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71.
The major Gushan iron oxide deposit, typical of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Yangtze craton. Such deposit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Yanshanian subvolcanic‐volcanic rocks and are temporally‐spatially associated with ca. 129.3–137.5 Ma dioritic porphyries. The latter have a very narrow 87Sr/86Sr range of 0.7064 to 0.7066 and low ?Nd(t) values of ?5.8 to ?5.7, suggesting that the porphyries were produced by mantle‐derived magmas that were crustally contaminated during magma ascent. The ore bodies occur mainly along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dioritic porphyries and the sedimentary country rocks. The most important ore types are massive and brecciated ores which together make up 90 vol.‐% of the deposit. The massive type generally occurs as large veins consisting predominantly of magnetite (hematite) with minor apatite. The brecciated type is characterized by angular fragments of wall‐rocks that are cemented by fine‐grained magnetite. Stockwork iron ores occur as irregular veins and networks, especially with pectinate structure; they are composed of low‐temperature minerals (e.g. calcite), which indicate a hydrothermal process. The similar rare earth element patterns of apatite from the massive ores, brecciated ores and the porphyries, coupled with high‐temperature fluids (1000°C) suggest that they are magmatic in origin. Furthermore, melt flow structure commonly developed in massive ores and the absence of silicate minerals and cumulate textures suggest that the iron ores formed by the separation of an immiscible oxide melt from the silicate melt rather than by crystal fractionation.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we propos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hosphorus due to crustal contamination during mantle‐derived magma ascent could have been a crucial factor that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n immiscible oxide melt from the silicate magma.  相似文献   
27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硝基苯和苯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毅  饶竹  刘艳  刘晨  郭晓辰 《岩矿测试》2012,31(4):666-671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直接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硝基苯和苯胺的分析方法。取900μL水样与100μL乙腈混匀,用微孔滤膜(0.2μm,有机系)过滤。采用1.7μm小颗粒填料的BEH phenyl柱,以乙腈/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硝基苯和苯胺分别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检测,分析时间仅1.1 min。硝基苯和苯胺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485~4850μg/L和0.495~1978μg/L,方法检出限分别是0.194μg/L和0.099μg/L,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硝基苯9.70μg/L、194μg/L、1940μg/L三个浓度水平回收率在98.3%~101%,相对标准偏差在1.11%~2.03%。苯胺9.89μg/L、198μg/L、1978μg/L三个浓度水平回收率在98.6%~104%,相对标准偏差在0.75%~5.85%。与传统液相分析方法相比,本方法线性范围更宽,灵敏度更高;直接进样简化了前处理环节,减少采样体积和有机试剂的使用;分析效率高,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等多种水质样品中痕量到常量范围的硝基苯和苯胺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73.
盐酸阿考替胺三水合物为第一个胃肠蠕动改善药物,用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一种新药,其分析测定方面的报道甚少,已有的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甲醇-磷酸二氢钾-辛烷磺酸钠为流动相进行测定,由于使用了离子对试剂辛烷磺酸钠,因而分析过程比较耗时且保留不够稳定。本文基于盐酸阿考替胺三水合物为两性化合物,建立了测定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用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2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45:55(V/V)为流动相(pH 6.8)进行等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选择280 nm,盐酸阿考替胺三水合物的保留时间合适且峰形较好,出峰时间为8 min,总分析时间为23 min。在优化色谱条件下,盐酸阿考替胺三水合物的浓度在0.0006~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002 mg/mL,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该方法不添加离子对试剂,有利于色谱系统的快速平衡,提高了实验的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可对盐酸阿考替胺三水合物工业品进行快速分析,实现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74.
斜长岩体中Fe-Ti-P矿床的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体型斜长岩为由90%以上斜长石组成的岩浆岩,具变压结晶的特点,仅形成于元古宙(2.1~0.9Ga),常赋存有Fe-Ti-P矿床。Fe-Ti-P矿体既呈整合层状也呈透镜状和席状等不规则形式产出;矿石类型有块状和侵染状,前者矿石矿物含量>70%,后者矿石矿物含量为20%~70%;矿物组成上,不同矿床稍有差别:部分矿床的Fe-Ti氧化物以钛磁铁矿为主、钛铁矿次之,而其他矿床则以赤钛铁矿为主、磁铁矿次之。一些矿床磷灰石含量较高,出现仅由Fe-Ti氧化物和磷灰石组成的铁钛磷灰岩。研究表明,Fe-Ti-P矿床由富Fe、Ti的岩浆演化形成,其母岩浆是在深部岩浆房中大量结晶斜长石后的残余岩浆。部分学者认为不同矿石经正常的结晶分异作用并堆晶形成,但该机制很难解释呈不规则状产出的矿石;其他学者则认为不混熔作用对矿石的富集(尤其是脉状、席状的铁钛磷灰岩)有重要作用,但该机制缺乏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河北大庙Fe-Ti-P矿体呈透镜状、席状等不连续地分布于斜长岩中,矿体不发育明显岩浆分层,但仍出现不同矿石的相带。依据详细的岩相学、矿体中矿物含量和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我们判断大庙矿床中不同矿石为堆晶矿物和晶隙流体的混合产物,它们由铁闪长质岩浆经结晶分异和堆晶作用形成,与不混熔作用关系不大。矿体不规则状产出的特点可能与岩浆动力分异作用有关,并伴随有小范围的亚固相迁移。  相似文献   
275.
遥感反演水汽总量和云不总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宏兵  杜晓勇 《气象科学》2000,20(2):194-199
本文从地基微波遥感方程出发,建立了双频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水汽总量和云水总量的方程,并用探空资料对反演方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76.
多穗柯发泡型固形饮料研制及模糊数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天然野生植物多穗柯为原料制备微胶囊化发泡型固形饮料的工艺条件,着重探讨了微胶囊化包裹的正交选优,固形饮料的配方配伍,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较好的产品配方。结果表明,这种固形饮料口感纯正,泡沫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77.
山东昌乐第三纪玄武岩中产有刚玉巨晶,内含丰富的原生和假次生流体包裹体和熔融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可分为CO2单相包裹体、H2O-CO2两相和三相包裹体。熔融包裹体类型复杂,其中富流体相包裹体可分为含CO2收缩气泡两相熔融包裹体和气-液-固多相熔融包裹体。诸类包裹体主要赋含在刚玉晶核外的“主体”部分,以CO2单相流体包裹体和两相熔融包裹体最为发育,并且不同类型包裹体常密切伴生,表明它们形成时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出现熔浆相(富含挥发分)、气相(CO2为主)和富水相(H2O-CO2为主)等多相体系。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包裹体中的气体组分主要是CO2,另有不等量的N2和H2S,据此划分为纯CO2、CO2-N2、CO2-H2S和CO2-N2-H2S等气体组合类型,没有发现O2、CH4和H2等组分。此外,拉曼分析也证实了流体包裹体和熔融包裹体中存在H2O。上述资料表明,昌乐地区深部流体以CO2为主,同时包含H2O、N2和H2S在内的多种组分,这些流体组分也是刚玉母浆系统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278.
原始地幔处于全球性的高温熔融状态,其上层的冷却演化过程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高熔点矿物结晶沉降阶段、岩浆不混溶阶段和固化成壳阶段。在此过程中,原始地幔逸出挥发性物质,形成了地球的超临界流体圈。通过岩浆不混溶作用所形成的富Si—Al质岩浆最终固化为原始大陆壳。超临界流体圈的分解,分别形成酸性H2O圈和CO2大气圈。  相似文献   
279.
流体在金属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流体控制着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在金属成矿过程中促进了金属的活化、迁移和沉淀。冷却、水—岩反应、浓缩作用,单一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和不同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导致金属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