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3篇
  免费   1637篇
  国内免费   1847篇
测绘学   26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83篇
地质学   10227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1440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755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86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哀牢山成矿带是西南地区最有利金矿带.该带金矿成矿与断裂构造、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带空间展布及矿体定位严格受构造控制.在分析区域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基础上,结合各种综合信息开展成矿预测,圈定了4个金找矿远景区,进一步指出2个A级远景区找矿类型、找矿标志及找矿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2.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资源支撑。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适时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对于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提高地质工作对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资源山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莱州市寺庄金矿区第二金矿富集带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焦家断裂金矿带近5年的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带南部地段的寺庄金矿床深部发现了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金矿床与产于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浅部金矿床之间有100~250m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通过深部勘查,寺庄金矿床深部范围内共圈出Ⅰ、Ⅱ、Ⅲ号3个矿体群、163个矿体,其中在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盲矿体Ⅰ-1号矿体,其资源储量占总量的39.39%,取得了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矿区深部第二矿化富集带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带动山东省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4.
南黄海北部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黄海北部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中唯一由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前造山期大陆边缘盆地阶段(Z—T2);(2)苏鲁造山带晚期前陆盆地阶段(J3—K);(3)造山期后陆内断陷盆地阶段(K2t—E);(4)区域沉降覆盖阶段(N—Q)。对其中陆内断陷盆地的详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内晚白垩世泰州组烃源岩发育,具有4套储盖组合,圈闭构造多,成藏配套条件好,计算其石油资源量约20×108t,是当前在南黄海获取油气重要突破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95.
幔源CO_2释出机理、脱气模式及成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幔源CO2如何从地幔岩浆中脱出并进入沉积地层中形成CO2气藏聚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缘方向。研究表明,地幔深部的碱性玄武岩浆和碱性岩浆才是深部流体和CO2等挥发份大量赋存、渗滤和释出的场所。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和火山通道等是CO2释放和聚集的有利位置,岩浆期后和岩浆衰弱期的热液活动阶段是CO2大量释放和聚集的有利时期。幔源CO2进入沉积盆地中具有3种脱气模式,即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CO2的固有物化性质决定其运移相态多样,具有运移和聚集过程同步的特征。只有在满足大量的化学消耗及地层水或原油的溶解和耗散之后才能形成CO2有效聚集。幔源CO2成藏和分布主要受岩浆气源体和气源断裂体系的控制。今后,在超临界CO2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作用、CO2与深大断裂及火山岩的关系、CO2脱气运移机制、CO与常规烃类油气的耦合差异成藏机制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6.
朱宁 《安徽地质》2008,18(4):300-300
为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有关精神,落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深部找矿的工作部署,分析和把握蚌埠市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地质找矿的重点和方向,切实做好公益性地质工作,蚌埠市政府于2008年9月29日召开了“蚌埠地区找矿与公益性地质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97.
成矿理论与勘探实践证明,东部一些老矿由于勘探深度、范围的限制以及认识上的局限,在矿区深部、周边仍有一些矿未能发现和查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具有找矿潜力;而寻找西部新的煤炭资源是国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需要。针对中国东西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其地震勘探野外施工方法及资料处理原则有所差异;而资料解释在东部以查明地层赋存形态、煤层赋存范围、构造发育特征为主,西部则以寻找煤系地层波阻抗差异明显、连续性好的反射波组为解释重点。地震勘探技术在中国东西部的二个典型地震时间剖面佐证了其在深部找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8.
吴大忱 《地质学刊》2008,32(4):350-351
地质找矿勘探事业现在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走过了50多个春秋,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辉煌过的勘探队走进市场经济时代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它的归宿又将在哪里?笔者将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北省地勘局、地质四队联合召开的承德深孔取芯钻探技术研讨会于2008年5月18日成功完成。高献计副局长代表河北省地勘局对中国地调局和各位专家关心河北省的深部找矿事业表示感谢。中国地调局科外部张伟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00.
化学背景与异常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同时表现在浓度和变差两个方面。在划分背景与异常时,把这两方面信息提取出来并作显化处理,使背景与异常的差别更大,以利划分,这就是C型转换的基本思想。介绍了C型转换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条件模拟和实际金矿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