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1.
广东海岸湿地退化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介绍广东省类型多样的海岸湿地,分析海岸湿地退化现状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岸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12.
鄱阳湖人工控制与湿地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小英  胡细英 《热带地理》2003,23(2):105-109
从考察鄱阳湖湿地生态特征入手,探讨鄱阳湖控制工程对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只要水位运行调度得当,控湖工程不仅不会破坏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反而会使湖滩草洲及候鸟越冬环境得到稳定和改善.同时提出了保护鄱阳湖湿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13.
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掌握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对白洋淀8个典型采样点进行了采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33种(属),群落组成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春季以绿藻和硅藻为优势门类,小球藻、尖尾蓝隐藻、不定微囊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的密度在496×104 - 6256×104cells/L之间,平均密度为2384×104 ce...  相似文献   
614.
1974-2017年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数据(1974、1979、1984、1990、1996、2001、2006、2009、2014和2017年)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结合研究区44年的气温、降水量、水位等气象水文数据,构建LUCC经验统计模型和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探讨1974-2017年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强度指数由1974年的207增加到2017年的249.36,人类开发利用湖滨带的程度增强,到2017年约有30%的自然湿地转化为坑塘、农田和滩地及建设用地.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年以后湖滨带逐渐形成了以养殖为主的低矮围景观.总体上景观趋于破碎化、连通性降低、稳定性变弱.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强度指数与景观格局综合指数呈较显著的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4,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则景观更加破碎、斑块之间的连接程度减弱、区域的景观聚集度下降和景观异质性增加.总体而言,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受人为干扰影响明显,开展封湖育草自然恢复与建立植被恢复示范区相结合,构建自湖滨至湖心的梯度变化完整的湿生植被-挺水植被-漂浮植被-浮叶植被-沉水植被的水生植物群落,退耕还草、退垸还湖、修复湖滨带植被,大幅度提高洪湖的自净能力,增加其水生植物多样性,实现湿地的有效修复,改善其结构和功能,维系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615.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of biodiversity is critical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Considering the cost and time associated to monitoring, selecting proper bio-indicators is important, particularly in countries where financial resources are limited.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community congruence of macroinvertebrates and wetland birds in natural wetlands of southwest Ethiopia, expos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human disturbance and to identify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se bio-indicators. Data on macroinvertebrates, birds, physico-chemical water quality, human disturbance and vegetation cover were collected from 54 sampling sites distributed over 12 wetlands during dry and wet season of 2015. Procrustes analysis was used to quantify community congruence between the two assemblages across different disturbance levels. The congruence of macroinvertebrates and wetland dependent birds was higher for low disturbed wetlands (R2 = 0.60) than for moderately disturbed wetlands (R2 = 0.31). Moderately disturbed wetland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ongruence between macroinvertebrates and wetland birds and between wetland dependent and wetland associated birds.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richness of macroinvertebrates and wetland dependent birds was observed when the full data set was used, where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 was observed when the data was spli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human disturbance. Vegetation cover, dissolved oxygen, water depth,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nd condu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oth macroinvertebrate and wetland bird occurrence. Based on our study we suggest to monitor both bio-indicators as they provide important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status of the wetlands.  相似文献   
616.
白洋淀沉积物氮磷赋存特征及其内源负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杜奕衡  刘成  陈开宁  古小治  黄蔚  韦众 《湖泊科学》2018,30(6):1537-1551
白洋淀环境整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加剧白洋淀富营养化的内源氮、磷污染负荷依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野外调研和室内培养实验相结合形式,在白洋淀主要水域内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详细地研究了白洋淀沉积物中氮、磷赋存形态、间隙水中氮、磷剖面特征以及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特征.结果表明,白洋淀沉积物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为1230.8~9559.0 mg/kg(均值2379.5 mg/kg)和344.4~915.4 mg/kg(均值608.4 mg/kg),氮、磷累积污染量大.沉积物中铵态氮赋存量大(3.2~175.8 mg/kg),由此导致间隙水中铵态氮浓度较高,最高达到28.8 mg/L.沉积物磷形态以Ca-P和Fe-P为主,分别占总量的38.3%~76.1%和3.98%~18.0%,间隙水中磷酸盐浓度已接近甚至高于国内外典型富营养湖区.间隙水中高浓度的铵态氮和磷酸盐导致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较高,铵态氮平均释放和扩散通量分别为106.37和12.42 mg/(m2·d);磷酸盐平均释放和扩散通量分别为15.06和2.33 mg/(m2·d),沉积物内源氮、磷污染负荷较高,已严重威胁到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迫切需要整治.其中,北部河口区域以及中部府河入湖区和人口密集活动区沉积物氮、磷内源负荷尤为突出,应成为白洋淀沉积物内源污染整治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617.
白洋淀沉积物-沉水植物-水系统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白洋淀沉水植物及对应沉积物和水中Cd、Pb、As含量测定,以期揭示白洋淀沉积物-沉水植物-水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规律,明确不同沉水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地表水Cd、Pb、As浓度均符合我国地表水I类水质标准,不同采样区重金属浓度差异不显著.上覆水Pb浓度显著高于地表水和间隙水,间隙水As浓度显著高于地表水和上覆水;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Cd > Pb > As,Cd污染最严重,达到"轻度-偏重度"污染程度,"中等-极强"生态危害级别,As为清洁水平,不同采样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生活水产养殖区 > 纳污区 > 淀边缘区;沉水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表现为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 > 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体内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磷营养盐影响沉水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  相似文献   
618.
呼伦贝尔辉河湿地萎缩成因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阐述湿地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作用及辉河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现状,根据1980-2006年27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着重分析辉河湿地近年来面积萎缩的成因,主要是气候影响和人为因素等,并提出保护辉河湿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619.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景观绿色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湿地资源受到了广泛的、较为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城市边缘湿地,由于本身存在系统的生态脆弱性,加上爱城市化、工业化影响,几乎消失殆尽。景观的绿色设计已经普遍成为保护生态系统和相关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绿色景观设计也有利于对土地进行综合规划和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保护区域文化遗产。文章通过剖析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景观的绿色设计,探讨了城市边缘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20.
鱼耳石的主体由生命矿物文石组成,其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将热释光技术用于鱼耳石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生长在河北白洋淀和北京密云水库的野生鲤鱼耳石的热释光曲线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水域野生鲤鱼耳石中陷阱深度(E)值的差别。热释光测试结果显示,白洋淀10颗鲤鱼耳石样品热释光曲线的峰点温度(T)、发光强度(J)、积分强度(S)和半高宽(w)的均值大于密云水库,而且前者热释光曲线各参数值和E值的稳定程度均不如后者。分析还表明白洋淀鱼耳石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子和空穴的逃逸几率(α)均大于密云水库。据调查,白洋淀各水体较密云水库水体的环境复杂,污染程度高。研究结果表明,鱼耳石的热释光曲线特征对鱼所生长的水体水质和水环境相当敏感,通过更深入研究,可能成为水质和水环境的重要标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