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9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937篇
测绘学   205篇
大气科学   867篇
地球物理   963篇
地质学   1612篇
海洋学   576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水下滑翔器主体外形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下滑翔器主体外形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考虑内部机械结构限制的条件下,建立了主体外形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CFX计算了若干主体形状的绕流阻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映射主体外形的尺寸参数与绕流阻力的BP神经网络.然后将建立的神经网络作为优化设计问题的目标函数,采用坐标轮换法对滑翔器主体外形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尺寸参数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2.
塔上无人提引器,在60年代已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经常发生“跑管”事故,故许多地质队没有继续使用。1987年,我队在绳索取心钻进工作中,使用塔上无人爬杆斜脱式提引器,5年中完成钻探工作量12363.63m,基本上消除了因提引器而造成的事故。所用钻机为THJ-500型或XU-1000型;钻塔为14.5m角铁斜塔;钻具为φ75或φ59绳  相似文献   
13.
马春玉 《天文学报》1996,37(1):28-34
本文通过数值求解带电粒子与Alfven波湍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相对论电子在射电喷流中被加速随时间演化的解.高能电子可以加速到Lorentz因子γy~106,且形成稳态的幂律谱,尽管其谱指数S≈l比观测值小,但粒子加速时间约为1012-1014秒,小于射电斑的寿命107年.粒子能谱指数几乎与Alfven波谱指数和能量损失函数无关.能量损失对加速上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四川汶川MS 8.0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遥感影像解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付碧宏  时丕龙  张之武 《地质学报》2008,82(12):1679-1687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断裂带的汶川MS 8.0级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形成了空间上基本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地震断层)。根据地表破裂带的解译标志及影像特征,我们充分利用震后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飞机所获取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以及我国台湾福卫-2卫星遥感图像进行详细解译分析,并结合震后的多次野外科学考察与验证,初步查明了四川汶川MS 8.0级大地震所产生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分布特征。遥感解译分析表明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带总计长约300 km,其几何学特征十分复杂,主要沿先存的NE走向活动断裂带呈不连续展布;变形特征以逆冲挤压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按同震地表破裂带所在断裂带位置,可将其分为两条: 中央地表破裂带:沿映秀-北川断裂带分布,从西南开始呈北东向延伸至平武县水观乡石坎子北东一带,长约230 km,最大垂直位移量达6.0 m左右,最大右旋水平位移达5.8 m;山前地表破裂带:沿灌县-安县断裂带分布,由都江堰市向峨乡一带开始呈北东向延伸至安县雎水镇一带,长约70 km,以逆冲挤压为主,最大垂直位移量可达2.5 m。此外,遥感图像分析还表明上述地表破裂带与地质灾害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挤压逆冲-走滑型地震断层的致灾效应研究是未来应该加以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张学强  鄢泰宁 《探矿工程》2008,35(11):34-36
旋流除砂技术是利用离心力从泥浆中分离固相成分的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地质钻探、有色、冶金工业及石油天然气工业领域。研制开发的自动旋流除砂器弥补了传统除砂器固相成分分离效果不佳、排砂口易堵的缺陷,显著提高泥浆或矿浆的净化质量与除砂效率,且能自动排堵,降低了除砂工作的时间消耗和成本。  相似文献   
16.
泡沫钻进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泡沫,如不及时清除,会造成施工现场泡沫的大量堆积,影响正常的生产。因此,选择合适的消泡方法在泡沫钻进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选用机械消泡法中的缝隙式消泡器,建立消泡装置室内试验台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消泡率可达86%。  相似文献   
17.
朱金凤  陈师逊 《探矿工程》2008,35(8):22-23,26
介绍了SYZX75绳索取心液动锤钻探技术在山东招远玲珑金矿区的使用情况;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口及浅海环境中细颗粒悬浮泥沙长期输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细颗粒悬浮泥沙的动力学判据。文中研究了悬浮泥沙颗粒的输运过程,并导出了细颗粒悬浮泥沙的长期输运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细颗粒悬浮泥沙的长期输运过程是由拉格朗日余流控制的。最后结合实测资料讨论了本文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九脊游仆虫(Euplotes novemcarinata Wang、1930)是土壤及淡水中生活的原生动物。本文对其重要的分类特征诸如银线系及纤毛下器做了形态学研究,确认了其分类地位,并比较了国外迄今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将同物异名苔藓游仆虫(E.muscicolaKahl、1932)作了归并。  相似文献   
20.
杨洪刚  连琏  葛彤 《海洋工程》2006,24(1):60-67
研究水下运载器外挂负载的测试问题,根据负载功能,建立了负载的系统模型。考虑到系统可测性,模型中增设一些辅助元件和电路,测试计算机通过与负载的自动驾驶计算机通讯,由自动驾驶计算机施加激励和采集响应,完成测试。最后,对测试方案进行了仿真试验,并分析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