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1篇
  免费   1509篇
  国内免费   2077篇
测绘学   867篇
大气科学   447篇
地球物理   806篇
地质学   5461篇
海洋学   747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346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大别山南部宿松群的组成及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对大别山南部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对宿松群的组成和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宿松群可解体为以变质侵入岩为主的蒲河杂岩和变质沉积岩为主的宿松岩群两部分。前者主要分别在原宿松群虎踏石组和蒲河组的范围内,组成岩石变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其原岩主要为形成于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和基性侵入岩;后者主要分布在原宿松群大新屋组和柳萍组范围内,组成岩石主要为变质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可分为大新屋岩组和柳坪岩组,是不整合在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之上,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东南部地区中晚奥陶系砂岩中重矿物分析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露头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电气石-石榴石-磁铁矿-赤褐铁矿组合,孔雀1井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石榴石-电气石-白钛石组合,二者有些差异,但分析结果反映了同样的母岩性质.研究区内沉积岩母岩主要来自于酸性、中基性岩浆岩和部分变质岩,为混源产物.结合对地震剖面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物源来自南(阿尔金造山带)和北(库鲁克塔格隆起)两部.根据稳定重矿物ZTR指数判断,南、北两个方向而来的沉积物在孔雀1井附近交汇,并沿各自路线运移、沉积.  相似文献   
73.
湖南香花岭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南部燕山早期香花岭岩体主要由铁锂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SiO:和K2O平均含量分别为73.72%和4.78%,Na2O+KO平均8.47%,K2O/Na2O比值平均为1.40,A1:03平均为13.81%。总体属强过饱和铝质钙碱性一碱性花岗岩类。氧化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反映香花岭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4.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好力宝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沈光银 《地质与资源》2008,17(4):273-277
好力宝铜钼矿床属与燕山期隐伏的隐爆角砾状斜长花岗斑岩和碎裂次石英斑岩有关的热液脉状和斑岩型矿床.铜钼矿体受隐爆角砾岩筒和岩体控制,矿化产在蚀变隐爆角砾岩和硅化带中.今后的找矿方向应侧重于对斜长花岗斑岩与围岩接触带和碎裂次石英斑岩中化探异常和低阻高极化异常地段的探索.  相似文献   
75.
多源地学数据包括遥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介绍了利用多源地学数据进行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法。遥感数据在确定区域构造边界及活动断层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遥感影像在解译线形构造即断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构造单元的影像差异,区分不同的地质体、线性构造及活动断层,同时用遥感数据叠加三维地形数据分析线性构造可以更加直观地解译线性构造。地球化学数据在确定大的构造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可以根据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大的构造边界。地球物理数据提供的是地质体及构造边界在深部的延伸情况,可以为研究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6.
陕西小秦岭华阳川韧性剪切带的特征 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小秦岭华阳川韧性剪切带发育在新太古界太华群之中,野外调研和显微构造观察结果表明,该韧性剪切带是由构造片岩、眼球状片麻岩组成的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具有逆冲兼左行走滑的斜冲特征。对韧性剪切带构造片岩黑云母进行^40Ar/^39Ar同位素定年,获得坪年龄为419M±0.6Ma,反等时线年龄为417Ma±0.8Ma。认为华阳川韧性剪切带及其相应的小秦岭区域主导构造变形是发生于419Ma左右的秦岭加里东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岩石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组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刘俊来  曹淑云  邹运鑫  宋志杰 《地质通报》2008,27(10):1638-1645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现代构造地质学与显微构造分析领域一项崭新的技术,它与现代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设备结合,可以对块状样品中微米或纳米级尺度的颗粒进行晶体结构分析, 从而使微观结构、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结合起来,能够更精细地对比研究矿物和岩石显微构造,为岩石显微构造分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分析了EBSD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样品制备和工作程序。介绍了石英组构测量,极细粒物质(微角砾岩)的组构特点,二轴晶矿物(角闪石)的组构、变形机制和金属硫化物组构分析的应用实例,对于应用EBSD系统开展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数字电子水准仪检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数字电子水准仪的检验仍然拘泥于光学模拟水准仪检验方法的现状,提出以完全根据仪器示值来评价水准仪精度性能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9.
系统研究了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岩相学、元素及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源区性质,并与喜马拉雅带二叠纪火山岩进行了对比研究。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近东西向集中分布在冈底斯构造带中北部地带,空间上从东至西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渐次减小,时间上从早至晚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总体由弱到强。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从早到晚岛弧造山作用经历了初始岛弧→早期岛弧→成熟岛弧的发展演变过程,火山岩浆来源于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原始岩浆在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有俯冲洋壳及随带的深海沉积物和再循环进人地慢的地壳物质组分的强烈混染,明显不同于受地壳物质组分强烈混染的喜马拉雅带二叠纪陆缘裂陷型火山岩。综合研究冈底斯带及其邻区近年来的最新调查与研究成果,从北向南拟建了石炭纪—二叠纪冈底斯岛弧→雅鲁藏布江弧后裂谷盆地→喜马拉雅陆缘裂陷盆地的弧盆系时空结构演化模式,探讨了冈瓦纳大陆北缘石炭纪—二叠纪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造山作用与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演化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机制,讨论了冈底斯带松多乡榴辉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0.
造山带沉积盆地构造原型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积盆地是造山带中最为重要的构造单元之一,其中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盆地的构造原型恢复可为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板块构造重建和区域找矿提供重要依据.盆地充填物的组成(包括矿床)、时代、物源区及充填序列是进行造山带古沉积盆地构造原型恢复的基础.通过沉积相、砂岩/砾岩碎屑组成、碎屑时代、构造环境、碎屑重矿物、细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古水流、生物组合等方面对盆地充填物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区、形成时代和盆地基底属性进行综合研究,借助对现代沉积盆地的研究结果和沉积盆地的构造分类原则,恢复造山带内古沉积盆地的构造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