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53篇
地质学   534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地震地表破裂带调查表明,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的破裂长度为 426km,最大水平位移6m左右,地震破裂位移的分布明显地受断层活动段控制。该次地震的破裂长度远大于统计值,文中应用地壳极限线应变的概念,通过比较中国大陆内部几次走滑型强震的地震破裂最大位移与破裂长度的关系,论述了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中各次级段破裂的相对独立特征,认为该次强震不是一次整体性破裂事件,而是由连续触发的几次地震组成  相似文献   
102.
在大陆裂谷附近的下地壳中发生地震一直令人费解,这是因为人们一般认为下地壳太热,不会发生脆性破裂(Ruff,2004;Chen and Molnar,1983)。这类异常事件通常被解释为下地壳温度低于正常值(Doserand Yarwood,1994;Shudofskyet al,1987)。但是如果下地壳温度确实低以致引发地震,那么它下面的上地幔温度也应足够低(Chenand Molnar,1983),然而我们至今尚未观测到上地幔地震(McKenzieet al,2005)。大量下地壳地震发生在新西兰的一个活动大陆裂谷———陶波火山区(TVZ)的西南端附近(Sherburn and White,2005)。在此,我们采用由密集部署的地震…  相似文献   
103.
煤矿立井非采动破裂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厚表土中煤矿立井非采动破裂是一种新的矿井地质灾害。以往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没有涉及该问题。本文建议立井破裂工程地质勘察可划分为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阶段,提出了各阶段应包含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特别是提出要进行模拟土与井壁相互作用试验,获得不同埋深土层与井壁相互作用的力学参数;提出在勘探阶段判断厚表土层中煤矿立井非采动破裂的系统工作方法。最后给出了一勘察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04.
1995年7月20日在北京西北的怀来盆地发生了一次ML4.1地震.这次地震震中位于40.326N,115.448E,震源深度5.5km.在此主震之后该地区微震活动变得十分活跃.中-欧合作怀来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并精确定位了这一地震序列.以8次余震的记录作为经验格林函数提取了ML4.1地震的震源时间函数,并通过叠加得到了信噪比较高的平均结果.结果表明,这次ML4.1地震由一强一弱两次事件组成.各个台站的震源时间函数显示出明显的地震多普勒效应.用试错法得到了ML4.1地震的第一次事件的破裂长度为0.44km,破裂速度为4.0km/s;第二次事件破裂长度为0.25km,破裂速度3.0km/s.两次事件的破裂传播方向与破裂面走向的夹角(逆时针为正)分别为140和90,两次事件相距0.57km,第二次破裂发生于第一次破裂开始之后0.09s.用单个经验格林函数提取了怀来盆地ML4.1地震序列中另外13次ML2.1地震的震源时间函数.结果表明,这些小震均由单次事件组成,震源时间函数宽度为0.05~0.16s.用远场地动位移频谱测量法得到了0.9ML4.1的25次地震的地震矩、应力降和破裂半径.地震矩和应力降都呈现出随震级而单调递增的规律性变化.在0.9ML2.4范围内,求得的破裂半径与震级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可以认为,在这样小的震级范围内用本文所用资料已无法准确分辨小震的破裂尺度.   相似文献   
105.
雅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波初动求解震源机制解的程序求得雅江6.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对其可靠程度进行了分类,结合地震序列空间分布和现场宏观考察等烈度线,讨论了地震的破裂面和雅江地区的应力场.分析表明雅江5.0级和6.0级地震具有相同的震源机制解,但其余震的震中分布明显不同,5.0级地震的余震近南北分布,而6.0级地震的余震分布为北42°西.构成共轭破裂.雅江地区的应力场与鲜水河断裂上的应力场相近,主压力轴近东西,而与九龙附近的应力轴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6.
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MS8.1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的野外调查表明,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8.1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位于昆仑山南麓,西端可能终止于布喀达坂峰,东端点距青藏公路以东70km.主破裂带总长度可达350km,总体走向N80°~85°W.具明显的左旋水平走滑运动性质,最大左错量为6m.宏观震中初步定在库赛湖东约30km一带,震中区烈度定为Ⅺ度根据初定宏观震中的位置,建议将该地震命名为库赛湖地震.  相似文献   
107.
本在震源为双侧线状断层破裂模型的假定下,根据震源理论和波谱随空间坐标的展开式,得到了场地两点地震动Fourier谱的表达式Ab(f)=Aa(f)exp(a1δ0 a2δθ,中提出了将双侧破裂模型分解为两个单侧破裂模型计算双侧破裂模型a1和a2的数值方法,以一次地震(M=6)为例,分析了双侧破裂模型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计算了 a1和a2的实部和虚部以及孔径随震中距,方位角和频率变化的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108.
经验GREEN函数法研究丽江6.0级强余震的地震动及破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彬  罗奇峰 《地震研究》2001,24(1):40-47
利用经验Green函数方法,用1996年云南丽江地震后的ML4.7级地震合成了这次地震的最大余震Ms6.0的加速度记录,通过与实际记录在频域和时域的对比研究,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征和这次最大余震的可能破裂特征,并对经验Green函数方法进一步的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海原活动断裂带破裂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海原断裂带18个探槽资料的研究,分析得出海原断裂带是10ka以来共发生10次古地震事件,这些古地震事件具有分级破裂的特征,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是沿全断裂的破裂事件,其他都是沿次级段落的破裂事件。在时间上,古地震事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具有丛集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西段或中东段(中段)来回迁移的特征。沿全断裂的破裂事件震级约8.5级左右,沿次级断裂的破裂事件震级约7.5级左右。  相似文献   
110.
断层旋性与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增建  吴瑾冰 《地学前缘》2001,8(2):247-252
文中以“平行同旋走滑断层减震”的观点论证了兰州、北京、昆明这些位于强震活动区的大城市今后百年内不会发生 6 .5级以上地震。以“平行异旋走滑断层加震”的观点解释了西南棱形块体北边界和南边界在发生大震方面相互促进的现象。对于由构造分段求震级来说 ,在遇到不同的横交断层作为分段点时 ,还需考虑将来发震时始破裂点的位置以及发震断层的旋性 ,不然就会造成对震级估计不足 ,继而成为抗震建设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在主震后为了预报余震的强度 ,可应用物理学中的科里奥利力理论 ,应用时必须知道断层类型和旋性。对于走滑断层来说 ,左旋余震弱 ,右旋余震强。例如 1997年藏北玛尼 7.5级地震 ,余震仅为 5 .3级 ,震级偏小 ,因主震为左旋的缘故 ;1976年唐山 7.8级地震 ,余震可达 7.1级 ,因主震是右旋。对于逆断层来说 ,上盘错动方向在当地子午面左侧者余震强度大 ,在右侧者余震强度弱。据此讨论了 1999年台湾南投 7.6级大震余震强度达 7.1级是因为主震为逆断层 ,上盘向西错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