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399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袁方  谢远云  詹涛  康春国  迟云平  马永法 《地理科学》2017,37(12):1885-1893
对杜蒙沙地的河流冲积砂、河漫滩泥质粉砂、沙质古土壤和风成沙等不同类型沉积物进行了采样(27组),对这些样品的细颗粒组分(<63 μm)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REE)和Sr-Nd同位素比值等地球化学分析,就杜蒙沙地的化学风化、沉积再循环特征及其对风尘物质的贡献等展开了讨论。结果显示,杜蒙沙地的地球化学组成表现出空间的均一性,低的化学蚀变指数CIA(48~56,平均52)及A-CN-K和A-CNK-FM图解均表明了杜蒙沙地仅遭受了低级的化学风化程度。沙地的成分成熟度较低,大部分河流沉积物表现出初次循环沉积特征,系大兴安岭东侧中酸性岩浆母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嫩江搬运堆积形成;古土壤表现出与河流沉积物相同的初次循环特征,表明古土壤的成土母质是河流沉积物,这与野外地层出露情况一致;风成沙表现出再循环沉积特征,系河流沉积物就地起沙搬运堆积形成。不活动元素比值、REE和Sr-Nd同位素比值等物源判别图解,结合植被和地貌状况,一致表明杜蒙沙地与东北平原中东部的风尘物质没有地球化学亲缘关系,其对该地区(甚至下风向更远地区)的大气风尘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142.
基于GIS的淤泥质潮滩侵蚀堆积空间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恒鹏  杨桂山 《地理学报》2001,56(3):278-286
通过野外滩地长期水准详测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GRID和TIN模块产生潮滩高程、坡度、二维剖面、侵蚀与堆积分布图,并获取测点所在位置的高程、坡度和侵蚀量,对获取的数据及空间分布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侵蚀主要发生在-7m以上的岸坡和潮滩,堆积主要出现于广阔的深水岸坡和7部分高滩,侵蚀速率以滩前深槽岸坡最快,年侵蚀率达17.9cm/a,并呈加速趋势,海岸线向陆后退速率为31m/a,侵蚀、堆积的闭合深度约为-9.5m,空间分布表现为自北而南的3个明显分带,即潮滩轻微侵蚀区,滩前深槽岸坡强烈侵蚀区和深水岸坡缓积区,东西向比较,东部,中部侵蚀大于西部。  相似文献   
143.
144.
本文根据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燕鸥湖、西湖和基太克湖三个堆积剖面物相组成与丰度的资料,讨论其物相组成特征、物质来源及其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湖泊堆积物主要来自该岛广泛分布的火山岩。在南极地区干冷环境条件下,源区母岩所经受的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微弱。高岭石、方解石丰度与年龄关系曲线在湖积层与冰碛层之间的陡削变化表明,相应的环境变化是突变式的,可能与这两种堆积物搬运方式的不同和冰碛物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5.
中朝板块南缘的滑塌堆积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6.
喀喇昆仑山北坡冰川地质及地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喇昆仑山北坡是我国山岳冰川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是冰川地质及地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该区主要冰川的地貌类型、不同类型冰川作用的规模及发育程度,以及各阶段冰川作用强度与挽近时期构造运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7.
乌苏里地区构造新探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乌苏里地区中苏合作对比研究,对该区的构造有了以下一些新的认识:若干地体的拼贴奠定了东北亚大陆边缘的构造格局,地体的拼贴在时空上是有规律可寻的,这一规律解释了地槽学说对该区构造解释中的疑难问题。通过那丹哈达-比金地体外来岩块的地层对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层序,在利恢复地体漂泊的历史。通过对比还发现苏联远东溪海地区和中国延吉地区可能同是不凯地体二叠纪的活动大陆边缘,三叠纪也经历了共同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48.
本文根据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以及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将火山碎屑流和涌浪堆积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岩相组分,即次火山型熔结凝灰岩组合、涌浪型熔结凝灰岩组合和灰流型熔结凝灰岩组合。对这三种不同的岩相组合,特别是其中的熔结凝灰岩的各类特征分别进行了详细论述和相互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火山碎屑流和涌浪堆积的综合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49.
选取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白龙江流域武都段作为研究区,在对该区域泥石流堆积扇的形态特征和堆积范围进行实地调绘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影像(SPOT)进行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部分泥石流堆积扇和非泥石流堆积区的分布范围,将其作为已知样本区。利用该区域多光谱遥感影像(ASTER)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包含波段比和主分量的几十种特征指标。通过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计算,选取对区别泥石流堆积扇最具显著意义的指标进行输入,进而采用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识别泥石流堆积扇。得到如下结论:SPOT与ASTER融合影像的波段比、主分量指标可以有效地突出土壤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对泥石流堆积扇的识别具有显著意义;利用筛选出的遥感指标和地形指标作为输入,进行监督分类识别泥石流堆积扇,能够有效地将遥感指标和地形指标相结合,提取的堆积扇覆盖范围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0.
马廷英 《地质论评》1948,13(Z2):261-262
高雄一带上更新统二十公尺台地堆积中多含造礁珊瑚化石,率为二次堆积,由其保存之完好看起来,原生处离堆积地点应甚近。共检定得二十五属四十六种,种类如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