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1745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黄土醋酸淋溶实验及其碳酸盐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性的化学淋溶实验 ,广泛用于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研究中。通过对比 1mol/L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剂对黄土和古土壤的淋溶效果 ,发现 1mol/L的醋酸能选择性淋溶黄土和古土壤中碳酸盐组分 ,对硅酸盐、铁的氧化物等影响很小。在确定溶剂后 ,以 1mol/L醋酸溶液选择性淋溶了洛川剖面 4 3个黄土和古土壤样品 ,通过分析淋溶液的组成 ,得出黄土和古土壤中碳酸盐组分的平均成分 (wB)为 :MgO 1.71% ,MnO 670× 10 - 6 ,Sr 4 90× 10 - 6 。淋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黄土-古土壤剖面的风化成壤程度 ,其中醋酸淋溶液中MnO含量能更好地反映当时的古气候信息。  相似文献   
132.
地震多参数油气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多参数综合油气预测方法是一种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储层段地震资料的富氏谱,功率谱,自相关,自回归和振幅等35种特征参数,并经广义线性分类,以实现油气异常圈定的方法技术,该方法的客观性较强,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经过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以及火山岩储层的预测和识别检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广泛的市场价值,适应了油公司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3.
广西东平锰矿半氧化带中的菱锰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矿床地质背景,从时间空间分布,晶体形态,显微镜鉴定,X射线衍射曲线,电子探针分析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对碳酸盐锰矿半氧化带中的菱锰矿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4.
王德利 《城市地质》2001,13(2):35-38
石灰岩是北京地区优势矿种,然而开发利用程度低下,产品结构单一,没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本文通过造纸,塑料业超细重钙应用装况分析,认为一发超细重质碳酸钙制品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5.
孟加拉湾由于陆源物质大量输入产生稀释效应,使碳酸盐含量表现为冰期时减小、间冰期时增大的“大西洋型”旋回。通过对该区四支活塞岩芯的有孔虫溶解指数、浮游有孔虫沉积通量、CaCO3 沉积通量和 >16 0 μm粗组分沉积通量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表现出冰期减弱而间冰期增强的总趋势,且溶解作用滞后于浮游有孔虫壳的氧同位素旋回,尤以氧同位素 4、5期的高溶解度情况与印度洋和太平洋氧同位素 5期晚期至 4期为CaCO3溶解高峰一致。因此,孟加拉湾地区的CaCO3 旋回是大西洋型稀释作用与太平洋型溶解作用两者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6.
本文总结提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成因证据及其演化特点,对风化壳红土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7.
滨海岩溶区过渡带碳酸盐岩溶浊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岩溶具有内陆一般岩溶区不同的发育机理,其过渡带混合溶蚀作用是控制滨海岩溶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七组不同淡水与海水配比的混合溶蚀实验(封闭CO2-H2O系统),初步得出了过渡带混合溶蚀作用的基本结论:(1)滨海岩溶区过渡带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与内陆一般岩溶区岩溶发育规律的基本一致,即岩性,结构是控制滨海岩溶发育的最主要因素;(2)滨海岩溶区混合过渡带内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速率大于纯淡水或纯海水中同种岩石的溶蚀速率;(3)在不同的CO2分压条件下,滨海岩溶区混合过渡带内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38.
杨眉  沈上越  蒋鹏 《矿物岩石》2001,21(4):19-22
重质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矿物填料,经过表面改性,可以将其由普通填料变成性能优越的功能填料。本次研究选用鄂西优质重质碳酸钙为试验样品,采用干法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对重质碳酸钙实施了改性,通过测定改性重质碳酸钙的活化率、湿润接触角、固液悬浮体的粘度、白度及表面化学成分对其性能进行考察,并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试验显示,改性重质碳酸钙充填丁苯橡胶的性能良好,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9.
川东地区碳酸盐岩超压与天然气富集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仲东 《矿物岩石》2001,21(4):53-58
地层流体超压的形成、演化及分布与油气成藏的主要石油地质过程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由于碳酸盐岩本身的复杂性,其超压的成因及研究方法不能简单地借用“欠压实”的原理。本文从对比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在成压机理上的差异性入手,详细探讨了川东地区碳酸盐岩成压的各种机理,指出成烃作用是造成区域性超压的最主要因素;并结合该区超压平面上的分区性及纵向上的分带性,论述了各区、带超压与气藏分布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该区超压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0.
Abstract Crack-filling clays and weathered cracks were observed in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Research Institute, Kyoto University (DPRI) 1800 m cores drilled from the Nojima Fault Zone, which was activated during the 1995 Hyogo-ken Nanbu earthquake (Kobe earthquake). The crack-filling clays consist mainly of unconsolidated fine-grained materials that fill opening cracks with no shear textures. Most of the cracks observed in the DPRI 1800 m cores are yellow-brown to brown in color due to weathering.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show that the crack-filling clays are composed mainly of clay minerals and carbonates such as siderite and calcite. Given that the top of the borehole is approximately 45 m above sea level, most of the core is far below the stable groundwater table. H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rack-filling clays and weathered cracks in the cores taken at depths of 1800 m were formed by the flow of surface water down to the deep fractured zone of the Nojima Fault Zone during seismic faul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