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盆地红柳峡一带的硅化木化石带是高原北缘地区唯一一处集中连片分布的白垩纪硅化木化石森林带,这种古生物的集群死亡和埋藏常常伴随地球演化灾变性构造事件.首次对该区域产出的硅化木特征及其赋存层位进行了报导,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区白垩纪原型盆地的早期演化以及硅化木的成因过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盆地早白垩世经历了湖盆的发育、扩展和收缩3个阶段.在早白垩世早期,玉门盆地开始发育并逐渐扩展,该时期气候高温潮湿,在盆地滨湖区域生长了巨大的松柏类乔木森林带;在约102~120 Ma的早白垩世期间,随着阿尔金断裂再次复活,玉门盆地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导致盆地植被大面积焚烧死亡和埋藏,最终碳化硅化形成现今集中连片分布的硅化木化石带.早白垩世以来,随着阿尔金断裂持续的左行走滑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玉门盆地被不断抬升并发生构造旋转,使得下沟组硅化木得以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32.
《国土资源情报》2012,(3):F0002-F0002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东北部,距延庆县城约30公里,距北京城区约100公里。地质公园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226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为硅化木化石群。地质公园内的硅化木产自1.4亿年左右的上侏罗统土城子组地层中。  相似文献   
33.
白建科  李智佩  徐学义  茹艳娇  李婷 《地质通报》2011,30(10):1557-1562
在西天山伊犁地块北缘琼阿希河谷中首次发现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地层中腕足、珊瑚化石的鉴定结果,将地层的时代定为早石炭世维宪期,因此该硅化木的产出层位为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硅化木产于阿克沙克组底部黑色薄层状泥岩、粉砂岩中,这套岩性组合形成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伊犁地块北缘阿克沙克组底部扇三角洲沉积环境的确定和硅化木化石的发现说明:研究区早石炭世维宪期不是一套连续的海相沉积,而是陆相—海陆过渡相沉积,研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古陆地不远。这一发现对于重新认识伊犁地块早石炭世古地理和古构造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建筑工地惊现"硅化木" 公元2008年3月,株洲新城河西天元区一建筑工地惊现"硅化木".这一发现引起了媒界的高度关注,业界的重视.发现者名叫方党生,是该建筑工地施工队的一位小工头.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了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阳逻镇北部发掘的硅化木,它们是武汉杜英(Elaeocarpuswuhanen-sisJ.J.Yangsp.nov.)、武汉猫尾木(DolichandronewuhanensisJ.J.Yangsp.nov.)湖北石梓(GmelianahubeiensisJ.J.Yangsp.nov.)。这些硅化木的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硅化木的发掘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气候比较炎热和潮湿。从树种方面为长江流域新生代的地质、古地理、古生物群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36.
夏明  周秋茹  魏新昌 《新疆地质》2005,23(2):207-208
准噶尔东部地质遗迹景观十分丰富,广泛分布于山地自然垂直带和广阔无垠的大漠戈壁,其特有的奇台县硅化木园中的硅化木无论从数量、规模、化石形态、质地和保存状况均属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上品.与其相邻的恐龙沟、魔鬼城、五彩城、石钱滩、鸣沙山等均为特色鲜明的宝贵资源,适合开展地貌旅游、观赏、动植物科学考察、探险观光等活动.  相似文献   
37.
中国地质大学化石林 (硅化木林 )是由 70多株产于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硅化木组成。化石林中的硅化木是中生代时期生长的大型乔木硅化后形成的 ,其树干和主要枝干保存完好 ,形态和现代的乔木无异 ,近看年轮及纤维物质结构清晰 ,质地坚硬 ;远观枝干伸展 ,重现了远古时代当时森林的壮观景象。化石林主要有来自四处的硅化木化石 :1辽宁义县裴得异木 ,颜色为黄色 ,产于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距今约 1~ 1 .72亿 a) ,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及辽宁省义县 ;2内蒙古裴得异木 ,颜色为灰白色 ,产于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 (距今约 1~ 1 .72亿 a)…  相似文献   
38.
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其属南洋杉型木,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了大量孢粉.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简要分析认为,羌塘地区晚侏罗世具干热气候,属全球四大植物分区中的欧洲-中国亚区.显然,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晚侏罗世的构造演化及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39.
藏北南羌塘坳陷盆地中侏罗世硅化木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在藏北南羌塘坳陷地区中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硅化木,本文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据同一层位中采集的大量孢粉及双壳类化石证明,该硅化木属中晚侏罗世。结合区域地质及含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分析表明,南羌塘坳陷地区中侏罗世晚期属干热-潮温气候,从而深化了对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晚期气候环境的认识。  相似文献   
40.
在距罗布泊以西20 km的沙漠与戈壁交界处(Y=157339013,X=4516330)发现了完整的侏罗系,地层为早、中侏罗世苏康组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多层煤层(线),在粉砂岩中保存有大量的硅化木化石,化石主要为石松柏纲Coniferae sp.,Cupressinoxycon sp.。这为研究塔里木盆地侏罗纪植物群及古气候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化石资料。在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阿满坳陷东北向沙漠中发现的侏罗系,对确定侏罗系的分布范围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也填补了罗布泊地区侏罗系的空白。同时,还发现侏罗系中多层煤层,这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