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96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用防吸附物理涂汞电极反向极谱进行了东海至图们江水中Zn,Cd,Pb,Cu(1991年5-6月)的形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4种元素不稳定态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7,0.060,0.035,0.62μg/L,分布较为均匀。该结果证实了痕量金属离子(自由离子及不稳定络离子)的均匀分布规律。有机结合态Zn,Pb,Cu和颗粒态的Zn,Cu的较高含量,位于长江口及东海水中。  相似文献   
162.
3月航次,在本区38个测站上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取样后,立即封于塑料袋中,低温贮存。分析前,将样品自然风干,经玛瑙研钵研磨,过80目尼龙筛。分析了样品中的Cu、CO、Ni、Zn、Cd和As的含量。其中,测定Ni、Co、Zn和Cu的样品,经HNO3-HF-HClO4压热消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163.
采用不同浓度Zn2 处理坛紫菜叶状体,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光合色素的含量。研究了金属Zn2 对坛紫菜叶状体中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Zn2 在0.5~5.0μmol/L时,有利于光合色素的合成;但在5μmol/L时,叶绿素a含量开始下降,在Zn2 浓度>10μmol/L时各光合色素含量也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对光合色素产生毒害作用。除去Zn2 后,都表现出向对照组恢复靠近的趋势,但别藻蓝蛋白的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164.
The uptake of zinc and cadmium by a species of marine diatom Thalassirosira weissflogii and the nutrient variation (phosphorus and silicon) in the culture medium were estimated when exposed to zinc and cadmium stress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It was found that low cadmium addition could stimulate the culture to grow with a relatively high rate and exert its toxicity at the elevated concentration.The cellular uptake of zinc and cadmium by the diatom varied in the ranges of 1.21~3.75 and 0.060~0.629 fmol per cell respectively in the whole cultivation period.The mean cellular phosphorus and silicon drawdowns were constant with 0.26~0.42 and 0.30~0.46 pmol per cell respectively in those healthy cultures.It is illustrated that the algal cells can adjust som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to decrease metal accumulation and keep metal homeostasis in the organism.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the cellular cadmium uptake might b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ellular phosphorus, silicon drawdown and the growth rate of diatom (P<0.05, 0.001, 0.01); and the cultures grow better in good conditions, the lower amount of phosphorus, silicon materials are consumed by a single cell to keep a high efficiency of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165.
利用模板法合成 1种新的含醇羟基西佛碱型大环冠醚 L (7,11-二氮杂 - 3,15 -二氧杂 - 4 ,5 ;8,10 ;13,14-三苯并环十六 - 6 ,11-二烯 - 1-醇 )的铜、配合物。经元素分析 ,IR、MS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 M(L2 ) (NO3 ) 2 及其配位情况 ,由模板反应得到 [1+ 1]型西佛碱大环化合物。 DMF溶液中的电导数据证实它们均属非电离型 ,并运用 TG- DTA分析比较铜、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6.
为了建立新的防治重金属离子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人工育苗阶段危害的方法和进一步明确防治时机,本文研究了铜、、铅、镉离子对中国对虾各期幼体变态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消除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原海水对照,铜、、铅、镉4种离子的加入浓度各为15μg/dm3时,无节幼体的变态率显著(0.0250.1);糠虾幼体的变态率反而显著提高(P<0.005).幼体对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为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植物饵料对重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可降低其毒性.采用EDTA螯合法和高分子吸附剂去除法均可消除其影响,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高浓度的EDTA有害于幼体,10μg/cm3以下为安全浓度.初步观察到低浓度的铜、离子似乎对溞状幼体阶段有益.建议在一般海域进行对虾育苗,在溞状幼体以后阶段,不必采取消除重金属离子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7.
云南马关都龙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都龙矿区绿泥石分布广泛,与成矿关系密切。本文对矿区铜街—曼家寨矿段中部F1断层不同深度的绿泥石进行了电子探针主量元素以及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矿石类型、矿物组合不同,矿区绿泥石可分为3类。第1类绿泥石(Chl-Ⅰ)产于矽卡岩型矿石中,常与黑云母、闪矿和石英共生;第2类绿泥石(Chl-Ⅱ)产于石英萤石脉内,常与锡石密切共生;第3类绿泥石(Chl-Ⅲ)产于碳酸盐型矿石,常与方解石和闪矿密切共生。垂向上至下而上具有从Chl-Ⅰ→Chl-Ⅱ→Chl-Ⅲ分带的特点,这3类绿泥石均为三八面体结构富铁-镁种属绿泥石,暗示其形成于较还原的环境。Mg2+与Fe2+替代以及Tschermark替代是矿区绿泥石中主量元素替代方式。绿泥石地质温度计计算结果为203~289℃,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低温环境,3类绿泥石温度从Chl-Ⅰ至Chl-Ⅲ温度逐渐降低。结合其产出特征,推测这3类绿泥石可能是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3类绿泥石中,随着与隐伏岩体的距离增加...  相似文献   
168.
近年来,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的修复研究成为热点。运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联合吸附材料对铅复合重金属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的修复,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评价处理前后污染土的固化效果与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手段,揭示MICP技术处理铅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ICP技术对铅重金属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之后,可以有效降低污染土中有害重金属的浸出性。当矿化时间为10d时,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为942.5k Pa;铅的浸出浓度为4.20mg/L,比未处理时降低了44.81%;的浸出浓度为4.31mg/L,比未处理时降低了46.19%,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添加10%的多孔硅吸附材料后,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1 021 kPa,强度提高了8.3%;铅的浸出浓度为2.45mg/L,与未经处理时相比,降幅达到了67.81%,与单纯MICP方法处理时相比,铅浸出浓度被二次降低了41.67%;的浸出浓度仅为2.93 mg/L,与未经处理时相比,降幅达到了63.4%,与单纯...  相似文献   
169.
沙布楞山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脉状铜矿床,其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内,受北西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依据矿物组合和矿脉穿切关系,可将成矿作用分为:辉钼矿-石英阶段(Ⅰ阶段),含铜硫化物阶段(Ⅱ阶段),石英-方解石(Ⅲ阶段)三个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沙布楞山矿床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Ⅰa和Ⅰb型)、富气相包裹体(Ⅱa和Ⅱb型)和含子矿物包裹体(Ⅲ型)。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的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313~412℃和3.2%~48.5%NaCleqv、310~367℃和1.0%~7.8%NaCleqv、178~283℃和2.7%~5.0%NaCleqv。计算获得压力为15~32MPa,对应估算的成矿深度为3.2~4.4km。激光拉曼光谱成分分析表明,主成矿阶段(Ⅱ阶段)包裹体中普遍含有CH_(4)±CO_(2)成分,表明沙布楞山铜矿床主成矿阶段属于含CH_(4)-CO_(2)的中高温-中低盐度体系热液。不同矿化阶段流体包裹体的δD值为-136‰~-146‰,估算的成矿流体δ^(18)O_(H2O)值为-4.38‰~5.42‰,显示初始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流体较低的δD值和CH_(4)等烃类组分的存在,表明该矿床的形成可能受到了地层有机质的影响。硫化物原位微区的δ^(34 )S值变化范围为-0.8‰~-9.0‰,说明沙布楞山矿床成矿物质具有深部岩浆来源的特征并有地层的混染作用。综上分析认为,沙布楞山矿床成矿机制为源自深部的含矿热液向浅部运移的过程中发生沸腾作用,并与地层产生交代反应,导致CH_(4)、CO_(2)逃逸,最终诱发矿质富集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70.
万会 《地质与勘探》2021,57(5):959-968
河北承德地区丰宁-隆化断裂带周边已发现了多个金属矿床。近年来,通过矿产地质勘查在烟筒山-磴西矿区发现了18个矿体、5个金矿体、2个银矿体。为明确该区找矿方向,提高找矿效果,文章通过分析烟筒山-磴西多金属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控矿地质因素、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期次等,总结了矿床分布规律,提出了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的认识。研究认为这些金属矿床与构造运动尤其是断裂带发育密切相关,岩浆活动是成矿作用的动力源,区内热液、蚀变与矿化是同一过程。自太古代到中生代,经过早白垩世的逆冲推覆、中白垩世的伸展变形等多期次的地质作用,形成了性质、规模不等的近EW向、NE向、NW向3组断裂构造,为Zn、Pb等提供了良好的成矿条件。中生界白垩系下统滦平群大北沟组(K1d)出露于丰宁-隆化断裂带及以南,岩性为中酸性及偏碱性陆相火山碎屑岩-角砾岩、凝灰岩等,其地层间的薄弱带是重要的成矿空间。区内主断裂F2属于温家沟-东山断裂带,是本区铅多金属矿的主要控矿构造,为主要找矿方向。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Chg)是以富镁碳酸盐为主的滨海相沉积地层,主要有硅质白云岩、含碳泥质白云岩,是主要控矿围岩。白云岩中Ag的变异系数大于6.0,是银矿体的主要找矿方向。在今后找矿工作中,要重点发现构造标志,以断层作为主要的找矿方向。同时,要注意发现岩浆岩、蚀变带标志及地球化学异常,以更好地提高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