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61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1949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4年   8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2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铜石杂岩体是鲁西地区金成矿最活跃的岩体。根据岩性、产状、构造、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特征综合分析,可以将该区的岩石地层划分为与金矿床作用完全不同的4个构造层:泰山群老基底,高密度、低跳跃磁场、富金,金的矿源之一;古生代构造层,高密度、弱磁场、贫金,和成矿无成因联系,但可作为金成矿的载体;中新生代构造层,低密度、低磁场、贫金,和金成矿、找矿无关;铜石杂岩体,低密度、中高跳跃磁场、富金,金的主要来源、成矿动力源和找矿标志。铜石杂岩体演化主要有4个阶段:玢岩阶段、斑岩阶段、隐爆角砾岩阶段和脉岩阶段。金矿化强度随岩体的演化逐步提高,主要金矿化在成岩以后的热液阶段,地球化学元素组合是Au、Ag、V、Sb、Cr。重磁场和地球化学场解译结果,围绕铜石杂岩体存在3个环带,预测主要成矿带在岩体的边缘带和外环带,在边缘带以寻找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为主,在外环带以寻找甚低温热液矿床为主。  相似文献   
942.
春末夏初的贵阳,夜雨日晴,风和日丽,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去油榨街花鸟鱼虫、古玩字画综合市场,偶遇老友刘龙材兄。龙材说:"杨晓红的奇石商展馆在这附近,我们去看  相似文献   
943.
2008年6月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开展观音堂-高滩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图幅东部龙潭一带,于一大套厚层砂岩的黑色含炭板岩和薄层砂质板岩中,发现大量保存完整的笔石化石。这群笔石包括单枝宽3mm平旋6圈左右典型的Oktavites spiralis(奥氏螺旋)标本,宽6mm大小网都很发育口部加厚的Stomatograptus grandis(巨大孔笔石)、口部未加厚且大网未加粗的假绞笔石Pseudoplegmatograptus,宽度较小仅3mm且小网发育不足的狭窄网笔石Retiograptus angustidens,  相似文献   
944.
研究区处于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结合部位的南缘,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从研究区北部通过。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发现,在研究区早古生代地层中发育丰富的角石化石。这套角石化石具有明显的韧性变形特征,角石化石体呈石香肠状,横断面具σ型剪切构造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经历了明显的构造置换作用,呈现“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格局,属于典型的非史密斯地层,该认识对于研究区地层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5.
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野牛滩岩体的外接触带,与塔儿沟钨矿毗邻,矿体NW-SE向石硐沟断裂破碎带的严格控制,矿体赋存于破碎带中,呈似层状,含矿岩石为角砾状硅化灰岩及含炭千枚岩。前长城系北大河群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矿带(体)严格受石硐沟断裂(F1)控制,同时受岩性界面的控制,矿体无一例外均产出于F1断裂带中。野牛滩花岗闪长岩体为矿液的运移、循环,成矿物质的萃取、富集提供热动力条件。矿床剥蚀程度较浅,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46.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青山口组核形石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芳 《地质学报》2009,83(4):558-569
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带龙虎泡-大安阶地与西部泰康隆起的交界处青山口组二三段高二、高一砂岩组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沉积——核形石,最典型的核形石产在杜30井的青山口组二三段(Qn2+3)段。发育核形石的层段厚度约40cm,产出深度为1415.36-1415.77m。核形石颜色以灰色、棕褐色为主,有球状、椭球状、扁球状和不规则状。通过研究认为,本区核形石形成环境主要有两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相带及滨浅湖滩坝相带。青山口组沉积期为湖盆萎缩期,随着相带向湖盆内(研究区东南方向)的迁移,核形石发育层位也向上迁移,表现出良好的环境指示意义。较少的陆源供给、较深的水体、温暖的气候、波动的水体环境都为介形虫的发育及核形石的物质沉淀、滚动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于是,核形石在小林克-齐家地区青山口组大量成层发育。  相似文献   
947.
碘量法测定铜矿石中铜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风  席永婷 《岩矿测试》2009,28(1):77-78
针对铜矿石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碘量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碘的挥发及碘化铜沉淀对碘的吸附所引起的误差问题,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试验提出改进方案,即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碘量法测定铜,增大了碘化铜沉淀的溶解度;聚乙烯醇与碘生成较稳定的络合物,减小了碘的挥发损失,操作简单;聚乙烯醇可直接代替淀粉作指示剂,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948.
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 2井岩心中新发现了一些奥陶系笔石化石 ,这些笔石标本呈炭质薄膜状 ,保存在该井4 5 5 0 .2 m至 4 5 5 5 .3m的灰黑色泥岩之中。经研究 ,笔石动物群的时代属于玉山晚期至达瑞威尔早期 ,含笔石化石层顶部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却尔却克山剖面中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底部 Pseudamplexograptus confertus笔石带相对比  相似文献   
949.
湘中佘田桥剖面上泥盆统弗拉斯阶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学平  孙元林  白志强  王尚启 《地层学杂志》2004,28(4):369-374,i004
湘中佘田桥剖面的佘田桥阶大致与弗拉斯阶范围一致 ,其下为吉维阶泥质灰岩 ,含腕足类 Emanuella tak-wanensis等及竹节石 Viriatellina kienelensis等。佘田桥阶自下而上分别为榴江组、蒸水河组、老江冲组。榴江组主要是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粉砂岩互层、底部为黑色薄层硅质岩。蒸水河组下部以灰黑色及暗灰色钙质泥页岩为主 ,含介形虫 Bertillonella erecta、B.cicatricosa?、Franklinella calcarata、Entomozoe(N ehdentomis) tenera及菊石 Meso-beloceras?sp.;上部泥质灰岩、似瘤状灰岩、粉砂质泥岩含牙形石 Palmatolepis cf.semichatovae、大型菊石 Mantico-ceras sp.及介形虫 Entomozoe(N ehdentomis) pseudorichterina。老江冲组以泥页岩为主 ,顶部附近则出现一些泥质灰岩、似瘤状泥灰岩层 ,产丰富的小嘴贝类、无洞贝类及弓石燕类等腕足动物 ,少量海绵 (?)及珊瑚等。佘田桥阶的顶界与弗拉斯阶的顶界一致 ,即以无洞贝类和大量四射珊瑚的绝灭为标志 ,而 Yannanellina腕足动物群的出现开始于锡矿山阶 (或法门阶 )。综合各类化石资料 ,佘田桥剖面的榴江组大致相当于牙形石 falsiovalis带— punctata带 ,蒸水河组相当于 L ower hassi带— L ower rhenana带 ,老江冲组相当于 U pper rhenana带— linguiform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