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We applied a type of depth migration for converted seismic phases to active and passive seismic data sets from the Campi Flegrei volcanic region in southern Italy. The migratio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diffraction summation migration technique. Travel times to grid points in a volume were calculated in smooth P and S-velocity models and trace energy near the calculated converted phase time was stacked over multiple sources at one receiver. Weighting factors based on Snell's Law at an arbitrarily oriented local interface were applied to better focus trace energy. PP reflection images from the active data set provide increased detail to images of the caldera rim from other studies. The migrated images also show features near 2–3 km in depth beneath Pozzuoli City,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n over-pressured gas volume, as suggested by other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Possible deeper features near 4 km depth may be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the carbonate basement or may image a previously undetected feature, such as a small body of strongly thermometamorphosed volcanic rock. The current passive earthquake data set from the 1984 ground uplift episode was not well suited to the converted phases analysis due to narrow P–S windows and high noise levels in the traces. However, two stations provide confirmation and extension of imaged features in the active data.  相似文献   
32.
鄂西-黔中陆缘坻是扬子地块东南缘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沉积成矿的构造古地理单元,其形态是向南东凸出的弧形,来自SE方向上升洋流抵达陆缘坻后,分成向NW和SW向两个方向洋流,磷块岩两个工业矿层随洋流方向发生有规律的迁移沉积,这在同一矿集区的不同矿段也表现出清晰的迁移沉积规律。由于陆缘坻本身古构造和古地形特点,决定了磷块岩成矿的具体位置,构成了不同的控矿模型,特别陆缘坻基底隆起迎向洋流的一侧是磷块岩大规模成矿的最佳地段,往往形成成群的大中小矿床,甚至形成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33.
《China Geology》2019,2(2):179-188
The migration of multi-wave seismic data is aimed at obtaining the P- and S-wave imaging results of the amplitude preserving. But the P- and S-wave stretching effect produced by the reverse time migration of the elastic wave equation will not only reduce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of the migration results and the amplitude preserving of the large reflection angle. In this paper, the reverse time migration technique of amplitude preserving vector wave-field separating is u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etch mechanism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etch magnitude, the paper gave the stretch correcting factors. Then, realize the stretch correction method at the time that after the reverse extrapolation and before the imaging by solving the problem which is how to calculate the P-wave and Ps-wave propagation directions of imaging points at different times. The stretch correction method can improve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and amplitude fidelity of the imaging results and provide high fidelity input data for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inversion.© 2019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34.
地应力驱动油气运移基本方程及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叙述了地应力作用下空隙弹性介质中流体运移的基本方程及由基本方程推导的有限元公式。然后,在地应力测量及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所给出的有限元公式及相应程序,对辽河油田运移势场进行了模拟,得出了该区运移势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处于运移势低势区及过渡区的地区大部分是有希望的油田地区。结合构造分析进行地应力和运移势场研究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位于甘肃靖远地区的水泉尖山-崛Wu山南麓断裂带早第四纪前为走向逆断层,第四纪中期出现左旋走滑迹象。研究结果表明,水泉尖山-崛Wu山南麓断裂带断裂活动的横向迁移与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形成和强烈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韩复兴  孙建国  王坤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11):4558-4567
本文针对射线类偏移成像当中的速度模型光滑处理问题,借鉴数字图像处理当中的偏微分方程法,基于能量泛函,应用变分方法导出基于速度模型的偏微分方程实现射线类偏移成像当中的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由于偏微分方程法具有线性叠加特性、模型解的唯一性和局部特征保持性,因此,应用该算法可以实现基于原始速度模型空间结构的模型光滑处理.通过在原始速度模型以及光滑处理后的速度模型上计算速度的空间分布以及地震波走时、射线路径可以得出,偏微分方程法对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能够很好地保持原始模型的空间结构,偏移成像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7.
付裕  黄晖  徐鸣洁 《中国地震》2018,34(4):621-631
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中部发生MW6.0地震,2个月之后,震中附近相继发生MW5.5、MW5.9、MW6.5地震。研究这几次较大地震间的相互触发作用及机制十分必要,然而在大地震之后传统地震目录通常缺失很多余震事件,缺失的余震事件包含着早期余震时空分布和迁移规律的信息,为完善余震目录本文利用匹配滤波方法对MW6.0地震后80天内的连续数据进行余震检测,得到了数十倍于模板数量的新检测事件,检测事件与模板事件组成的新余震目录完备震级为1.0,提高了地震目录的完备性。依据新余震目录进行余震时空分布研究,结果显示MW6.0、MW5.9、MW6.5地震的早期余震迁移规律不同。MW6.0地震的早期余震沿着断裂走向同时朝两侧迁移;而MW5.9、MW6.5地震的早期余震向南、北迁移表示出不对称的特征。通过拟合余震迁移前端发现,MW6.0、MW5.5地震的早期余震朝着随后较大地震的方向迁移,且较符合lgt的特征,表明余震迁移可能与慢滑动有关。  相似文献   
38.
褐飞虱迁飞的雷达观测与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9月下半月,在江苏省江浦县用雷达直接观测了褐飞虱的长距离迁飞过程。观测发现,晚上有大量的褐飞虱飞过雷达观测点。迁飞的褐飞虱绝大多数在傍晚到黄昏时分起飞,然后随气流上升到400—1000m的高度。受大陆冷高压东侧东北气流的影响,多数情况下随风朝西南方向飞去。这在生态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那里可能是褐飞虱的越各地。  相似文献   
39.
主动源与被动源地震数据插值及联合数据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两种情况下主动源数据和被动源数据的插值方法,并研究了两种数据在偏移成像中的互补效果.基于互相关法被动源数据重构原理,本文提出了结合多域迭代去噪技术的重构方法.提出了两种时间域主动源和被动源数据的插值方法,分别是共炮点域能量匹配插值和共检波点域最小平方匹配插值.然后对获得的主动源和被动源联合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在被动源活跃度不是很高的地区进行被动源地震勘探时,少量的主动源地震数据可以有效控制和补充被动源数据的成像效果.在稀疏炮点的主动源勘探中,有效利用被动源的信息能够在成像中增加更多的细节信息,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0.
本文针对地震勘探深度域偏移速度建模研究,利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建立了以剩余速度为自变量,剩余深度为目标函数的关系式,及目标函数的梯度公式.利用导出的两个公式分别对剩余深度与剩余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算证明初始速度模型的误差具有方向敏感性,即正误差较负误差对速度建模迭代收敛更敏感.利用此结论进行深度域速度建模既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也可以提高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