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初始几何缺陷对UOE焊管屈曲压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UOE焊管经过一系列成型工艺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成型结果,但管道截面仍存在一定初始几何缺陷,这将对管道性能产生明显影响。通过试验测定X65钢在循环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UOE焊管成型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主要成型参数对管道屈曲压溃压力的影响。分别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试验测量方法确定管道截面初始几何缺陷分布情况,并采用余弦函数形式拟合几何缺陷。结果表明,扩径阶段芯轴数目将对缺陷形式产生影响,且实际厚壁UOE管道几何缺陷形式更接近梨形而非椭圆形。评估厚壁UOE管道性能时,近似认为截面形式为椭圆形可能发生过于保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The Biot linearized theory of fluid saturated porous materials is used to study the plane strain deformation of a two-phase medium consisting of a homogeneous, isotropic, poroelastic half-space in welded contact with a homogeneous, isotropic, perfectly elastic half-space caused by a two-dimensional source in the elastic half-space. The integral expressions for the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in the two half-spaces in welded contact are obtain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ions for an unbounded elastic medium by applying suitable boundary conditions at the interface. The case of a long dip-slip fault i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integrals for this source are solved analytically for two limiting cases: (i) undrained conditions in the high frequency limit, and (ii) steady state drained conditions as the frequency approaches zero. It has been verified that the solution for the drained case (ω → 0) coincides with the known elastic solution. The drained and undrained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are compared graphically. Diffusion of the pore pressure with time i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53.
采用氢渗透试验法、硫化氢致应力四点弯曲法研究了TMCP X80高强度管线钢焊接件不同部位的氢渗透及其开裂行为,用扫描电镜对母材、热影响区、焊材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该SZP-117试样各区显微组织不同,焊材比母材耐氢渗透能力差,焊接后熔合线部位耐氢渗透能力大于焊材的,但热影响区耐氢渗透性能次于母材。另外,s-117试样大热输入耐氢致开裂的能力比小热输入差。  相似文献   
54.
针对中浅变质沉凝灰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散幅度较大的现状,在湘中地区碧溪长安组底部凝灰岩几次采集样品测年不成功的情况下再次取样,通过室内重砂样品加工分选等工序,利用立体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锆石进行详细的矿物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样品是否有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成因或不同地质背景的锆石。将精选出的锆石进行再次分选,分离成两组样品送往测年,采用LA-ICP-MSU-Pb法测得同沉积期的火山岩岩浆成因锆石年龄751±5 Ma和构造岩浆热事件年龄431.3±4.3 Ma,两组年龄数据与区域地质事实吻合。由此认为对此类样品的锆石进行成因、形态与光学性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将混合锆石进行分组,有助于同位素测年数据的有效集中,保证测年数据精度。本文研究表明重砂精细分析鉴定是同位素精准定年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为一套以红层为主要特征的杂色碎屑岩组合,时代为早三叠世。笔者重新实测了幸福之路组三段建组剖面——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哈拉山东剖面,除采集到早三叠世早期的孢粉、叶肢介等化石外,在剖面下部首次发现了凝灰岩夹层。采用LA—ICP—MS技术,对2个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获得的年龄值为252.6±1.7Ma(MSWD=0.64)和249.9±1.6Ma(MSWD=0.22),即火山岩大约在250Ma前形成。结合地层古生物及区域岩浆岩资料,认为幸福之路组三段的形成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大兴安岭南部存在约250Ma与板块闭合相关的岩浆事件,以红层为特色的幸福之路组含有华夏和安加拉两大植物群混生的孢粉化石组合,反映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250Ma时已经完成碰撞拼贴,幸福之路组形成于碰撞之后。  相似文献   
56.
A lirst report on tuff beds from the Owk Shale in the Proterozoic Kurnool sub-basin in southern India is presented.The rhvolitic lo ihodacitic tuffs,overlying shclfal limestones formed at depths below storm wave base,have rheomorphic features indicative of viscoplaslic flow.and geochemical signatures of rhvolitic to rhyodacitic unwekled to welded tuffs,similar to those described from other Proterozoic intracratonie basins like Vindhvan and Chhattisgarh basins in India.Fragmentary naiure of altered glass with perlitic cracks and local admixture with intrabasinal sediments suggest phreatomagmatic reactions.The widespread and repealed occurrences of felsic luffs in these basins.possibly derived from low degree melting of continental crust.suggest intermittent(ectonothermal instability which likely intluenced hasinal topography and cyclic development of the carbonate platforms.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道了云南东川地区望厂组中熔结凝灰岩锆石的SHRIMP U Pb年龄.其中自形结构、环带清晰锆石的不一致曲线与谐和线上交点的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2317±13 Ma(n=13,MSWD=33),13个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299±14 Ma(n=13,MSWD=59),表明望厂组地层的沉积时代为古元古代早—中期.东川地区下四组地层与滇中昆阳群(黄草岭组—美党组)和四川会理群(淌塘组—天宝山组)的沉积时代相差近1.0Ga.为了区别于昆阳群和会理群,建议对本区下四组地层(洒海沟组、望厂组、菜园湾组、平顶山组)独立建群,即汤丹群.汤丹群是目前为止康滇地区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层建造之一,经历过古元古代中期的挤压过程(东川运动)和古元古代末期的拉张过程,可能是相对于扬子古陆核独立存在、并构成早—中元古宙Columbia超级大陆的一个小的古老陆块.  相似文献   
58.
选择3种不同规格的焊接土工格栅,完成了格栅在粗颗粒土中的一系列拉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土工格栅与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各种格栅在土中的锚固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网格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节点剥离强度越大,则土中锚固强度越高;焊接土工格栅的节点剥离强度是其土中锚固强度的控制指标,但非唯一影响因素,网格尺寸和填土性质也对格栅土中锚固阻力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9.
长岭断陷泉头组以下深层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不断增高,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提高深层钻井速度成为该地区钻井关键的问题。涡轮钻井由于具有高转速、高扭矩特点,能够提高破岩效率,但其特点又决定了其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通过对图深1井涡轮钻井提速分析表明,涡轮钻井在长岭断陷登娄库组地层具有良好的提速效果,在营城组凝灰岩地层达不到提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全吉群是不整合于柴达木北缘全吉(欧龙布鲁克)地块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套盖层型沉积,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其时代大体为新元古代晚期。本文在柴北缘全吉山的全吉群红藻山组建组剖面上,对位于该组下部的两层凝灰岩开展了LA-MC-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其岩浆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 640±15) Ma和(1 646±20) Ma,标定了红藻山组的形成年龄,为柴北缘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的重新厘定与划分,提供了新的、直接的年代学约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一新进展表明,在柴北缘地区,传统的全吉群红藻山组以下各组的时代,并非一直以来的“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震旦纪(埃迪卡拉纪)”,而应属于国内的中元古代长城纪、国际上的古元古代固结纪(Statherian,1 800~1 600 Ma)晚期;其次,根据当前定年并结合新近在红藻山组与上覆地层之间发现有古风化壳及区域性不整合、全吉群上部发育有埃迪卡拉纪化石及冰碛砾岩等证据,本文进一步确认,柴北缘全吉群在红藻山组与其上覆黑土山组等地层单位之间其实存在着相当长时间的地层缺失,传统的“全吉群”应予解体。由此并参考已有资料,本文认为,早先代表柴达木地块形成的“全吉运动”并不能与华南的“晋宁运动”对比,而应与华北的“吕梁运动”相当,全吉地块乃至整个柴达木及周边地区的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历史及其大地构造亲缘属性等,都应重新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