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7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77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51.
贵州省从江县南加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加地区找铜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断续的勘查工作都在进行,但未有较大的突破。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成因方面对南加铜矿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铜矿体产于北东向高武断层(区域导矿构造)北西盘附近岩体内近东西向断裂蚀变带中;铜矿体的产出与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752.
百地金矿位于南盘江—右江金铝锰成矿区。本文通过近几年的勘查和综合研究,在归纳总结区内土壤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特征及成矿液体物理化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分析百地金矿成矿条件、物质来源,提出百地金矿床深源成因为主的综合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753.
贵州南部中性岩浆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黔桂交界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了侵入于辉绿岩中的浅色中性岩浆岩脉,对贵州省南部无中性岩浆岩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为研究贵州基础地质问题注入了新的元素,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54.
贵州省铝土矿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分布于清镇-修文、务(川)正(安)道(真)及遵义县等片区。根据铝土矿资源禀赋和开发现状与需求,本文分析了全省已有和在建的氧化铝企业铝土矿石的保障程度,指出各企业资源保障程度差别大,其中清镇-修文和务正道片区的氧化铝企业保障程度较高,而遵义县及凯里铝工业企业的资源保障程度低。目前全省铝土矿资源配置已告一阶段,不宜再新上氧化铝项目。最后提出了我省铝土矿持续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55.
杨宗文  刘灵 《贵州地质》2014,31(4):252-255266
通过对镇远小溪铅锌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开展了矿床碳、氧、硫同位素及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及成因探讨。脉石矿物白云石的碳同位素为-0.1‰2.1‰,氧同位素为18.3‰19.2‰,闪锌矿的硫同位素为32‰35‰,同位素分析结果主要落在海相沉积碳酸盐区间范围,分析成矿物质可能与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有关;闪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56 180℃,盐度为9 22.8 wt%Na Cl eq,显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特征。  相似文献   
756.
贵州罗甸玉矿物学及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研究对贵州省罗甸地区产出的玉石进行了矿物学及化学组成的研究。从外观上,罗甸玉可分为白玉、灰白玉、青白玉、青玉及斑点玉。显微镜下观察罗甸玉的结构为纤维状-柱状变晶交织、纤维状-毡状变晶交织、纤维状变晶交织结构,分带现象明显。利用电子探针对白玉、灰白玉、青白玉、青玉及斑点玉中主要矿物角闪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角闪石为钙质角闪石组的透闪石。根据钙质角闪石的Si_Ti变异及成因类型划分投图,样品落入蚀变和交代角闪石区域内。根据单斜辉石中Ca_Mg_Fe组合分类与命名方法判断,得出罗甸玉矿床中产出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并有小量次透辉石。  相似文献   
757.
贵州热水沉积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热水沉积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期:1新元古代大塘坡期(成锰期);2早寒武世时期(Ni-Mo-V-Ba成矿期);3泥盆纪时期(重晶石-铁矿形成期);4二叠纪时期(锰矿-"大厂层"形成期)。贵州热水沉积岩及矿床的热水沉积序列在结构、构造上具有一致性:热水喷发初期以爆发相为特征,形成角砾状、碎屑状构造;主期以喷流相为特征,形成块状和透镜状构造,条带状和纹层状构造是热水间歇供给形成,为喷溢相特征;晚期以喷气作用为主,多形成浸染状构造。除泥盆纪成矿期之外,其余成矿期均有火山活动,火山-热水沉积是贵州热水沉积成矿的主要方式。不同期次所形成的热水沉积矿床均受深大断裂的明显控制,裂陷控制的深水盆地或台沟是矿质聚集的主要场所,也是找矿的主要靶区,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应以其产出特征及不同找矿标志为指导。  相似文献   
758.
摘 要:本文利用气象常观测资料、卫星云图以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1822号台风“山竹”给贵州带来的暴雨天气过程中的锋生与湿对称不稳定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台风“山竹”登陆减弱后,其北部倒槽影响贵州,同时受贵州东低西高的地形影响,倒槽系统出现斜压性,在倒槽附近出现锋生现象,其东侧出现湿对称不稳定的发展,造成贵州暴雨天气。(2)通过分析发现锋生区的东侧即湿对称不稳定区与中尺度雨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锋生与湿对称不稳定的发展与增强过程中,伴随着降雨的长时间维持,雨强变化不大,降水率大多为5~10mm/h。当锋生与湿对称不稳定减弱西移后,降雨天气减弱停止。(4)锋生现象与对称不稳定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两者均主要是由假相当位温的经向密集区()发展起来的,对称不稳定区位于锋生区的东侧,即东南暖湿气流中,垂直结构上对称不稳定区位于锋生区的上部,与倾斜的上升运动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759.
基于贵州1961—2019年81个站点逐日20—20时、20—次日08时降水数据,分析贵州省59 a的夜间降水、夜间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和地域变化M-K趋势,总结近4a夜间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现状。结果显示:①贵州省夜雨和夜间暴雨现象显著。夜雨率均值高达62%,5—9月夜间暴雨集中,约占全年的84%,6月为高发期。省西南部降水总量高,夜雨比例高,夜间暴雨比重高,是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中的重点关注区域。②近59 a全省整体上夜间降水量减少,但夜间暴雨出现愈加频繁。未来需多关注遵义(道真、桐梓、湄潭)、黔东南和毕节中、西部地区逐渐增加的夜间降水,增强夜间暴雨监测及服务能力。③贵州省暴雨预警信号发布集中在21时—次日04时,22时发布量最大,致灾严重的大暴雨预警(红色级别)信号82%以上出现在夜间(20—次日08时),服务压力很大,完善预警发布机制有利于推进预警信号服务。因此,较之白天,需更加重视贵州山区的夜间暴雨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760.
刘鹏举  尹崇玉 《地质学报》2005,79(5):594-594
贵州瓮安磷矿震旦系陡山沱组磷质岩中含有丰富的磷酸盐化疑源类化石,化石个体大,具形态多样的刺饰和多层结构的外壁,与峡东地区同期硅化疑源类组合总体特征相似,可直接对比。本文系统描述了在贵州瓮安磷矿陡山沱组新发现的疑源类化石4属4种,其中包含新属2个,新种2个,未定种1个。它们是Bacatisphaera baokangensis Zhou,Brasier et Xue,2001,Taeniosphaera doushantuoensis gen.et sp.nov.、Rugospinasphaera speciosa gen.et sp.nov.和Meghystichosphaeridium sp.。新材料的发现丰富了瓮安生物群的化石内容,为研究震旦纪陡山沱期海洋微体浮游植物群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