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75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岩石组构学研究的最新技术——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岩石组构学的理论研究和测试技术手段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最近十几年来,装备在扫描电镜上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组构分析的强有力手段。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EBSD的量化显微构造数据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相鉴定、变形机制、位错滑移系、结晶学优选方位(CPO)和变质过程研究等。本文介绍了池际尚教授在开拓我国岩石组构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阐述了EBSD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及其与费氏台、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和透射电镜优缺点的对比,并展示了该方法在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组构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2.
冀西北石榴基性麻粒岩中辉石的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西北石榴基性麻粒岩中的辉石可分为三个世代。第一世代的单斜和斜方辉石包裹于石榴石变斑晶中, 它们形成的温压条件为 T=750~830℃, P=1.0~1.26GPa。第二世代的单斜和斜方辉石分布于基质中, 它们和斜长石常构成120°交角的稳定共生结构, 形成条件 T=780~860℃, P=0.83~0.92GPa。第三世代的辉石产于石榴石的冠状反应边内, 形成条件 T=720~750℃, P=0.554~0.679GPa。从第一世代单斜辉石到第三世代单斜辉石, 它们的Al  相似文献   
103.
胜利油田火山岩辉石中岩浆包裹体成分及有关成因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赫英  廖永胜 《地质论评》2000,46(6):638-644
对胜利油田火山岩中辉石及其中岩浆包裹体成分的研究表明:CO2气藏区和非CO2气藏区新生代火山岩辉石及其中岩浆包裹体成分有明显区别,前者中辉石为普通辉石,成分相对富SiO2,而贫Al2O3、TiO2、MgO和挥发成分;而后者中辉石为透辉石,成分相对贫SiO2和挥发份,而富Al2O3、TiO2和MgO。前者岩浆包裹体玻相中富含CO2,包裹体中的金属子矿物多为黄铁矿;而后者岩浆包裹体玻相中贫CO2;包裹  相似文献   
104.
徐淮地区早侏罗世侵入杂岩中榴辉岩,石榴辉石岩和单斜辉石岩捕虏体单斜辉石中可以观察丰富的出溶石英针和石榴石,黝帘石及角闪石的出溶叶片,榴辉岩中出溶石英针的绿辉石核部比其边部相对富含FeO和MgO,贫SiO2,Al2O3和CaO。在石榴辉石岩和单斜辉石岩捕虏体中具有出溶石榴石的单斜辉石。从靠近出溶石榴石的一侧向其核部,Al2O3,Na2O和TiO2含量降低,MgO,SiO2和CaO含量增加,单斜辉石中定向石英针的出溶表明曾经存在有超高压条件下(≥25×10^8Pa)稳定的过硅质绿辉石。单斜辉石中出溶石榴石表明温压条件的降低可能是引起出溶的一个主要原因,捕虏体中的矿物组合和岩相学特征表明它们曾经遭受了榴辉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化变质作用,这与因压力和温度降低引起矿物出溶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5.
在高喜马拉雅带的定日县曲当—扎乡一带出露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 发现了高压变质的石榴辉石岩及其降压变质的镁铁质麻粒岩组合, 早期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石榴辉石岩矿物组合为Grt+Cpx (富铝) +Ru+Q, 斜长石已完全消失, 形成温度为845~896℃, 压力大于1.2GPa, 已达到榴辉岩相的压力条件.中期的麻粒岩相组合为Opx+Pl±Cpx±Ga, 其中Opx、Cpx和Pl为石榴石的后成合晶, 形成温度为993~776℃, 压力为0.90~1.21GPa, 为中压麻粒岩相产物, 晚期矿物仅见普通角闪石、斜长石和石英, 是角闪岩相退变质的产物, 表明HHC经历了降压升温-降压降温的快速抬升过程, 证明其抬升作用与地幔热源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华北东部地幔改造作用和置换作用:单斜辉石激光探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山东蒙阴古生代金伯利岩中石榴石方辉橄榄岩、河南鹤壁新生代玄武岩中 铬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山东栖霞新生代玄武岩中央晶石二辉橄榄岩和山东山旺新生代 玄武岩中尖晶石(富CpX)二辉橄榄岩单斜辉石的常量、微量元素的研究和对比表明:华 北地块古生代稳定存在的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在中、新生代其东部被具大洋地幔性质的 显生宙地幔不均匀地发生了置换作用,残存于南北重力梯度带(岩石圈减薄过渡带)上 的鹤壁浅部克拉通地幔除保存有置换作用前改造作用的丰富信息外,也包含有其深部 被置换后的地幔改造作用信息;郯庐断裂带东部栖霞的新生地幔仍保留有较多的大洋 地幔成分特征,而郯庐断裂带内山旺的新生地幔受后续地幔改造作用的影响有向大陆 地幔演化的趋向.发生于华北地块东部中、新生代的岩石圈巨厚减薄作用与地幔的置换 作用有关,由渐进的富CO_2流体或碳酸岩熔体对岩石圈地幔的交代改造作用以及由此 所引起的熔体抽取作用是完成新生地幔对古老地幔置换作用的关键.郯庐断裂带等岩 石圈深大断裂为地幔改造作用和地幔置换作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纯橄岩中橄榄石的铬铁矿出溶页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芜铁铜沟闪长岩体中发现了大量的超镁铁质岩捕掳体,其中纯橄岩捕掳体中的橄榄石含有多种矿物包裹体,包括罕见的页片状铬铁矿、自形粒状铬铁矿以及单个的圆粒状单斜辉石。含水矿物的存在、铬铁矿页片偏高的Fe^3 含量以及定向生长的方位表明,铬铁矿页片只大量出现在强烈变形纯橄岩内的橄榄石残斑中,页片主要沿橄榄石的(100)位错壁生长,纯橄岩曾受到流体的影响(含金云母、角闪石)。铬铁矿页片只是橄榄石降温和氧化的结果,和降压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08.
球粒陨石为太阳系中最早形成的岩石,包括普通球粒陨石、碳质球粒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R群和K群球粒陨石等,其中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在所有陨石中还原程度最高,典型特征是含有大量铁镍镁锰钙等金属硫化物和(硅)磷化物等,对其的研究可以为早期高度还原性太阳星云的演化过程提供约束。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等微区分析技术,对新发现的南极陨石GRV 13100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工作。该陨石主要由不同类型的球粒、基质和不透明矿物组成,球粒及基质矿物组成均以顽火辉石(En_(90.2—99.5)Wo_(0.1—4.2))或辉石质玻璃(En_(85.0—88.8)Wo_(0.1—4.1))为主,次要矿物为钠长石(Ab_(91.0—98.3))、镁橄榄石(Fo_(98.7—99.9))、方石英和不透明矿物。不透明矿物包括铁纹石、陨硫铁、陨硫镁矿、陨硫铬铁矿、陨硫钙矿、陨磷铁矿和硅磷镍矿等。铁纹石中硅含量为2.23—3.90wt.%,陨硫镁铁锰矿固溶体以富含硫化镁为特征。根据球粒类型、结构、矿物组合和矿物成分,特别是含有大量高度还原的金属硫化物等特征说明研究对象属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而根据球粒大小、热变质程度和金属中硅含量等标准,将其划分为EH4型,冲击变质程度为S2,风化程度为W2。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珊瑚礁底部火山碎屑岩中的单斜辉石矿物的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单斜辉石属于富钙透辉石,部分有正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Ca、Fe、Ti的含量逐渐增加,是岩浆正常结晶顺序的反映,说明该区域的岩浆演化是向着富Ca、Fe、Ti方向发展的。主量元素数据显示,单斜辉石具有低Si高Al的特征(SiO2=41.40%~48.44%,Al2O3=5.54%~10.20%),且AlⅣ含量较高,说明母岩浆为不饱和碱性岩浆系列;此外,单斜辉石Ca含量偏高,Ca/(Ca+Mg+Fe)值在46.1%~51.4%之间,推测是母岩浆的高Ca含量导致了大量高钙辉石的产出。结合西沙海域的地震和构造资料,推测琛航岛珊瑚礁的基底是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平顶状海山,系岩浆穿过断裂发育的岩石圈层在西沙群岛的海底喷发,随后火山碎屑物质经过堆积、固结作用而形成;该火山碎屑岩的原岩为板内碱性玄武岩。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