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82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1514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ABSTRACT

We report new zircon U–Pb ages, Hf isotopic and geochemical results for the Tongling granitic plutons of Southeast China. SHRIMP U–Pb ages for the Miaojia quartz monzodiorite porphyrite,the Tianebaodan and Tongguanshan quartz monzodiorites, the Xinqiaotou granodiorite porphyry, and the Shatanjiao and Nanhongchong granodiorite are 143 ± 2, 141 ± 1 and 142 ± 1, 147 ± 1, and 145 ± 1 and 139 ± 1 Ma,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previous geochronological data,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rphyritic rocks are older than rocks of the same type lacking porphyritic texture. Geochemically, these high-K calc-alkaline intrusiv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arc-like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 significant enrichment in LILE and LREE but depletion in HFSE. Lu–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zircons from the high-K calc-alkaline (HKCA) rocks have εHf(t) values of magmatic 139–147 Ma zircons from ?8.1 to ?25.6, with two-stage model ages (tDM2) of 1.71–2.67 Ga, whereas εHf(t) values of inherited 582–844 Ma zircons range from 5.4 to ?9.5, with tDM2 of 1.39–2.22 Ma, younger than tDM2 values of igneous zircon, indicating that newly formed mantle material was added to the continental crust of the Yangtze Block. Moreover, εHf(t) values of inherited zircon cores older than 1000 Ma are from ?7.8 to ?26, similar to magmatic zircons, and the tDM2 values are all greater than 3.0 Ga (3.16–3.75 Ga), reflecting partial melting of ancient sialic material. We conclude that the plutonic melts were derived from both the enriched mantle and the ancient crust. The HKCA Tongling intrusions coincide temporally with the J3–K1 magmatic event that was widespread in Southeast China. This igneous activity may have accompanied sinistral slip along the Tan-Lu fault due to oblique subduction of the Palaeo-Pacific plate.  相似文献   
932.
内蒙中部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成因及动力学背景对于揭示古亚洲洋俯冲和兴蒙造山带演化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锡林浩特南部晚石炭世辉长质侵入体为研究对象,开展高精度SI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和Sr-Nd-Hf同位素分析,旨在讨论其岩石成因,为制约兴蒙造山带的演化和理解深部流体循环过程提供更多信息。辉长质岩体样品的锆石CL图像呈弱环状结构、条带状或岩浆生长带(Th/U=0. 3~2. 5)。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锡林浩特辉长质岩体的侵位年龄为316. 9±2. 2Ma,为兴蒙造山带晚石炭世区域性岩浆活动的产物。该岩体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但受堆晶作用和地壳物质混染作用的影响较小;同时具有较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 7034~0. 7041),但相对高的εNd(t)(+5. 58~+6. 88)和εHf(t)值(+12. 07~+13. 44),并显示Rb、Sr、U和Pb等流体活动性元素相对富集,但Nb和Ta等非流体活动性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暗示其起源于遭受含水流体交代富集的地幔源区。流体交代富集作用很可能发生在源区部分熔融过程中或者在部分熔融之前较短的时间内,即反映较为年轻的交代事件。锡林浩特辉长闪长岩具有相对较高的Si O_2(51. 7%~53. 2%)、Cr (138. 4×10~(-6)~757. 2×10~(-6))和Ni (50. 4×10-6~141. 1×10~(-6))含量以及Zn/Fe比值(10. 8~11. 5),但相对较低的Al2O3(13. 1%~16. 8%)含量,暗示源区可能富含斜方辉石,由橄榄岩+辉石岩脉组成。通过对比总结兴蒙造山带晚石炭世岩浆岩岩石组合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他地质资料,本文认为古亚洲洋在晚石炭世之前已经闭合,而锡林浩特辉长质岩体形成于陆内伸展的构造背景。结合同期玄武岩母岩浆的高含水量特征(高达4. 41%),本文认为锡林浩特及其邻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是遭受地幔转换带滞留俯冲板块析出富水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产物,从而建立了深部流体循环过程与造山后伸展背景下岩浆活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33.
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大水沟一带开展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获得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定年为(402±2) Ma,属早泥盆世华力西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 Al饱和指数A/CNK集中在0.946~1.077之间; 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在2.94~18.93范围,显示轻稀土富集; δEu在0.01~0.85之间,属于Eu亏损型; δCe在0.95~1.23之间,反映出无异常—轻微富集。岩体整体显示以I型花岗岩为主的特点,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综合判断大水沟一带中酸性侵入岩属东昆仑东段早泥盆世后碰撞造山花岗岩。  相似文献   
934.
江西大吉山钨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大吉山钨矿床是赣南地区的一个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由石英脉型钨矿体和花岗岩浸染型钨、钽、铌、铍矿体构成.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文章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法,对石英脉型矿体和花岗岩浸染型矿体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分析.研究表明,与石英脉型矿体成矿相关的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CO2-CH4±N2体系,与花岗岩浸染型矿体成矿相关的流体为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CO2±CH4体系,两者流体的性质不同.笔者认为,在流体体系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石英脉型矿体的主要形成机制,而花岗岩浸染型矿体中金属元素的沉淀则主要由流体体系的冷却作用所致,这两类矿体的成矿流体的来源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35.
稀散元素Sc的矿床类型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c是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常类质同象进入镁铁质矿物中。自然界中罕见钪的富集体。Sc主要是从铝土矿、钛铁矿、磷块岩、黑钨矿、锡石等矿石中作为伴生元素加以回收。近几年,随着对复杂硅酸盐矿物Sc浸出试验的研究,Sc元素也可从富Sc的基性-超基性岩体(Sc2O350×10-6)中提取。主要富Sc矿物有单斜辉石、角闪石。云南二台坡岩体源区可能具有富Sc的特性,在岩浆结晶早期大量进入镁铁质硅酸盐矿物,形成钪的独立矿床(Sc2O3=66.08×10-6)。这类矿床在国内外还属首例,其发现扩大了独立钪矿床类型,对寻找新型钪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6.
八里甸子地区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23.6±2.1)Ma和(126.0±2.8)Ma的早白垩世侵入岩发育.研究表明,岩石为高硅,富钾、钠,低钙、铝、镁的碱钙性—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相对高Rb、Sr、Th、Ta、Nb、Pb、Zn、Cu、Ag等碱性元素.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为特征.岩石经历了较强的分异作用,是地壳发展演化成熟阶段产物.通过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八里甸子地区早白垩世各岩体均为矿化岩体,易形成金矿化,其中钾长花岗岩易形成铅锌矿化、磷钇矿化,是该区寻找金、铅锌和稀土等矿产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937.
华南地壳及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地震目录及临时台网资料,挑选出11 113个区域地震的77 093条P波走时和93 541条S波走时,采用1°×1°的经纬度网格划分,反演获得了深至60km的华南南部地区的地壳及上地幔三维P波和S波的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纵波速度结构与横波速度结构从整体来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研究获得的深部速度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但是在50km的深度纵、横波速度结构的一致性较差,可能是由于该深度的纵横波走时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导致的。本研究显示了研究区域内的速度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东南沿海地区的地壳中出现了大规模的低速异常,可能与该区地幔物质的上涌有关;而在珠江三角洲、雷州半岛、北部湾及海南岛等地区莫霍面下方出现的低速异常,则与该区的热运动有关。经分析认为,华南南部地壳及上地幔的速度不均匀性和华南板块与扬子地块的相互作用有关,因此开展进一步研究能为探索和分析华南再造以及中国南海北部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38.
锡矿山锑矿床为严格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矿床,成矿成晕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F75断裂破碎带中元素的含量及叠加晕特征表明,该断裂不仅是导矿构造,而且在局部有利部位成为储矿构造;文章以飞水岩矿段为例,总结了矿体的元素组合及其相关关系,确定了不同成矿阶段矿体的特征元素;单一次成矿形成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是As,Hg,F,Li,Ba→Sb→Ag,Cu,Pb,Zn→Mo,Bi,Mn,Co→Ni,Ti,V,W,Sn,Sr;在识别不同成矿阶段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对矿床深部进行盲矿预测,提出了盲矿的找矿靶位;初步验证工作表明,构造叠加晕方法对锡矿山锑矿飞水岩矿段深部盲矿体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39.
正Introduction Na and K are two most important cations in salty water,and also are two typical ions in animals’body fluids.The mineral,bioapatite,is a form of carbonated hydroxylapatite,which makes up over 50 wt.%of bones  相似文献   
940.
文章总结了邓格庄金矿床Ⅱ号脉元素组合及不同成矿阶段元素含量特征,研究了金矿体的原生晕、石英包裹体气晕-离子晕的轴向分带及其叠加特点,确定了盲矿体预测的原生叠加晕及石英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地球化学标志;对深部进行的盲矿体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