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通过化学诱导方法从一株海洋真菌Hypocrea lixii中获得多样化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方法】对菌株在盐酸普鲁卡因的化学诱导作用下进行固体发酵,代谢产物采用硅胶减压柱层析、Sephadex LH-20以及pHPLC等手段分离纯化,对化合物运用NMR、MS等波谱学技术并比对文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Ellman比色法及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化合物进行初步抗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从海洋真菌Hypocrea lixii在盐酸普鲁卡因诱导下的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包括6'-O-crotonylgenistin(1)、Genistein(2)、Daidzein(3)和Genistin(4),以及对氨基苯甲酸甲酯(5)、对羟基苯丙酸(6)和胞嘧啶(7),其中化合物1和6为该种中首次报道,化合物5为生物转化来源首次报道,化合物2~4可能源自培养基。在100μmol/L剂量浓度下,化合物1~4对AChE的抑制以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较弱,化合物5和6显示了相对强的AChE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0%和38%。【结论】盐酸普鲁卡因对该菌次级代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该菌株化学诱导次级代谢产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2.
The conductivity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mantle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induction method down to 2100  km depth for the Europe–Asia region. For this purpose, the responses obtained at seven geomagnetic observatories (IRT, KIV, MOS, NVS, HLP, WIT and NGK) were analysed, together with reliable published results for 11  yr variations. 1-D spherical modelling has shown that, beneath the mid-mantle conductive layer (600–800  km), the conductivity increases slowly from about 1  S  m−1 at 1000  km depth to 10  S  m−1 at 1900  km, while further down (1900–2100  km) this increase is faster. Published models of the lower mantle conductivity obtained using the secular, 30–60  yr variations were also considered,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conductivity at depths down to the core. The new regional model of the lower mantle conductivity does not contradict most modern geoelectrical sounding results. This model supports the idea that the mantle base, situated below 2100  km depth, has a very high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73.
74.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一般理论,在黑油多相渗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非混溶饱和两相渗流与变形孔隙介质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方程,并对流固耦合效应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5.
利用全球环流模式进行我国汛期短期气候预测的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OSU/NCC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耦合全球混合层海洋与海冰模式,采用集合预报的方法,对中国汛期降水进行了1982~1995年共14年的跨季度综合性回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汛期降水具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对部分地区(江淮至华东沿海、东北部分地区等)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6.
采用偏心状态下柱状成层各向异性(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并矢Green函数的解析表达式高效模拟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在井眼中偏心时的响应.为提高精度,在模拟时考虑到了金属心轴、绝缘保护层的存在以及各分量线圈系的具体形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井眼内钻井液电导率相对较高、地层电导率相对较低时,偏心对仪器响应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短线圈距线圈系的影响更为明显,必须进行偏心效应校正.当钻井液电导率相对较低时,偏心对线圈系响应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位于相对低电导率井眼中的线圈系而言仪器方位角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当线圈系位于相对高电导率井眼中时仪器方位角的影响极为明显.当仪器偏心率较小时线圈系的响应随仪器方位角的变化较小,仪器偏心率越大线圈系的响应随仪器方位角的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77.
本文针对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三维阵列感应测井仪器(Three Dimensional Induction Tool,TDIT)的真实结构与参数,利用2.5维数值模式匹配技术研究建立水平层状非均质TI地层中仪器偏心情况下三维感应测井响应的高效数值模拟算法.首先,利用2.5维数值模式匹配技术给出水平层状非均质TI模型中偏心磁流源并矢Green函数的半解析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维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参数以及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仪器偏心与旋转等实际情况,通过叠加原理推导出该仪器响应的有效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考察仪器偏心、仪器自旋角等参数对测井响应的影响以及变化特征,为多分量感应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就大型近场波动的高效数值模拟而言,稳定实现高阶人工边界是一个尚未圆满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使用多次透射公式的SH波动集中质量有限元模拟,依据GKS定理的群速度解释,进一步阐明了人工边界与内域离散格式耦合所导致高频失稳的机理,即两者支持群速度指向内域的外行高频平面谐波,波动能量自发地从人工边界进入內域,从而导致失稳,而这类谐波是由集中质量有限元离散引入的.本文提出了消除此种耦合失稳的一种方法:通过修改有限元刚度阵来改变内域离散格式,并保证修改格式的精度不低于原有格式的精度.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此法能稳定实现透射边界.本文研究结果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航空瞬变电磁法对地下典型目标体的探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电磁法的探测能力受飞行高度、发射波形、发射磁矩和发射基频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不同分量间的勘探能力存在差异.航空电磁如对所有磁场和磁感应分量、on-和off-time数据进行观测和解释,不仅数据量大、耗时长,而且出现大量冗余数据.目前国内针对此问题尚无系统解决方法.本文针对吊舱式直升机航空电磁系统,采用积分方程法求解频率域响应,经汉克尔变换转换到时间域,计算了地下三维目标体的B和dB/dt时间域响应.利用异常体响应与背景场响应作比值,并通过设定响应阀值定义最大勘探深度,进而分析不同发射波形、不同分量以及on-和off-time期间的航空电磁系统的探测能力.基于本文分析手段,可根据实际勘探目标,确定一套探测能力较强的航空电磁最佳参数组合,为野外测量和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指导,高效完成勘探任务.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Pipes buried in soft ground can be damaged due to 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groun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mbankment. To investigate such a movement of the soft ground, full-scale tests using embankment piles and stabilizing piles were conducted for 70?days. A pile-supported embankment has been used to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soft ground by transferring the embankment load through piles to the firm layer below the soft ground, whereas stabilizing piles have been employed to resist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that is induced in soft ground by embankment loads. The Coupling Area (CA), which was defined as the quantitative index to determine the resistance effect of both settlement and lateral flow of the soft ground when the embankment was reinforced, is adapted.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CA indicate that the piled embankment was more effective for preventing the damage to buried pipe installed near the embankment, while the stabilizing piles had almost the same effect as the piled embankment when the pipe was buried far away from the embank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