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61.
龙岗火山喷发特征与火山岩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隋建立  樊祺诚  曹杰 《地质论评》1999,45(7):319-324
龙岗火山是中国少数几个近代仍有喷发的活动火山区之一,在1700多平方千米火山区内形成100多个玄武质岩浆爆炸成因的火山锥和低平火口湖(龙湾),并有约1600 a BP喷发的金龙顶子活火山。龙岗火山岩是单一的粗面玄武岩,具有一致的化学成分,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很少演化,推测龙岗火山岩来自同源地幔岩浆。  相似文献   
62.
四川盆地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雷四3段发育一套风化壳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储层似层状成规模分布。古岩溶作用以表生裸露期风化壳岩溶作用为主,受古地质背景和风化壳岩性组合影响,古岩溶特征主要表现为:溶蚀时间较短,溶蚀作用较弱,充填作用及膏溶作用较强。在研究区内风化壳岩溶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它对储层既有建设性作用又有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63.
样子哨盆地基底为龙岗地块,盖层以晚元古代地层、古生代地层为主。基底构造变形以韧塑性变形和塑性纵弯柔流褶皱及固态流变剪切变形为主,发生片理、片麻理、褶皱及条带状构造。盖层经历多次挤压隆升和拉张断陷运动,屡次遭受海侵—海退,沉积了典型的地台型沉积建造。后经断块运动,改造或继承先期断裂,形成盆地—山岭式构造。  相似文献   
64.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2006年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川滇地块及其邻区内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151个监测站在欧亚参考框架下的水平速度,水平运动速度大小在3.44~19.74 mm/a之间,平均为11.68 mm/a。分析川滇地块及其邻区内测站运动方向的变化得出:川滇地块及其邻区在围绕喜马拉雅东结点作顺时针旋转,川滇地块南北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挤压,东西方向上存在延伸现象。使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川滇地块整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为13.36 mm/a,运动方向为东偏南64.9°,川西北次级块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为15.66mm/a,运动的方向为东偏南52.1°。滇中次级块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为12.57 mm/a,运动方向为东偏南72.4°。  相似文献   
65.
水井金矿床赋存于哀牢山造山带红河断裂东缘韧-脆性剪切构造破碎带中,容矿岩石为砂-泥岩、灰岩之角砾岩、碎裂岩。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流体中碳、硫来自深部或地幔;氢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则表明成矿热液主要为天水下渗及地下水循环从构造活动及岩体获得热源而形成的混合热液流体。矿物包裹体类型以液相为主,少量气相出现。矿石中的石英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以Cl-、SO42-为主,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间有CH4、CO出现,属H2O—CO2—NaCl体系。主要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60℃之间,成矿深度约为1.0km,流体密度0.65~0.9g/?3,流体盐度w(NaCleq)4.97%~7.76%。小水井金矿床属于浅成条件下,由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混合热液流体在韧-脆性剪切构造带中形成的金矿床,成因类型应归属于浅成造山型金矿床,应用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66.
纪占胜 《地质学报》2010,84(10):1379-1388
在鸭洼剖面新发现了珊瑚化石Procyclolites jomdaensis Deng et Zhang,Submargarosmilia cf.ri woqeensis Deng et Zhang,Distichophyllia zangdongensis sp.nov.,Distichophyllia tenuise(Deng et Zhang),Stylophyllopsis?sp.和牙形石Epigondolella postera,E.bidentata,E.abneptis,Paragondolella sp.。这些化石指示鸭洼剖面的地层时代不是原来认为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而是晚三叠世诺利期,因此将鸭洼剖面的"麻木下组"更名为麦龙岗组。鸭洼剖面的"麻木下组"不能再作为冈底斯南带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小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石地层单位的代表。鸭洼剖面麦龙岗组的发现进一步增加了冈底斯地区在晚三叠世不是陆地,而是特提斯海洋的证据。  相似文献   
67.
滇中红层浅层地下水的特征和农村供水示范工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滇中红层区村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困难,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实施了地下水勘查与供水示范项目。依据项目的勘查数据、供水示范工程并结合前人已有的成果,重点探讨了示范区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赋存特点和多种类型钻井取水、多种供水模式供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68.
在2010年初的西南地区抗旱会战水井施工中,根据当地的施工环境和条件,针对滇中红层采用不同的钻探设备和钻进成井工艺,快速、有效地成井,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重大的社会效益。介绍了在该地区加快钻井速度、提高成井质量的工艺技术方法与施工经验,供今后在类似条件下的钻井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9.
70.
根据岩心、岩石铸体薄片、岩石物性分析化验资料并结合测井资料,对四川盆地龙岗气田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飞仙关组孔隙较发育、物性较好、能作为优质储集层的基本上都是白云岩类,尤其是鲕粒白云岩。初步认为这类鲕粒白云岩的形成主要与早期白云化作用(可能为混合水白云化)有关。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飞仙关期相对海平面呈振荡下降,其对早期白云化有重要控制作用,并在垂向上形成飞三1、飞二1两个白云化旋回,而优质储集层主要发育于这两个旋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