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1575篇
海洋学   50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71.
《辽宁地质》2013,(11):45-45
日前,《中刚矿产资源报告(2013)》完成编制工作。《报告》显示,2012年,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超过1200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3419.19万米;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961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972.
孙永河  白鹿  付晓飞 《地球科学》2013,38(4):797-806
松辽盆地北部T2反射层断裂与中浅层油气的运聚成藏关系紧密,揭示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的成因机制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地震解释,从分析断裂发育特征着手,以断裂形成演化过程为主线,系统剖析了盆地演化不同阶段断裂的变形机制,揭示了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指示作用.研究表明,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是在断陷演化基础上,在断陷期断裂先存构造、泉一二段塑性泥岩盖层水平拆离作用和近EW向拉张应力场的控制下形成的,全区以近SN向拉张机制伸展型密集带为主,NE向、NW向和近EW向斜拉机制调节型密集带和走滑调节型密集带零星分布.盆地反转期受断陷半地堑、基底深大断裂和左旋压扭变形场控制形成反转构造带的同时,反转构造带内的断裂密集带被逆时针旋转改造而定型,呈NW-NNW向展布为主.反转构造带内T2反射层NW-NNW向断裂密集带边部断裂和未反转区带内T2反射层近SN向断裂密集带边部断裂长期活动,与油气大量生排烃时期匹配,是中浅层油气运聚成藏的油源断层.  相似文献   
973.
岳尚华 《地球》2012,(12):22-25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矿产资源全球分布不均,有些需求大国资源储藏量小,有的国家虽然资源储量丰富,但本身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本国内的矿产资源仍然满足不了自身需求。目前,对资源的需求促进了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与调配,各国越来越重视矿产勘探开发的国际合作,积极寻找新的勘探项目。  相似文献   
974.
新泽5井是石油勘探井,井深达3 364m,有少量石油渗出,需要定时人工除油。由于该井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原有的除油工具不能使用,使得井管内积油逐渐增多,影响了观测资料质量。为此研制了新泽5井除油工具并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除油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75.
有机包裹体特别是石油包裹体的荧光颜色是鉴定有机包裹体和指示油气成熟度的有效手段.基于石油的荧光性, 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对石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 利用其主峰波长(λmax)、荧光强度及红绿商等属性参数, 开展油气充注期次的判识.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 对塔北隆起鹰山组-一间房组38个样本的石油包裹体进行了荧光颜色、显微光谱谱形和红绿商值的研究.样品中检测到黄绿色荧光、绿色荧光和蓝白色荧光3类石油包裹体, 且这3类石油包裹体的同生盐水包裹体温度具有可区分的温度范围, 对应的盐水包裹体平均温度分别是: 56.5、88.3、130.1 ℃.综合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结合主峰波长、荧光强度、红绿商以及石油包裹体同生的盐水包裹体温度等参数分析认为, 研究区储层中的原油至少来源于2个不同烃源的3期油气充注, 具有多源多期充注的成藏特征.   相似文献   
976.
基于对Ucayali盆地油气成藏要素的系统解剖,预测盆地内除已发现的逆冲背斜/断背斜外,还可能发育伸展断块、潜山、生物礁、地层尖灭、河道砂及逆冲断层下盘构造等多种圈闭类型,自西向东前展式推覆的逆冲背斜/断背斜为最主要的圈闭类型。前陆运动前盆地构造圈闭发育程度低,现今原油聚集多属前陆运动后二次调整成藏,淡水侵入使浅部油藏普遍遭受轻度降解。由于Shira隆起的分隔作用,西部次盆现今生成的烃类很难运移至东部圈闭中。而东部次盆烃源岩埋深小,Ene组展布面积有限,Ambo群趋于生气,在生油窗内生成的液态烃类相对有限,加之圈闭不断生长,圈闭充满度较低。同时,活动性断层对烃类侧向运移不利,其东侧的背斜圈闭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充注,形成大规模原油聚集的潜力较小。南部和西部次盆成藏条件配置好,逆冲褶皱发育,圈闭可得到烃类持续充注,主要以天然气为主;南部次盆逆冲断层下盘构造圈闭为重要潜在勘探目标;Ene次盆勘探程度低,烃源岩品质好,仍有发现大型构造圈闭的潜力。  相似文献   
977.
东南亚地区烃源岩特征与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东南亚主要含油气盆地沉积、构造特征的研究,揭示其烃源岩具有多期发育的特点.其中,始新统、渐新统和中新统是东南亚主要的3套烃源岩;前新生代生油岩分布局限,但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以新生代河流-三角洲近岸沉积环境、含陆源干酪根的煤系和碳质页(泥)岩为主,其次为湖相和海相沉积环境泥岩和页岩.有机碳含量均已达到中等-好的源岩标准,以Ⅱ-Ⅲ型干酪根为主,大部分烃源岩都处于成熟到过成熟阶段.新生代烃源岩主要受盆地演化阶段和沉积环境两大地质因素控制,与区域海侵作用的方向和规模密切相关.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不同和热演化程度的差异,是形成东南亚地区多类型油气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7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致密砂岩气藏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化对库车坳陷致密砂岩气藏成因类型的认识, 采集致密砂岩储层岩样, 开展了油气充注史和孔隙度演化史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厘定了油气充注史, 利用沉积-构造-成岩一体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 根据两者的先后关系, 划分了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 依南2侏罗系气藏存在两期油气充注, 第一期是吉迪克期到康村期(23~12 Ma)的油充注, 第二期是库车期到现今(5~0 Ma)的天然气充注, 储层孔隙度在库车期前(12~8 Ma)降低到12%以下, 形成致密砂岩储层.迪那2古近系天然气藏存在两期油气充注, 第一期是康村期到库车期(12~5 Ma)的油充注, 第二期是库车期到现今(5~0 Ma)的天然气充注, 储层孔隙度在西域期(2~0 Ma)降低到12%以下, 形成致密砂岩储层.综合分析认为, 库车坳陷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的致密砂岩气藏, 依南2侏罗系气藏致密储层形成之后充注天然气, 成因类型为"致密深盆气藏"; 迪那2气藏古近系致密储层形成之前, 天然气已大量充注, 成因类型为"致密常规气藏".这对深化库车坳陷致密砂岩气勘探与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9.
Nitrogen deficiency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enhancing lipid production in microalgae. Close relationships exist among lipid production, microalgal species, and nitrogen sources. We report growth, lipid accumulation,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four microalgae (Chloroeoccum ellipsoideum UTEX972, Chlorococcum nivale LB2225, Chlorococcum tatrense UTEX2227, and Scenedesmus deserticola JNU19) under nitrate- and urea-nitrogen deficiencies. We found three patterns of response to nitrogen deficiency: Type-A (decrease in biomass and increase in lipid content), Type-B (reduction in both biomass and lipid content), and Type-C (enhancement of both biomass and lipid content). Type-C microalgae are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large-scale oil production. Chlorococcum ellipsoideum, for example, exhibited a neutral lipid production of up to 239.6 mg/(L'd) under urea-nitrogen deficiency. In addition, nitrogen deficiency showed only a slight influence on lipid fraction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ur study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creening hyper-lipid microalgal strains for biofue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980.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地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环渤海湾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东营市拥有未利用土地3013.3平方千米,其中万亩以上成片土地2232平方千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境内,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9.3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