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1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1158篇
测绘学   389篇
大气科学   471篇
地球物理   592篇
地质学   4595篇
海洋学   570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683篇
自然地理   144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海洋世界》2009,(9):7-7
自然大灾难,如行星撞击、火山爆发和大规模的森林大火,有可能暂时将地球推入一片黑暗之中。没有了太阳的照射,地球上的生命将如何生存?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是黑暗中的“勇士”。为了研究微生物是如何度过黑暗期的,英国科学家查尔斯·科克尔和他的团队将淡水微生物和海洋微生物置于黑暗中长达6个月——这个时间长度与自然灾难所导致的大黑暗的时间长度类似。  相似文献   
992.
找找茬吧!     
《海洋世界》2009,(10):F0003-F0003
最初的海水是从哪来的? 答: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目前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看法:第一种认为是“凝结作用”。最原始的地球实际上是充满了水汽的大气团,水汽不断凝结成雨,雨水周而复始地落下,并往低洼处汇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海洋。第二种认为是“火山岩的风化作用”。地球原本就含有很多水分.当地表凝固出火山岩的时候,岩石里面储藏了很丰富的水,再受到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后岩石风化、崩裂,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长江河口北支水沙特性与河槽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崇头、青龙港、三条港和连兴港1950~2001年潮汐潮流观测资料和2005年6~7月的大、中、小潮及2007年5月5~10日沿北支河槽进行的两个连续潮周期水、沙、盐的现场观测数据并结合参考2005年的实测地形图.通过对长时间序列(1950~2001年)的分流比、年均流量、潮位、潮历时等数据的整理分析并与近期(1998~2005年)的水文特征值比较,发现随着北支分流量逐渐减少,河槽内强烈的潮波已成为影响北支河槽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青龙港近年来(1998~2005年)平均高、低潮位出现增高,比多年(1950~2001年)平均高、低潮位分别高出15和17cm,是北支河床近年来持续性淤浅的体现;大潮期间北支河槽涨潮含沙量无论量值还是扩散强度均大于落潮,明显表现出河口涨潮槽具有的泥沙运动规律.自2001年以来除少数年份的小潮汛外,均表现出明显的涨潮优势,其中2002年3月大潮的潮量优势流仅为9.42%,显示出涨潮优势十分明显,说明北支河槽近几年来正朝着衰退的过程发展;2005年北支河槽-2、-4和-6 m等深线均呈喇叭状,闭合端指向上游,符合涨潮槽的几何形态;再从河槽类型系数(λ)看,大潮期间λ值均大于1,最大值为31.1,涨潮槽特征显著;而洪季中、小潮各测站λ值均小于1,最小值为0.000 3,A、B两测站在大潮时λ值均大于1,而小潮时又都小于1,显示北支河槽虽主要表现为涨潮槽的特征,但洪季受径流和潮汛影响,其涨潮槽特性不稳定.总体而言,目前北支河槽为一条不稳定的废弃型涨潮槽.  相似文献   
994.
自然地理学创新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然地理学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立以来一直是立所的核心学科,长期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在综合自然地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地理、生物地理、化学地理等各学科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和进展,奠定了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在国内外的优势,为国家科技创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学的创新发展历程,总结了自然地理学取得的学术成就与标志性进展,并展望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提出以陆地表层要素—过程交互作用机制,陆地表层格局动态研究,陆地表层系统过程的综合集成与模拟,陆地表层系统有序人类活动的可持续范式和调控机制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贵州省三板溪水库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成因类型, 认为三板溪水库蓄水后出现的地震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水库诱发构造型和地壳表层卸荷型。  相似文献   
996.
997.
吴月照 《地理研究》1989,8(4):86-95
根据土壤剖面的描述和理化分析,作者划分了北京清水河流域南山北坡的土壤类型,并讨论了土壤垂直带谱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据统计,我国现已收集27次石陨石及24次铁陨石(图1)。如图1所示我国陨石的分布与人口密度出现正比关系。石陨石多为普通球粒陨石,其中最大的为吉林陨石雨,共收集到约2500公斤样品。铁陨石中最大的是新疆铁陨石,重约30吨,按其重量居世界第三位。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发表的部分资料和笔者的室内工作,对我国部分球粒陨石的物质成分、化学-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和演化历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9.
本文运用构造地质学中有关节理裂隙、层理和断层等构造面的概念,论述了饰面板石材矿床的地质研究与评价方法,并指出岩石的自然块度、自然块度分级及其计算方法是该项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外,该文还论述了矿床开采阶段中各种自然构造分离面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