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7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659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090篇
地质学   2488篇
海洋学   684篇
天文学   161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3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地震孕育过程准静态模型激发扰动电磁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安  熊仲华  李萍 《地震》2002,22(2):22-28
以磁热弹性理论为工具,讨论与地热有关的三维准静态问题: 载热流体侵入竖直或水平裂隙的情况和存在静态局部高温区的情况。在求得其近似解后,着重讨论其扰动磁场的时空分布。最后指出其在地震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2.
无灌溉人工固沙区土壤有机碳及氮含量变异的初步结论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对降水量小于200mm的沙坡头无灌溉条件下人工植被固沙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流沙在固定过程中, 人工植被固沙体系的营建改善了成土环境, 促进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使土壤碳、氮的含量和分布规律发生了变化: ①固沙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C/N均高于流沙区, 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 而C/N呈逐渐升高趋势; ②不同年限固沙区间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C/N变异小于土层垂直方向的变异; ③不同年限固沙区土层垂直方向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C/N变异较大, 变异主要存在于结皮层及其下土层(0~5cm); ④流沙区土壤碳、氮含量及C/N低于固沙区, 而且在土层垂直方向上基本无变异。  相似文献   
973.
导电、导磁聚苯胺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纳米Fe3O4晶体粒子存在的情况下,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乳化剂及分散剂, 通过HCl调节体系的酸度, 合成了导电、导磁的Fe3O4-聚苯胺(Fe3O4-PANI)纳米复合物, 用X-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FT-IR)等对该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 SDBS与HCl发生竞争掺杂行为, 复合物的组成为Fe3O4-PANI-DBSA, Fe3O4平均粒径约13 nm, 且均匀分布在聚苯胺基体中, 该复合物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及导磁性, 随着纳米Fe3O4含量由7.79%增加到35.34%, 复合物的电导率由1.71 S/m下降至0.41 S/m, 复合物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则由6.14 A·m2/kg增加到18.11 A· m2/kg, 其矫顽力在0.52~0.73 A/m之间.   相似文献   
974.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及周边地区2020~2022年流动地磁原始矢量资料,获得2期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磁偏角D、总强度F和垂直分量Z均由正异常高梯度带转变为负异常高梯度带,磁倾角I的0值线大致沿地块边界走向线展布。水平矢量和垂直矢量的幅值局部弱化及方向转变区主要分布在地块边缘和地块交界区域,矢量幅值和方向在地块边界、断裂带及周边区域以及断裂带两侧具有明显差异。历史震中磁异常变化表现为磁场各分量的0值线展布、高梯度带、水平矢量和垂直矢量的局部弱化及方向突变等特征。青藏地块东北缘、阿拉善地块东南缘、鄂尔多斯地块西北缘及以北地区岩石圈磁场异常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975.
认识风化作用过程的关键在于确定保留于风化 面中线岩的结构、构造及体积等的变化程度。如果给定元素(如Ti,Zr或Th)不活动等元素质量平衡法(IMB)就常用来估算渐进风化过程体积的变化。风化产物的岩石组构常以完全保留原岩组构的原生矿物的假象交代为特征,这就意味着等体积风化过程中,体积的变化也就是形态的改变,因为边界条件不允许有水平方向的应变,所以,塌陷和膨胀应该导致相应的压实和伸展。风化产物微弱的岩  相似文献   
976.
计算震磁背景场的数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如何计算地磁场 (或地磁剩余场 )及其长期变化的趋势变化 ,是提取震磁异常的关键。文章简要介绍了计算震磁背景场的数学方法 :多项式方法、球冠谐和分析方法、矩谐分析方法和曲面样条函数方法  相似文献   
977.
在地磁观测中,当绝对观测磁力仪,相对记录磁变仪,辅助设备等发生故障以及观测所得不准或其它问题时,将如何快速判别及排除,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978.
河南地区Pi2地磁脉动观测结果分析d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9月我们在河南信阳——汤阴布设了由6个测点组成的测线,对Pi2地磁脉动进行了同时观测,并对该南北测线上Pi2地磁脉动出现的同时性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指出,Pi2地磁脉动首先出现在测线最南端的信阳测点,越往北同一变化出现的时间越晚.该区域地表的南北向似传播速度约为140km/s.基于Pi2地磁脉动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性,以及基子波的可延伸性与局部化特性,我们选择合适的基子波形式,利用子波变换分析了Pi2脉动所含主要的周期变化成分的周期和振幅随时间的变化,指出其周期和振幅都随时间有复杂的变化形式.   相似文献   
979.
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漏磁无损检测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科学钻探钻柱结构及损伤特点,探讨漏磁无损检测技术在科学钻探钻柱损伤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0.
高精度磁测在长江马当要塞沉船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使用磁法在长江上探测抗战时期沉船的方法技术及应用效果,重点对Mz沉船磁异常综合水上磁法、地震勘探作了解释,指出在工程勘察和矿产资源勘察中物探工作的差异及综合物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