、年均温等气候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发育于不同类型母岩的风化-成壤成因表层土壤磁学性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磁化率参数与气候条件参数之间的关系大不一样,在大空间尺度进行磁学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质背景与母岩类型的差异.(2)发育于花岗岩的表层土壤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发育于玄武岩的表层土壤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被广泛认可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与成壤的关系不一定适用于大空间尺度的其他气候区域.(3)在风化-成壤过程中,磁性颗粒有变细的趋势,但降水强度增大时,一些超细颗粒较易被搬运离开原地,单一磁学参数结果难以反映气候条件及环境变化.(4)风化-成壤成因表层土壤非磁滞剩磁磁化率能较好地反映风化成因土壤的风化程度,但风化-成壤表层土壤磁学性质变化的机制特别是对相应土壤剖面的磁性矿物迁移转化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对长71.2m的南黄海北部DLC70-3孔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和总有机碳(TOC)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显示,DLC70-3孔沉积物的磁化率值与平均粒径呈正相关关系,与w(TOC)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以陆源碎屑输入为主的陆架海区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粗颗粒为主;由于w(TOC)均值非常低,因此不能将磁化率低值全部归结为有机质稀释作用的结果,主要可能是沉积速率大所致。此外,磁化率值受到沉积物所处氧化还原环境的控制,氧化环境下磁化率值高,还原条件下磁化率值低。冷水团沉积层位的沉积物是在较强的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因此,磁化率指标可以指示古黄海冷水团的形成演化,将磁化率指标与同一钻孔中微体古生物指标指示的古冷水团层位进行对比,得出了完全一致的结果,从而为今后研究区的古冷水团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3.
页岩气是存在于页岩中的非常规的天然气,测井是评价页岩气储层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通过对煤田测井、煤层气测井、页岩气测井的比较,认为现有的测井方法能够准确定性页岩气储层及厚度.结合国内外页岩气测井实践,对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页岩气储层的含气量确定,页岩层的裂缝、缝隙、孔隙度、渗透系数等,另外提出了矿物组成、脆性、力学性质、岩层产状等技术指标的测井评价方法.为了适应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测井的定量评价的精度有待于提高,评价的方法有待于丰富.  相似文献   
994.
潘永信  朱日祥 《岩石学报》2005,21(4):1101-1108
本文对采自大别山碧溪岭、新店、石马、花凉亭和朱家冲等地点的102块定向超高压和高压变质榴辉岩、片麻岩和大理岩等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和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研究。磁化率和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以及磁滞回线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剩磁载体以假单畴-多畴磁铁矿为主。新鲜榴辉岩和大理岩的磁化率很低,经过退变质作用的榴辉岩具有最大磁化率值,片麻岩的磁化率变化范围较大。这表明这些岩石中的磁性矿物含量主要受退变质作用和原岩成分差异的控制。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主要受磁面理(F)的控制,显示出在其发育期以挤压构造环境为主;新鲜榴辉岩、退变质榴辉岩和片麻岩的 F 和 P 值依次增大。榴辉岩和片麻岩的 AMS 椭球的展布近似。在地理坐标下,这些 AMS 椭球的最小主轴(K_3)以向北倾为主,最大主轴(K_1)多为南倾。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南海东部海域陆丰油田古近系文昌组砂砾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孔隙度低、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不同类型储层渗流特征差异明显,传统的孔渗模型精度难以满足生产开发需要.流动单元能有效刻画储层内部渗流特征,但单纯依据流动单元指标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就会出现错划的现象.文昌组储层非均质性由宏观到微观具有层次性,综合地质、测井、...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使用遗传算法对传统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遗传神经网络优化方法的测井曲线重构技术,可克服传统神经网络方法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以声波测井曲线的重构为例,确定遗传神经网络有关参数并分析其重构效果.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声波曲线、电阻率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重构,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的曲线的重构结果要优于传统神经网络.因此,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测井曲线重构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7.
岩性是储层评价和地层开发潜力评测的关键因素,是油藏描述、实时钻井监控及求取储层参数的基础.测井资料中包含丰富的地层岩性信息,是岩性分析的基础资料.然而,数据信息的精度往往会严重的影响到识别的准确率,同时复杂的岩性状况也加大了测井解释的难度,如何快速、精确、低耗地利用测井资料获取地层岩性信息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针对传统深度神经网络复杂的网络模型和学习性能严重依赖对超参数调节的问题,本文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引入余弦相似度对多粒度级联森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改进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Improve Multi-Grained Cascade Forest,IgcForest),有效地提高了岩性识别的效率和精度.在大庆油田实际测井数据上使用IgcForest方法,综合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AC)、密度(DEN)、微梯度电阻率(RMN)、深侧向电阻率(PHIND)和浅侧向电阻率(RLLS)六种测井参数,对页岩、粉砂岩和砂岩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实验数据对比,使用IgcForest模型的岩性识别准确率高于支持向量机、深度神经网络、决策树和多粒度级联森林(Multi-Grained Cascade Forest,gcForest)等其他模型10%左右,算法整体准确率高达87%,表明其在岩性识别算法中更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中亚黄土中的碳酸盐、有机质和可溶性盐等不同组分对磁化率的影响,本文对伊犁黄土样品分别进行盐酸、醋酸、蒸馏水和双氧水等处理,并与黄土高原黄土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盐酸不但可以溶蚀样品中的碳酸盐而且还可以与磁性矿物中的铁离子反应,分解超顺磁性颗粒(SP)中细颗粒组分,造成磁化率降低.与原样相比,中亚和黄土高原醋酸样品质量磁化率(x(f))和频率磁化率(x(fd))分别增加20.3%、53.4%o和4.8%、13.0%,说明中亚黄土碳酸盐对磁化率影响远大于黄土高原,醋酸对Sp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双氧水和蒸馏水样品x(f)变化幅度小于4%,说明黄土中有机质和易溶组分对磁化率的影响均非常小.此外,通过对中亚和黄土高原盐酸和醋酸样品的温度磁化率(TDS)曲线对比分析,表明黄土高原黄土退热过程磁性矿物的转化可能主要是SP组分中的细颗粒成分,伊犁黄土中纤铁矿和磁赤铁矿或针铁矿含量较黄土高原低.  相似文献   
999.
伊拉克鲁迈拉油田M组碳酸盐岩储集层为例,阐述了研究区不同岩石类型及沉积相在XRMI成像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论文以成像测井资料为主体,通过岩心刻度成像测井并结合GR能谱测井、岩性密度测井和其它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出粘土矿物、致密灰岩、生物礁灰岩,生屑滩灰岩等岩性;总结了缓坡相、生物礁相、生屑滩相等沉积相的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各沉积相的电成像测井相解释图版,并对单井进行了连续的测井相划分.研究表明:M组碳酸盐岩储集层顶部GR能谱测井显示高钍、高钾、高铀含量特征,反应了M组地层在沉积晚期曾暴露地表,形成了风化残余剥蚀面,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M组早期依次发育缓坡相、生屑高能滩相/生物礁相、滩后相和泻湖相,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下降半旋回.  相似文献   
1000.
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以为粉砂岩、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为主,岩性非均质性较强,应用常规测井交会图识别岩性难度大.本文介绍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及实现流程,利用网格搜索法确定的参数对δ2(C,δ)=(2000,0.707)开展了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的测井识别.应用效果表明,测井识别岩性与岩心分析资料的符合率达到了86%,可满足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