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1298篇
海洋学   15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2篇
  192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采用电化学阻抗和恒电位阶跃技术研究了金属铂和镍电极在含油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特征,测量了不同含油量体系中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并建立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实验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多孔电极比平面电极的电化学信号响应显著,泡沫镍电极与铂黑电极相比对含油量的响应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2.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渐新世末期构造运动强烈,形成了大规模的断块、断鼻构造圈闭,其成藏关键因素为断层封闭性,尤其是断层侧向封闭性。断层侧向封闭性主要依靠断裂带物质与油气目标盘之间排替压力差来衡量。考虑断层两盘对断裂带泥地比的贡献,引用了R_m地质数学模型,通过分析A油田已钻井所在圈闭主控断层涠三段泥地比R_m(Ratio of mud)和泥岩涂抹系数SSF(Shale smear factor)间关系,建立R_m-SSF断层侧封定量分析图版。通过油水界面处原油所受合力平行地层分量与断层两侧排替压力差形成平衡的原理,建立油柱高度定量预测模型。将断层侧向封闭性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涠西南凹陷A油田,解决了该油田各断块油水界面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地震波阻抗反演是一种基于地震数据得到波阻抗参数的非线性优化问题。不依赖于目标函数梯度信息的全局优化算法是求解地震波阻抗反演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这类方法采用逐道反演的策略,忽略了相邻地震道的空间相关性,导致反演结果的横向连续性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入旁道最优解的模型空间初始化方法约束波阻抗反演的搜索空间范围,以改善反演结果的横向连续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带有横向约束的多组变异差分进化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合成地震记录算例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不仅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且反演结果具有更好的横向连续性。此外,该方法被应用于胜利油田某区块的储层波阻抗参数反演,反演结果与测井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有效地刻画了储层砂岩厚度。  相似文献   
94.
纪念李世雄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笔者所能领悟到的李世雄教授对提升油气勘探科学水平做出的贡献,阐述他近20年来在地震成像、Wavelet、独立分量分析(ICA)和复杂条件下动力学问题的理论方法研究成果,并对李世雄教授为提升年青后学者科学判断力和促进研究群体有效成果产出的指导风范,深表敬意.  相似文献   
95.
准噶尔盆地中Ⅲ区块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Ⅲ区块的原油或油砂抽提物饱和烃与芳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β-胡萝卜烷以及甾萜烷烃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对原油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其油源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表明,中Ⅲ区块原油可划分为3种类型:第Ⅰ类包括永6井与永9井白垩系吐谷鲁群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主要来自于中二叠统乌尔禾组烃源岩;第Ⅱ类包括永1井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原油及油砂抽提物、永2井西山窑组油砂抽提物及永3井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原油,为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混源油;第Ⅲ类包括永6井西山窑组油砂抽提物和永2井西山窑组下部原油,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96.
E.F.Laine  阎贫 《世界地质》1990,9(2):38-43
为了构造蒸汽驱油范围内重油砂的层析图像,需要得到井间地震速度及高频电磁(EM)衰减数据,用了初至地震波来构造两井间的一块10m宽、8m高的垂直平面的彩色层析图像,用两个高频(17及15MHz)EM透射层析构造了20m宽、8m高平面,速度层析图明显地指示了一面岩层、其上、下都有油砂,EM层析图则指示了一更复杂的有页岩夹层的油砂地质,最深的EM层析图显示出了活动蒸汽区的上部,并指出了页岩层下蒸汽运移的通道,这些结果显示了井间整个平面的详细结论,并提供了一更好的方法,来理解蒸汽驱油环境的原地重油回采工艺。  相似文献   
97.
98.
水化学找油的理论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崇禧 《地球化学》1989,(2):175-180
地下水中物质的对流-扩散是水化学找油的理论基础。地球化学场是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地带。文章在概要介绍了工作方法之后,以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含油气信息。  相似文献   
99.
100.
油藏动力学模型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光庆  孙永传 《地学前缘》1995,2(4):200-205
油藏动力学模型由油藏外部形态模型、油藏内部结构模型、岩石物理特性模型、油、气、水特征模型及油藏动力系统模型5个子系统构成。建模工作通常分勘探期、开发前期、开发期及开发中-晚期4个阶段进行,各阶段中建模研究内容、层次及研究方法各有侧重。在整个油藏动力学模型研究系统工作中,储层地质模型与油藏动力系统模型是研究重点,地下原油(或剩余油)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