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6篇
  免费   2264篇
  国内免费   4320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725篇
地球物理   375篇
地质学   16594篇
海洋学   45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47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833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798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626篇
  2001年   704篇
  2000年   641篇
  1999年   644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593篇
  1996年   573篇
  1995年   554篇
  1994年   453篇
  1993年   394篇
  1992年   523篇
  1991年   473篇
  1990年   409篇
  1989年   29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1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滇西南澜沧江结合带云县花岗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平均为68.57%,K2O/Na2O值平均为1.67,相对富钾,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酸、碱度低于同类岩石平均值,而镁铁组分高于平均 值,显示岩石偏中性,与同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花岗岩特征类似.Al2O3含量较高,平均为13.66%,A/CNK平均为1.1,呈铝过饱和,CIPw计算结果均出现标准矿物刚玉分子(105).岩石总体上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平均为240.75×10-6,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La/Yb)N为8.88~9.41,分异不是很大,Eu为中等负异常,銭u为0.52~0.57.经多种相关图解判别,岩石属S型花岗岩,其构造环境相当于大陆碰撞花岗岩类(CCG).锆石颗粒U-Pb测年结果显示,源岩的形成年龄最晚是晋宁期(778 Ma),岩体主体形成于华力西晚期一印支期.其中岩浆成因锆石样品的206Pb.238U和207Pb/235U年龄分别为49 Ma和61 Ma,反映在云县岩体中可能存在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2.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哺乳动物与气候波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全新世哺乳动物群有众多地点,并已作了详细研究,绝大多数地点有^14C的年代测定,全新世一更新世的界线,作者根据哺乳动物及^14C年代测定,在12-10kaB.P之间,可作为二者之间的过渡层位,在10kaB.P。可作为全新世的开始,中国的全新世大暖期出现于8.5-3.0kaB.P。在此期间内的哺乳动物偏南种类似为明显,如亚洲象,苏门犀及爪哇犀等,在5.6-3.0kaB.P。这一时期内的气候波动剧  相似文献   
93.
94.
末次冰期之后 ,海平面在融水脉动 (MWP)1a期间急剧上升 (<2 90~ 50 0a上升了 1 3 5~2 4m)。伴随波令暖期 ,北半球的大气温度在末次冰消期的几十年中至少上升了 5℃ ,MWP1a表示过去 2 5ka中地球气候历史中的最剧烈事件 ,其精确年代的确定对于理解末次冰消期中出现的海洋学、冰川学和气候学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 ,科学家对MWP 1a的绝对年龄和它与波令暖期的关系仍然争论不休。按照Bard等 (1 996)提供的已被广泛接受的年代学和相关性 ,1 4ka左右的MWP 1a对应着老仙女木时期 ,即波令暖期之后的第 1个大的寒冷事件 ,这暗示着由于淡水的…  相似文献   
95.
运用铀系定年法首次对南水1井珊瑚礁岩心中的两个层位进行测年,结果与~(14)C测年一致,证实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间存在沉积间断面。  相似文献   
96.
本文根据植物生态学分析方法,通过对艾比湖ZKooB孔中孢粉组合及植被生态的定量分析,阐述了北疆内陆干旱区冰消期以来的气候演化状况。孢粉组合特征及其植被生态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受大气降水以及大气和土壤中相对湿度波动变化的影响,艾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在最近15000a中至少经历了10次比较明显的波动变化,并且与全球气候变化过程基本符合,表明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晚更新世以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是在全球变  相似文献   
97.
中国对虾幼体期视觉器官的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1994年3-5月,以中国对虾无节幼体6个亚期,蚤状幼体3个亚期,糖虾幼体3个亚期及仔虾各时期的幼体为材料,用日产Olympus万能研究显微镜观察研究各期幼体单眼及复眼的发育。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无节幼体N1-N66个亚期,单眼的两侧均有复眼的原基组织。  相似文献   
98.
99.
利用微滤和超滤技术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中铀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粒级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溶解态(<0.4μm)中低分子量组分(<10 000 u)占主要份额,胶体态(10 000 u~0.4μm)238U所占比例不足1%,且随盐度的增加其所占份额逐渐降低.溶解态、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238U的比活度与盐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证实它们在九龙江河口区呈现保守行为.在颗粒态(>0.4μm)中,各粒级组分238U所占份额主要受控于相应颗粒物的浓度,在盐度小于20的区域,各粒级颗粒组分238U占颗粒态的份额有如下变化次序:10~53μm>2~10μm>0.4~2μm>大于53μm,而在盐度大于30的近外海站位,该次序发生一些变化:0.4~2μm>10~53μm>2~10μm>大于53μm,最小粒级颗粒组分238U的贡献有所增加,反映了自生铀贡献的加强.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中溶解态(包括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的234U/238U)A.R.均大于1,显示出234U过剩的特征,而各粒级颗粒组分中的234U/238U)A.R.则接近于平衡值(1.0).这一现象与陆地岩石风化过程中水体对铀的淋滤释出量及234U的优先浸出有关.对232Th/238U质量比的研究显示,溶解态及其所包括的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的232Th/238U质量比均小于1,而颗粒态及其所包括的4个粒级组分中的232Th/238U质量比均大于1,反映了向外海输送过程中铀、钍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
前寒武纪—寒武纪边界处的海洋缺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寒武纪—寒武纪 ( PC— C)边界处两个明显不同演化阶段的地层主要根据以下几点事区别 :1可视后生动物组合的变化 ;2化石埋藏条件的变化 ;3痕迹化石组合的变化 ;4寒武纪最早期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扰动强度的增加。生物的这种不连续性归因于生物大量灭绝以及软体生物化石埋藏窗的关闭。有不少迹象表明埃迪卡拉动物群不断减少和有骨骼的无脊椎动物群的出现之间发生了地层超覆 ,这些迹象包括在寒武纪沉积物中发现了埃迪犬拉动物群 ,弄清了寒武纪大爆炸之前没有出现生物大量灭绝事件。另一方面 ,有人认为富营养的底层缺氧水团向上贯穿运动导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