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56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441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王留海 《矿物岩石》1991,11(4):51-56
本文分析了大洪山区钾镁煌班岩中的矿物特征,利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与西溴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中相应矿物进行对比。并用特征副矿物镁铝榴石、铬铁矿的化学成分作Cr_2O_3—CaO图,Cr_2O_3-MgO图,利用Cr/(Cr+Al)的比值参数,判别岩体的含矿性。认为该区钾镁煌斑岩目前虽然尚未发现金刚石,但成矿有利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皖南蛇绿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德隆  邓晋福 《地球科学》1991,16(2):143-152,T001
  相似文献   
135.
链子崖危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是目前国家治理长江航道的重点工程。本文通过对危岩体变形破坏力学机制的研究,论证了其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6.
137.
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地表分南北两个岩体,深部可能连为一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岩体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依次降低.岩浆多次贯入使得纵向上橄榄岩相和橄榄辉长岩相重复出现.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岩性稳定,为岩浆快速冷凝的产物.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熔离,有利于铜镍硫化物成矿.  相似文献   
138.
139.
翠榴石(Demantoid)是一种稀少的贵重宝石矿物。本文的新疆含铬翠榴石在我国属首次发现。通过化学成分、X射线粉晶衍射、穆斯堡尔谱、红外及可见吸收光谱等测定确认,新疆翠榴石所含钙铁榴石端员分子均在90%以上,接近于纯端员组成,Fe~(2+)含量低于穆斯堡尔谱最低检出界限。在这里,绿色与占据八面体位置的Fe~(3+)直接相关,而微量Cr~(3+)的存在则使其翠绿色色调大大加强。结合翠榴石产出地质条件及矿物共生组合分析可以认为,在超镁铁质岩体中残存的挥发分作用下出现了橄榄石、辉石被蛇纹石交代的现象,形成贫铝富铁的结晶环境。后期侵入的岩浆热液沿蛇纹岩裂隙交代促使石棉脉中翠榴石的结晶沉淀,而局部范围内的挤压错动则造成了由蛇纹石石棉“胶结”的翠榴石“团块”,翠榴石中含的微量铬来源于超镁铁质岩中的铬铁矿和铬尖晶石。  相似文献   
140.
现代滨岸风暴沉积--以舟山普陀岛、朱家尖岛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舟山现代滨岸为例,重点阐述了在8114号和8310号两次强台风作用期间,水动力发生的剧烈变化以及对应的沉积物堆积情况。进而从沉积物粒度变化、沉积构造组合、生物特征和沉积物垂向层序诸方面,探讨了滨岸风暴沙滩的沉积特征,并指出它与浅海风暴沉积的区别。总结了风暴砾滩的沉积特征,并指出绝大多数滨岸砾滩是风暴作用的结果。研究现代风暴沉积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多的古代风暴沉积,文后介绍了已找到的古代风暴沉积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