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599篇
测绘学   137篇
大气科学   382篇
地球物理   325篇
地质学   1093篇
海洋学   411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2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碳输运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军  郭聪聪  张桂成 《海洋学报》2019,41(8):125-130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因其独特的凝聚效应导致碳通量向海底输出。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TEP不仅影响了碳沉降途径,其本身能够悬浮甚至向海水表层迁移,导致其在海洋微表层(Surface Micro-layer, SML)积累,最终显著影响海洋表层碳通量。TEP和其他颗粒物聚集形成凝聚物后,其运动趋势则由凝聚物中TEP的含量占比,即最终颗粒物密度所决定。一个新的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密度低的TEP通过与其他微粒聚合形成表面活性物质(Surface-active Substances, SAS),会在海洋–大气界面形成薄膜,显著影响海–气CO2交换通量,甚至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2.
采用经验模式分解技术研究了从第12到第24太阳活动周黑子面积数据中的Rieger-type周期,以及它们在南北半球上的相位关系。研究发现:(1)Rieger-type周期尺度以及时间尺度在两个半球上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了半球分布的不对称性;(2)平均Rieger-type周期在北半球上的周期长度略大于南半球上的;(3)占主导地位半球的Rieger-type周期的相位不一定是超前的,半球Rieger-type周期尺度相近的也并不一定是相关性强的。  相似文献   
143.
孔隙型热储层的回灌过程中,由于物理堵塞、生物化学堵塞、悬浮物堵塞和气体堵塞,热储层的渗透性下降,回灌能力变弱.为了定量查明渗透系数的衰减,以辽南地区某回灌试验为例,使用Origin软件计算出研究区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回灌井灌压-时间关系曲线和回扬周期.研究表明,利用Origin软件求取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具有...  相似文献   
144.
Young Sound is a deep-sill fjord in NE Greenland (74°N). Sea ice usually begins to form in late September and gains a thickness of 1.5 m topped with 0–40 cm of snow before breaking up in mid-July the following year. Primary production starts in spring when sea ice algae begin to flourish at the ice–water interface. Most biomass accumulation occurs in the lower parts of the sea ice, but sea ice algae are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sea ice matrix. However, sea ice algal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e fjord is low and often contributes only a few percent of the annual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Following the break-up of ice, the immediate increase in light penetration to the water column causes a steep increase in pelagic primary production. Usually, the bloom lasts until August–September when nutrients begin to limit production in surface waters and sea ice starts to form. The grazer community, dominated by copepods, soon takes advantage of the increased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and on an annual basis their carbon demand (7–11 g C m−2) is similar to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6–10 g C m−2). Furthermore, the carbon demand of pelagic bacteria amounts to 7–12 g C m−2 yr−1. Thus, the carbon demand of the heterotrophic plankton is approximately twice the estimated pelagic primary production,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advected carbon from the Greenland Sea and from land in fuelling the ecosystem.In the shallow parts of the fjord (<40 m) benthic primary producers dominate primary production. As a minimum estimate, a total of 41 g C m−2 yr−1 is fixed by primary production, of which phytoplankton contributes 15%, sea ice algae <1%, benthic macrophytes 62% and benthic microphytes 22%. A high and diverse benthic infauna dominated by polychaetes and bivalves exists in these shallow-water sediments (<40 m), which are colonized by benthic primary producers and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pelagic phytoplankton bloom. The annual benthic mineralization is 32 g C m−2 yr−1 of which megafauna accounts for 17%. In deeper waters benthic mineralization is 40% lower than in shallow waters and megafauna, primarily brittle stars, accounts for 27% of the benthic mineralization. The carbon that escapes degradation is permanently accumulated in the sediment, and for the locality investigated a rate of 7 g C m−2 yr−1 was determined.A group of walruses (up to 50 adult males) feed in the area in shallow waters (<40 m) during the short, productive, ice-free period, and they have been shown to be able to consume <3% of the standing stock of bivalves (Hiatella arctica, Mya truncata and Serripes Groenlandicus), or half of the annual bivalve somatic production. Feeding at greater depths is negligible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feeding in the bivalve-rich shallow waters.  相似文献   
145.
陆地生态系统氮状态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密切相关, 碳贮量与碳通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氮循环的影响 和限制。由于氮循环的复杂性, 在以往的大多数碳循环研究中, 更多考虑水分、温度和大气CO2 浓 度等因子的影响, 考虑碳氮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氮素可限制植物光合、有机质分解、同化产物的 分配以及生态系统对大气CO2 浓度升高的响应。根据目前有关碳氮模型的发展状况可将碳氮耦 合循环模型分为三大类: 一是静态模型, 它的土壤养分水平或者叶氮含量不变, 是常数, 这类模型 适合于在站点或氮素浓度变化不大的区域应用; 二是土壤氮限制模型, 能够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 氮收支, 在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净初级生产力)的模拟中考虑土壤氮有效性的动态变化 的影响, 使模拟结果更为合理; 三是叶氮限制模型, 在NPP 的模拟中考虑叶片氮浓度的动态变化 的影响。这三类模型虽然都考虑了氮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 但在氮碳循环机理方面尚有不少欠 缺, 所以在研究中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以后的研究中, 应通过加强碳氮相互作用的实 验研究, 增进对碳氮过程的深入了解, 进而建立综合动态的碳氮耦合模型, 以减少目前碳循环研 究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6.
人类活动影响下营养盐向河口/近海的输出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晏维金 《地理研究》2006,25(5):825-835
人类活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粮食和能源的需求和消费等)已经大大改变了地表圈层(土壤圈-水圈-大气圈)营养盐(主要是氮、磷、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结果是许多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受到显著影响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质量退化。本文对2002200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全球营养盐输出和模型”(Global NEWS)项目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7.
为解决能源问题而提出了地下闭式循环地热交换发电系统.该系统地下部分通过全井下套管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克服了传统地热发电和干热岩发电受地质条件制约、对环境造成危害等缺点,是一种新型的不依赖位置、环境友好的地热发电系统.采用大位移技术进行钻井,应用悬链线技术对井身剖面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地下连接技术要求,应用分支井和膨胀套管技术固井,设计了水泥配方并进行了相关试验,优化了载热流体,计算了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C)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48.
大直径环式组合潜孔锤及钻进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茂森  殷琨  张晓光 《地质与勘探》2006,42(2):90-92,96
论述了大直径嵌岩桩孔钻进的现状、发展趋势,阐述了大直径环式组合潜孔锤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钻进工艺方法,对设计加工的HC-15型环式组合潜孔锤钻具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9.
范庆超  徐兆凯 《海洋科学》2020,44(2):138-145
系统总结了白垩纪OAEs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OAE1a、OAE1b和OAE2时期的有机碳(TOC)含量、碳同位素、古温度和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综合分析了白垩纪OAEs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白垩纪OAEs的发生可能与该时期海底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以及由其引起的气温升高、碳水化合物大量分解、水文循环加快和海洋生物生产力提高等一系列变化有关。对于白垩纪OAEs演化特征和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白垩纪OAEs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前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西洋/特提斯盆地及其周边陆地,而对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研究报道迄今未见,从而无法对白垩纪OAEs进行全球性对比和系统性研究。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白垩纪OAEs的演化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古气候环境效应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0.
东北地区湿地的特点及形成与演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湿地类型众多.通过分析解剖东北地区湿地的形成与演替机制,揭示了湿地的形成与演替过程中同时承受着自然与人为两种不同性质驱动力的影响,指出人类活动外在驱动力在较小的时空尺度下起着主导作用,如不加以正确引导而盲目开发,势必将导致湿地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