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2篇
  免费   2973篇
  国内免费   4215篇
测绘学   700篇
大气科学   1926篇
地球物理   3691篇
地质学   10831篇
海洋学   1047篇
天文学   607篇
综合类   954篇
自然地理   240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991篇
  2006年   1081篇
  2005年   1213篇
  2004年   1171篇
  2003年   962篇
  2002年   943篇
  2001年   903篇
  2000年   867篇
  1999年   1050篇
  1998年   1180篇
  1997年   798篇
  1996年   796篇
  1995年   736篇
  1994年   662篇
  1993年   768篇
  1992年   616篇
  1991年   515篇
  1990年   343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4篇
  187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61.
渤海、北黄海海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渤海和北黄海的冰情随着历年冬季气候差异而不同.暖冬海冰覆盖范围不足海域的15%,而寒冬可覆盖海域80%以上.概述了海冰监测及资料来源.冰覆盖面积、外缘线位置和冰况等级等被作为反映结冰海域冰情的指标.用大连和营口站的气温表示渤海、北黄海海域的局地气候.用1952~2000年大连的月平均气温描述冰情的变化.给出冰情指数由1952/1953年到1999/2000年随大连站月平均气温变化.影响渤海和北黄海冰情和气候的因子很多,诸如大气环流的演变和太阳活动等.分析了多种因子与冰情的滞后相关,指出20世纪90年代渤海冰情持续偏轻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当一致;渤海和北黄海冰情的年际变化与El-Nino现象以及太阳活动周期有关;讨论了海冰季节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2.
在综合的科学考察船上以异步通讯口实现的IBM-PC局部网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本文介绍了该网的联网环境、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其拓扑结构、网络的服务功能以及网络软、硬件的安装和配置。  相似文献   
163.
张国祥 《海洋与湖沼》1992,23(5):517-526
于1985—1988年对前额间银鱼生物学特性、资源变动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现场和社会调查。调查表明,前颌间银鱼资源变动的原因是南、西区和吴淞口三大污染源对其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同时还有多年持续过捕超过其再增殖能力。为此,提出治理污染,恢复前颌间银鱼的生活环境及保护繁殖亲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4.
165.
本文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台风流场与台风运动的关系,在实际预报中考虑地形摩擦改变的流场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6.
以最常用的18种原料为对象,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华东沿海中国对虾人工饲料配制过程中的限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粗灰分、磷、精氨酸、赖氨酸是限制性营养成分,粗纤维和蛋氨酸在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的配方中是限制性营养成分。因此,在中国对虾人工饵料配方设计中,应注意选用脱脂原料,增加矿物质添加剂中磷的含量以及采用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7.
Abstract. A marine ecosystem in the crater of the Ushishir Volcano (Kraternaya Bight, Yankich Island, the Kuriles) showing gasothcrmal activity was studied for hydrographical, hydr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aximal changes i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water layer of 0–5 m. This layer had higher water temperature, was saturated with volcanogcnic carbon dioxide (up to 2000 10-6 torr), ovcrsaturatcd with oxygen (up to 200 %), and contain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phyll a. Hydrogen sulfide was found in the surface water layer and at a depth of 15 m in the area of maximal effect of volcanic effluents.
The planktonic community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rates of production and destruction of organic matter only in the 0–5 m layer. Daily vertical migrations of the ciliatc Mesodinium rubrum were observed, which caused "red tides".
Bacterial, algobacterial, and diatom mats develop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ight in the zone of gasohydrothermal vents and in areas of volcanic water seeping. The rate of organic matter production in algobacterial mats reached 33.4g C-rrr2-d-l, chcmolithotrophy predominating. Bottom settlements had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great animal biomass, which reached 10 kg m-2 in gasohydrothermal fields. They obtain sufficient energy from primary production of microphy-tobenthos, algobacterial, and bacterial mats. Bcnthic species dominant in the bight were not found off the Ushishir Islands.
Some species of macrobenthos inhabiting the Kraternaya Bight differ markedly in size and biomass from the same species found beyond the bight.  相似文献   
168.
Yeli Yuan  C.C. Tung   《Ocean Engineering》1984,11(6):593-60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Hermite polynomial in the derivation of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waves, wave fiel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and wave force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Specifically, covariance functions and approximate spectra are obtained for (1) wave force on vertical cylinder according to Morison's formula, (2) horizontal fluid particle velocity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free surface fluctuations, and (3) elevation of breaking waves.  相似文献   
169.
一个简单食物链的能流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链能量转换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海洋生物生产就是海洋食物链能量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把来自以藻类为主的植物性生产,通过被食-取食多级转换,形成了贝、虾、鱼等各级动物性生产,这就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海岸带水域是我国目前海洋开发的主攻目标,揭示这个海区中食物链能流转移过程,对其经济生物生产力估算和开发前景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测定自然条件下海洋食物链能流是极其困难的。借助实验结果进而推算,就比较方便。本研究选择我国海岸带水域中属于不同营养级的4个经济种,构成一个简单的人工食物链,即金藻(…  相似文献   
170.
黄麒 《海洋与湖沼》1992,23(5):492-497
讨论了~936)Cl的成因、~(36)Cl断代法的原理及测试方法。自1987年以来,应用该方法测得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湖和大浪滩湖石盐的沉积年龄,并与~(14)C,~(230)Th和古地磁测年法所测得的年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均在误差(1δ)范围内相吻合,表明石盐的~(36)Cl断代法是可行的,获得的年龄数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