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2篇
  免费   2500篇
  国内免费   3401篇
测绘学   470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1999篇
地质学   11252篇
海洋学   938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877篇
自然地理   63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595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552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403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344篇
  1992年   342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73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采用(斜长石+黑云母+石英)这三种单矿物组合与1mol/L NaCl或0.5mol/L NaCl 0.5mol/L NaHCO3溶液在450-250℃和50MPa条件下反应7d。实验表明,反应后流体pH值发生了变化,NaCl介质向酸性变化,N aCl NaHCO3介质向中性转化。溶液中K,Ca,Mg,Fe和Au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矿物表面发生溶解和离子置换等反应。斜长石表面形成钠长石反应边,黑云母变色,石英重结晶,反应器皿金管中的金被溶解后在金管壁和黑云母表面重结晶,黑云母周边出现红色Fe2O3,在450℃的NaCl介质中,金含量可达1070μg/g,但随温度下降迅速减低,在NaCl NaHCO3介质中,金含量较低,显著,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与Cl,pH,Fe^3 /Fe^2 密切相关,这中金起到示踪作用,显示出金在水/岩反应中的原电池效应。  相似文献   
992.
经过野外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及室内研究得知南阳油田地下水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且污染范围可能进一步向油田南部扩散。根据近似地下水流线方向上地下水中总油质量浓度和Fe,Mn等无机组分的变化势态,结合含水介质化学分析结果,发现硫酸盐、Fe和Mn可作为地下水有机污染和地球化学标志物。在含水介质中Fe和Mn质量浓度较高的地方,地下水有机污染物降解速度快,含水介质中Fe和Mn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还原作用导致了含水层介质中Fe和Mn的缺乏和地下水中溶解Fe和Mn的积聚;在含水介质中Fe和Mn质量浓度低的地方,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质量浓度并没有降低,相应地地下水中溶解Fe和Mn的质量浓度也很低。同时,由于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地下水中硫酸盐被还原,导致城下水中硫酸盐质量浓度偏低,且地下水中Fe对有机物污染的敏感性比Mn强。  相似文献   
993.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阐述了分布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的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指出该右行走滑断裂系统由古北口-平泉断裂和密云-喜峰口-锦西断裂两条主干断裂,以及夹于其间的北西向张性断层和张裂脉,北东向压性断层和褶皱等共同组成,近东西向主干断裂具有右行右列“P破裂”结构形式,北西向的张性断层和张裂脉则具有“T破裂”性质,主干断裂与北东向压性断裂和褶皱构成了一幅右行走滑双重构造(strike-slip duplexs)格局,而不是不同期次变形的产物。该走滑断裂系统形成于侏罗纪末一早白垩世初(147-132Ma),由于它恰好构成了位于辽西的走向北东,向南东逆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与冀北,冀西北地区北东走向,上盘向北西逆冲的推覆构造的转换和调节部位,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个右行走滑构造系统的统一构造模式,在该模式中,辽西和冀北,冀西北同时代而运动方向相反的逆冲构造系统分别构成了近东西向右行走滑系统的断盘前缘挤压逆冲构造区,认为惦记山板内造山带总体构造格局的区域构造作用方式是:在总体北西一南东向挤压的一级构造应力场作用下,造山带北部的块体相对于中生代华北地台为主体的块体做向东的右景下,燕山板内造山带可能构成了亚洲东部另一个重要的“挤出构造带”或“逃逸构造域”,这种推测需要得到北部东西向断裂系具有同期左行走滑运动的支持。  相似文献   
994.
德南洼陷位于临清坳陷东部德冠凹陷的东北部 ,洼陷面积约 3 10km2 ,平面上呈扇形 ,由主体洼陷和抬头寺次洼陷组成 ,延伸方向分别为北西向、北东向。两洼陷间是避雪店鼻状构造带 ,构造特征可简称为“两洼夹一凸”。德南洼陷内下第三系沉积有东营组 (Ed)、沙河街组 (Es)和孔店组 (Ek)地层。沙河街组内可划分为沙一段 (Es1 )、沙二段 (Es2 )、沙三段 (Es3)和沙四段 (Es4)。以湖泊相沉积为主。本区地温场低 ,平均地温梯度 2 75℃ / 10 0m ,生烃门限 2 80 0m。沙一段、沙三段暗色泥岩都有生烃潜力。模拟结果和实测资料都表明…  相似文献   
995.
剪切带流体与蚀变和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刘忠明 《地学前缘》2001,8(4):271-275
剪切带中流体与金矿中交代蚀变作用密切相关。剪切带中往往发育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蚀变及交代蚀变岩 ,第二、三期交代蚀变岩的形成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在含金断裂蚀变带中 ,由于剪切带流体的强烈交代作用 ,交代蚀变岩成为金矿的重要矿石类型。剪切带中的流体往往携带大量成矿物质而成为成矿流体 ,并在金矿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在剪切带中 ,由于压力迅速降低 ,经常导致成矿流体发生沸腾作用 ,从而导致金矿的形成。成矿主要与脆性变形有关 ,韧性剪切变形向脆性剪切变形转变至关重要。从韧性剪切带向脆性剪切带转变的过程中 ,Au ,Ag ,Cu ,Pb发生大规模的活化迁移 ,并在较窄的脆性断裂中明显富集 ,形成矿体或矿化体。岩浆流体是剪切带成矿流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流体 ,许多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流体  相似文献   
996.
黑龙江盘古-碧水韧性剪切带中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盘古-碧水韧性剪切带中段糜棱岩的叠加强度和质量平衡分析表明: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组分发生了显著的交换。糜棱岩类总体CaO、K2O、SiO2大量带入,TiO2、MnO、FeO是带出的。随着糜棱岩化程度的提高,SiO2、K2O、MnO明显带入,CaO少量带出。以Al2O3守恒为限制条件,整个剪切带质量和体积增加了16.87%。大规模的物质带入带出发生在糜棱岩阶段。  相似文献   
997.
佛子岭岩群中的晋宁期深成岩带及其构造含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淮阳带东段,原卢镇关岩群小溪河组火山—深成杂岩是最主要的岩浆活动带。作者们在追索北秦岭加里东期岛弧东延的过程中,对该火山—深成岩带北部四个侵入佛子岭岩群的变形花岗岩测定了单颗粒锆石U-Pb年龄,所得结果为744±9Ma和665±39Ma,属震旦纪,讨论了由此测定结果产生的佛子岭岩群的时代和对比、大别地块的构造归属以及晋宁期的构造环境和演化顺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广西东平锰矿半氧化带中的菱锰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矿床地质背景,从时间空间分布,晶体形态,显微镜鉴定,X射线衍射曲线,电子探针分析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对碳酸盐锰矿半氧化带中的菱锰矿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柴北缘-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   总被引:47,自引:13,他引:47  
柴北缘-东昆仑是中国西部秦祁昆褶皱山系的一部分,它的显生宙造山经历了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两个旋回,并以多岛洋/裂陷槽、软碰撞和多旋回造山为特点。该区已发现多个造山型金矿床,它们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两组成矿年龄:一是是加里东期(相当于加里东造山晚期);二是晚华力西-印支期(处于该造山旋回晚期)。前期为性地中地壳顶部-上地壳底部的金矿化,后期则形成于较浅层次(1.2-5.7km)的金矿体侵位自区域北部向南部,矿床元素组合由Au-As向Au-Sb转化,金矿成矿年龄由老变新,成矿深度相应变浅。研究认为,与碰撞有关的热事件以及逐步升高地热增温率,驱动被加热的建造水和大气降水流体沿碰撞带和大型剪切等长距离地迁移、活动,并淋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形成含金流体。在进入到矿床或矿体构造后,由于构造性质转换,物理化学条件亦随之改变,含金流体沉淀,形成金矿体。这些金矿形成于造山晚期,是造山作用的产物,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空间、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抗滑桩间土拱力学特性与最大桩间距分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抗滑桩最大桩间距确定的基础理论至今未建立起来,工程实践中仍依赖专家经验。本文从方桩桩间土拱形成的原理、力学特性论证入手,较全面地分析了桩间土拱的受力、变形,力的传递和土拱破坏瞬间的最大桩间距。并建立了最大桩间距平面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