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7篇
  免费   2648篇
  国内免费   5660篇
测绘学   2051篇
大气科学   2654篇
地球物理   1780篇
地质学   10544篇
海洋学   1001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857篇
自然地理   661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513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639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683篇
  2015年   731篇
  2014年   1036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844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1040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741篇
  2002年   763篇
  2001年   565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48年   10篇
  1943年   8篇
  1942年   17篇
  1941年   15篇
  1936年   10篇
  193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渤海南部现代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南部现代沉积属陆源碎屑沉积,长石含量平均45.3%,石英25.9%,可分为六个沉积区,其沉积物类型、矿物组成、沉积速率和风化程度等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2.
73.
末次冰期之后 ,海平面在融水脉动 (MWP)1a期间急剧上升 (<2 90~ 50 0a上升了 1 3 5~2 4m)。伴随波令暖期 ,北半球的大气温度在末次冰消期的几十年中至少上升了 5℃ ,MWP1a表示过去 2 5ka中地球气候历史中的最剧烈事件 ,其精确年代的确定对于理解末次冰消期中出现的海洋学、冰川学和气候学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 ,科学家对MWP 1a的绝对年龄和它与波令暖期的关系仍然争论不休。按照Bard等 (1 996)提供的已被广泛接受的年代学和相关性 ,1 4ka左右的MWP 1a对应着老仙女木时期 ,即波令暖期之后的第 1个大的寒冷事件 ,这暗示着由于淡水的…  相似文献   
74.
主要介绍了新型波浪采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主要参数,采集、存储、运算和电源控制部分的结构与组成,以及各部分的特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5.
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阐述了研究南海暖水的意义 ,综述了关于南海暖水的现状 ,提出了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方面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6.
热带大西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美国夏威夷大学发展的中等复杂程度海洋模式(IOM)在给定表面强迫条件下模拟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利用NCEP的41a(1958~1998年)逐月平均表面资料作为强迫场,积分海洋模式41a作为控制试验,并利用模式分别做动量(风应力)通量和热量通量无异常变化的平行试验,与控制试验作比较.对3组试验模拟上层海洋变率状况的比较,并按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分别分析,揭示表面风应力和热通量异常对海表面温度和温跃层深度变化的影响,并比较了其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的变率.模式模拟的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弱ENSO型,年代际变化表现为南、北大西洋变化相反的偶极子型.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热力强迫和动力强迫对海表温度变化都有贡献,其中赤道外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主要由热通量异常引起,而近赤道SSTA的变化主要由动量异常强迫引起.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热通量强迫的作用远比动量强迫重要.模式不仅能够模拟SST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还能够模拟温跃层深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温跃层深度的变率主要由动量异常决定,热通量异常强迫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77.
运用铀系定年法首次对南水1井珊瑚礁岩心中的两个层位进行测年,结果与~(14)C测年一致,证实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间存在沉积间断面。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利用由Geosat卫星高度计ERMT2-GDRs共2.3a数据得到的海面高度异常时间序列对黑潮流系的变化作进一步分析。季节平均的海面高度异常表明,黑潮延伸体与黑潮大弯曲之间有相互关联的变化关系。黑潮两侧相对水位差可以表示流量的相对变化特征,对7个断面相对流量分析得出黑潮延伸体及日本以南黑潮流量有较强的季节变化特征,吐噶喇海峡以东与台湾省东北黑潮流量年际变化具有相同相位,黑潮出现大弯曲时流量减少,而东海断面流量在大弯曲出现时增强,菲律宾以东黑潮流量在ENSO期间减弱,ENSO消失后增强,对50个时间序列的海面高度异常场进行了EOF分析,得到前三个EOF分量分别占总方差的25.3%、17.1%和13.7%,分别代表黑潮弯曲模态、ENSO模态及季节变化模态。季节变化特征在秋冬之交出现正异常最大,春夏之交出现负异常最大,这种变化规律与东亚季风有关。  相似文献   
79.
渤海南部海域年极值波浪和设计波浪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统计计算和后报方法,获得了本海域不同海区多年年极值波高(H1/10)资料。用P-Ⅲ型和短期测波资料频率分析方法,估算了各海区的设计波高,并依据文献[3]计算出对应的平均周期。用Kolmogoroff适合度方法检验所得的结果表明,依P-Ⅲ型方法拟配的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点十分吻合,从而确定了本海域不同海区最佳的设计波浪。分析本海域年极值波浪的基本特征表明,本海域除了渤海湾北部海区以外,主浪向一般为NNE向,渤海海峡区的年极值波高和设计波高均为最大,而向莱州湾及渤海湾沿岸海区逐渐减小;在沿岸海区,由龙口至黄河口一带的极值波高较大。  相似文献   
80.
以 ДВЕрошенко为首的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西洋分部的专家们 ,审查了有关加拿利群岛、马德拉岛和佛得角群岛是由于上升地幔流在热点区活动而产生的假说。对这个假说有利的证据是 ,在加拿利群岛上火山岩的年龄由西向东随着远离强烈的火山活动区而增加。但是认为这只是一种趋向 ,还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再加上群岛不是位于同一海岭上 ,还有在非洲沿岸未发现年龄更为古老的同类岩石。地幔流在其上部运动的板块上留下了火山形成物的痕迹。它们呈东西向弧状延伸 ,并不进入大陆。科学家们研究了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报告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