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4篇
  免费   3396篇
  国内免费   4702篇
测绘学   947篇
大气科学   2179篇
地球物理   4101篇
地质学   11656篇
海洋学   1786篇
天文学   5571篇
综合类   1208篇
自然地理   288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932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1045篇
  2009年   1343篇
  2008年   1440篇
  2007年   1629篇
  2006年   1684篇
  2005年   1726篇
  2004年   1633篇
  2003年   1348篇
  2002年   1237篇
  2001年   1185篇
  2000年   1083篇
  1999年   1205篇
  1998年   1231篇
  1997年   806篇
  1996年   795篇
  1995年   727篇
  1994年   665篇
  1993年   773篇
  1992年   606篇
  1991年   526篇
  1990年   353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96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13篇
  187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3 毫秒
921.
Sm/Nd isotopic age determination showed that Xiongshan dike swarm was at 585.7 Ma ± 30 Ma. The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Sr/Nd/Pb isotope gemhemistry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dike swarm was products of back-arc basin spreading ridge and the magma originated from the depleted mantle region which was metasomatized by LILE-rich liquids/melts derived from subduction slab.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922.
—Mining-induced seismicity associated with longwall face operations in the Ostrava- Karviná coal mines, Czech Republic,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nditions leading to a focal zone generation. The study, based on macroseismic and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s, proved that seismicity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as well as mining conditions. The first group includes the influence of faults, washouts and red beds, while the second one is represented by shaft and/or crosscut safety pillars and various types of remnant pillars. All the cases discussed show that many focal zones are generated in overstressed strata as a consequence of interaction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or old workings with the active coal face. Received June 18, 1996, accepted March 10, 1997  相似文献   
923.
在计算覆盖整个黄晔裂谷200口人工井(包括少部分探井)沉降量的基础上,总结本区二种基本沉降曲线模式。统计出热沉降(St)与初始沉降(Si)之比为0.6,依此为约束条件与大陆岩石圈伸展的地球动力学正演模式进行对比,与简单剪切模式预测的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值及几何效应更接近。进一步证实黄骅裂谷以简单剪切机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更合理,这与著名的以纯剪模式形成的北海伸展盆地不同  相似文献   
924.
连续两届国际深部地震讨论会成果累累。对深部地震的资料采集、处理、解释技术以及几类专门地质地球物理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成果在理论、方法方面是该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在地震学应用于陆缘、陆壳与壳幔过渡带等地质问题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提出了值得讨论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5.
同心环状空间是工程上较常见到的流体流动空间,在此空间中流体流动情况的分析较复杂。工程上对其流动情况的分析常常是引用流体力学中的分析结果,但往往由于对环状空间结构的条件重视不够,引用时很容易出毛病。经过仔细推导分析,指出其应用条件,并有助于对同心环状空间中流体流动时压力损失的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926.
中国海相泥盆纪遗迹组构及其与沉积层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新疆和华南海相泥盆系中识别出交切、并列、叠覆遗迹组构(相关遗迹组构类)和欧氏、拓扑遗迹组构(本体遗迹组构类).通过对火山碎屑风暴岩中复合交切遗迹组构的研究发现,共生组合在一起的遗迹化石,可划分出6个遗迹阶层,具有不同的先后、世代关系和指相意义.拓扑遗迹组构分析表明,庞大的雕画迹家族可归并为3个拓扑类,它们分别同胚于线、树、网.雕画迹从线至网的拓扑形态谱系结构,分别代表深水或缺氧环境中,造迹生物寻觅式、探索式和诱捕式的觅食行为.研究表明:遗迹组构分析对副层序、凝缩段、不同海平面变化速度形成的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识别和高频旋回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7.
湖南慈利晚二叠世海绵礁与珊瑚礁的古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标  徐桂荣 《地球科学》1997,22(2):135-138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生物礁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属于海绵礁,湖南慈利晚二叠世除发育有海绵礁外,还有至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发育最好的古代珊瑚礁,而且海绵礁与珊瑚礁在同一条带上连续分布;因此是研究海绵礁与珊瑚礁古生态关系十分理想的场所,通过对慈利晚二叠世海绵礁及珊瑚礁内部造礁生物群落、沉积相特征,礁化演化序列及成岩作用特征等的分析和对比来研究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发现其中的海绵礁为台地边缘礁,而珊瑚礁则应属于岸  相似文献   
928.
丁兆明  魏春生 《地球科学》1997,22(2):171-176
新疆西准噶尔金矿成矿域是大区域内成矿单位,成矿域中所有金矿床(点)均产于地壳构造活动带。富含金的地幔物质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分熔,产生岩浆,火山活动,壳下重熔再熔、火山物质沉积变质作用,在漫长的华力西期经历反复多次的构造变动,形成超基性-基性火山-沉积-变质含金建造,是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9.
参数椭球表面的重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晓光 《地球科学》1997,22(2):223-226
推导了带密度参数的界面深度参数的旋转椭球表面重力的封闭公式,提出了“参数椭球”的概念。  相似文献   
930.
安徽双河含柯石英硬玉石英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郁菁  张泽明 《地球科学》1997,22(3):322-326
在安徽双河含柯石英石玉石英岩中已识别出5类流体懈裹体,其中早期退变质阶段捕获的包裹体是均一温度低、含盐度较高的水溶包裹体,晚期捕获提均一温度较高、含盐底低的水溶流体包裹体,更晚期的是三相富含CO2包裹体及均一温度高的气-液两相富C炮裹体,为限定硬玉石英岩的隆升轨迹提供重要依据,在单相气体包裹体和三相富含C炮裹体中的气相成分为CO2和N2,氮可能来自外部或玉石英岩的原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