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胶东莱西地区高压麻粒岩的Sm-Nd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胶东地区莱西-莱阳-栖霞一带的晚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中,出露一条长约200多公里,NE向展布的高压基性麻粒岩-超镁铁质岩带。由于这条岩带东邻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西接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古老变质岩,因此其区域构造归属以及大地构造意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的高压基性麻粒岩样品具有降压退变质结构,退变质矿物组合为麻粒岩相。矿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752Ma,全岩T(DM)模式年龄为2788Ma,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同位素年龄完全相似。根据高压麻粒岩-超镁铁质岩的围岩片麻岩特征和同位素年龄,可以确定这条出露于华北陆块东缘的岩带是早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下地壳岩石,其抬升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的拼合有关。  相似文献   
112.
辽西凌源河坎子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测定了河坎子碱性杂岩体的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数据 ,对该杂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源区特征及意义进行了讨论。河坎子碱性杂岩体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Eu呈弱负异常或异常不明显 ,Nb、Ta、K、P、Ti和Y呈负异常 ,过渡族元素含量偏低。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与辽东凤城碱性杂岩体相似。主侵入期 4个全岩加 1个黑云母样品的全岩矿物Rb_Sr等时线年龄为 2 2 1.4± 8.5 (2σ)Ma ,属于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该岩体的εSr(t)均为正值 ,平均 7.2 3,ISr=0 .70 4 77± 0 .0 0 0 15 ,εNd(t)均为负值。微量元素和Sr、Nd及Pb示踪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源区与EMⅠ型富集地幔端员有关。河坎子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不仅揭示了华北地台北缘东部上地幔在三叠纪时具有富集性 ,而且也显示了辽东地区比辽西地区更富集的特点。河坎子碱性杂岩体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 ,岩浆作用以批式部分熔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3.
张宣隆起核部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宣化地区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侵入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中。该岩石由紫苏辉石、次透辉石、黑云母、中长石、正长石以及磷灰石、钛铁矿等副矿物组成。全岩分析结果SiO253%~59%。本文根据上述两点将其命名为辉石闪长岩。通过岩石成因、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岩石的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认为岩体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辉石闪长岩的Rh-Sr等时线年龄为143Ma。  相似文献   
114.
湘南骑田岭岩体菜岭超单元花岗岩侵位年龄和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73,自引:5,他引:73  
湘南骑田岭岩体菜岭超单元花岗岩以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其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9±1.2Ma,单颗粒锆石熔融法U-Pb年龄为161±2Ma,Sr同位素初始比值偏低(0.70854),Nd同位素初始比值偏高(-5.4~-5.8),Nd模式年龄偏低(0.94~1.49Ga)。在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方面,属钙碱系列,准铝,富含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REE、Nb等高场强元素。常见较多具有岩浆混合特征的微花岗岩类暗色包体。这些同位素、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特征,总体上反映了菜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成岩组成中有明显的地幔物质的参与。该花岗岩可能是在燕山早期华南地壳开始拉张减薄的构造背景下定位的,壳幔相互作用对本区大陆地壳物质的重熔和花岗岩浆的形成和演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粤东北大坪地区白垩纪火山岩划分为早白垩世官草湖组、大固村组和晚白垩世优胜组,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其火山机构表现为复合型破火山或侵出岩穹,主要由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构成.优胜组的年龄值为(88±2.1)×106a,同位素和岩石特征表明其岩浆可能由幔壳混熔或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它们形成于大陆边缘活动带由区域性挤压型向区域性拉张转换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6.
祁连党河南山北坡中-基性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质研究、区域对比,结合首次获得的Rb-Sr等时线年龄数据,从祁连党河南山(又称乌兰达坂山)北坡原中奥陶统地层中厘定出晚震旦纪中-基性火山岩系。根据这一新成果,认为该区中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基底以及侵入其中的扎子沟等花岗闪长岩岩基在大地构造分区上应划归中祁连地块;晚震旦纪该区无疑有过扩张、地壳减薄的地质事件,震旦纪晚期有过挤压闭合事件。  相似文献   
117.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和髫髻山组火山岩同位素年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汪洋  姬广义 《城市地质》2003,15(4):6-12
根据火山岩样品的Rb Sr和Sm Nd同位素分析结果 ,得到北京西山沿河城地区的东岭台组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 31 2Ma ,误差为± 1 2 3Ma ( 95%置信区间 ) ,或± 3 3Ma ( 1σ) ,M S W D 等于 1 4 0 ;很可能属于早白垩世Berri asian阶。北京西山大台 燕翅一带的髫髻山组火山岩受后期蚀变和变质作用的影响 ,其 1 4 6 1 4 8Ma的斜长石40 Ar 3 6Ar年龄值可能仅代表其变质年龄  相似文献   
118.
佛冈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地质地球化学》2003,31(1):52-61
  相似文献   
119.
王安镇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14  
王安镇岩体是我国东部太行山-大兴安岭中生代构造岩浆带中规模最大、岩石类型最多的代表性岩体之一,该岩体由早期、主期和晚期三期岩石组成。本文通过对王安镇岩体三期岩石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的系统研究,发现该岩体主期岩石(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少量石英闪长岩)具有与埃达克岩类似的独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SiO_2≥56%,Al_2O_3≥15%,低Y(4.20~12.68μg/g)而高Sr(518~861μg/g)和Sr/Y值(60.19~178.10),LREE强烈富集(La/Yb)_N=34.06~76.91,HREE强烈亏损Yb=0.44~1.00,Sr、Eu无明显异常,高场强元素(如Nb,Hf和Ti)相对亏损,I_(Sr)值为0.7060,ε_(Nd)(t)均为负值(-16.29~-14.27),ε_(Sr)(t)均为正值(+23.7~+25.0),应属于埃达克质岩,但又与俯冲板片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组成明显不同,推测可能是由于晚中生代区域内热地幔物质是“蘑菇云”状上涌,使热侵蚀面抬升到地壳底部,导致玄武质下地壳在高压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而早期和晚期岩石则属于非埃达克质岩,早期为基-中性岩石(角闪石岩、辉长岩和闪长岩),富Mg、Fe,LREE富集,Eu呈正异常,富集相容元素而亏损不相容元素,I_(Sr)=为0.7056,ε_(Nd)(t)=-16.72~-10.92,推测是华北地台岩石圈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0.
内蒙赤峰地区若干主干断裂带的构造热年代学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黑里河-宋三家和西拉木仑近东西向断裂的宏观和显微组构特征均指示了右行走滑剪切;小城子-八里罕北北东向断裂显示了平面上的左行剪切和剖面上的正断式剪切。根据断裂糜棱岩中长石残斑与韧性基质在粒径上的显著差异,采用逐级破碎、逐级分选的方法,逐次剔除长石残斑。从细粒韧性基质中分选出钾长石、斜长石和黑云母,进行糜棱岩矿物内部Rb—Sr等时线定年和单颗粒黑云母的激光熔化^40Ar/^39Ar定年。定年结果显示,糜棱岩化促进了手标本尺度上的同位素均一化,造成了原岩同位素时钟的重置。定年结果表明,黑里河-宋三家断裂变形的年龄为232Ma;西拉木仑断裂右行挤压走滑的年龄为165Ma。蒙古古生代岩浆弧与华北地块北缘的碰撞拼贴,以及华北-蒙古联合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拼贴的远程效应。导致了上述2期变形。小城子-八里罕断裂的左行和正断式剪切的年龄介于127~117Ma,与喀喇沁核杂岩的快速隆升时期相同。壳-幔隆升促进了中下地壳的韧性化和拆离,导致了北北东向断裂的左行和正断式剪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