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323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61.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厚重的古、根文化闻名于世。但随着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为主流的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河南较为单一的文化观光旅游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由此,山地旅游开发及其研究逐步引起重视和广泛关注。文章在对河南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河南山地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南山地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462.
近一千年来贺兰山积雪和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历史文献中关于贺兰山积雪变化记录的研究,以及其他反映贺兰山气候变化的环境信息的分析,确认贺兰山地区西夏、元明时期为冷凉气候,积雪特征反映的气候变化与中国西部气候变化相一致。通过贺兰山与天山、太白山、点苍山积雪变化的比较,发现其时间变化过程和演化规律具有一致性,进而对12世纪寒冷期永久积雪下限进行推测。根据对一千年来贺兰山年日最低气温≤0℃日数的计算,认为12世纪寒冷期年平均气温较现代约低1.52℃,推算当时贺兰山永久积雪下限为海拔34003500m;以17世纪中叶为代表的小冰期年平均气温较现代约低11.5℃,推算当时贺兰山永久积雪下限为海拔35003600m。  相似文献   
463.
龙门山中段前山带构造特征及含油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讨论了龙门山中段前山带的横向构造特征和纵向构造变形层次,并从构造演化角度重点分析了大圆包隐伏构造的油气赋存条件.研究表明,本区构造变形始于印支期,止于喜马拉雅晚期,主要发育浅层次脆性变形的推覆构造、以彭灌飞来峰群为代表的滑覆构造以及滑脱构造.大圆包构造为推覆体之下的隐伏构造圈闭,印支期-燕山早期隆起带上的正向古构造圈闭是早期油气聚集的关键,晚期构造裂缝改善了超致密砂岩的储集条件,生储盖组合良好,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64.
地形对暖区暴雨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粤北一次暖区暴雨为例,从大尺度背景、中尺度特征及预报难点等方面分析了地形的作用,并利用CMA-GD模式进行了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在副高与西风槽之间的双低空急流下发生,南岭地形对低空急流的动力作用、对θse舌和水汽的阻滞拦截作用,为暴雨出现在粤北创造有利条件;地形热力作用下产生的中尺度辐合线是对流触发的机制。敏感性试验显示南岭地形对暖区暴雨的落区影响显著,降水落区随南岭地形升高(降低)而往南(北)偏移。西南急流在经过南岭时,低层风速、散度、温度以及垂直速度都会随地形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当南岭地形高度降低时,正面阻挡和摩擦作用减弱,急流、辐合及上升运动区向北推进到西风槽附近,导致雨区往北偏移;南岭地形高度升高时,地形阻挡和摩擦作用增强,辐合及上升运动区被阻隔在南岭南侧,暖区对流提前触发,雨区发生在粤北。可见,此次暴雨过程主要来自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影响,但其落区与南岭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5.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及多金属矿床开发地带,区内断裂构造复杂,构造控矿作用显著。文章利用分形理论方法对夏河-合作地区不同方向断裂构造作定量分析,统计计算断裂构造容量维和信息维,结合矿床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和矿床Fry分析,探讨研究区构造分形特征及断裂与矿床的空间展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全部断裂容量维1.2374,北东向断裂容量维0.8229,北西向断裂容量维1.2296,近东西向断裂容量维1.0312,全部断裂容量和北西向断裂容量维处于断裂分形临界值(1.22~1.38)区域,显示研究区断裂构造连通性较好。研究区全部断裂信息维1.1118,北东向断裂信息维1.018,北西向断裂信息维1.2296,近东西向断裂信息维1.0217,北西向断裂信息维处于断裂分形临界值区域,反映北西向对矿床的控制最强。断裂构造分形维数可以表征矿床的沉积部位,以容量维、信息维等值线图以及Fry图划分出3个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466.
THE ALTUN—NORTH QAIDAM ECLOGITE BELT IN WESTERN CHINA—ANOTHER HP-UHP METAMORPHIC BELT TRUNCATED BY LARGE SCALE STRIKE-SLIP FAULT IN CHINA  相似文献   
467.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新生代介形类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库车以东地区下第三系化石罕见。该地区主要为红色含膏盐的粗碎屑岩沉积。中新世以来 ,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 ,天山不断隆升 ,导致本区加速沉降 ,出现滨浅湖沉积环境 ,介形类逐渐繁盛。中新世中晚期半咸水介形类 Cyprideis爆发 ,广泛出现Cyprideis占绝对优势的半咸水浅湖环境含膏砂泥岩沉积 ,与东邻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以南地区相似。上新世以来 ,本区沉降速率猛增 ,堆积速率更快 ,基本上处于超补偿沉积 ,湖泊大规模萎缩 ,介形类数量锐减。由于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的影响 ,天山山脉库车—库尔勒一线以北的山峰不断隆升 ,本区第四纪湖区规模比上新世大大扩展 ,湖泊范围比中新世显著向南迁移 ,Cyprideis再度繁盛并占优势 ,早更新世晚期距今大约不足百万年 ,本区尤其是库南 1井地区 ,除继续出现丰富的 Cyprideis外 ,突然出现淡水 -微咸水介形类 ,形成一个属种多样的高分异度介形类动物群 ,与柴达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的介形类组合类似 ,主要有 Candona torosa,Candoniella lactea,Candona neglecta,Candona arcina,Cypridopsis vidua,Limnocythereinopinata,Cypris subglobosa,Ilyocypris gibba,Ilyocpyrisbiplicata,Eucyprisinflata,Candoniellaalbicans,Darwinula sp.,Stenocypris sp.等。  相似文献   
468.
玉龙铜矿带成矿多元信息综合分析与找矿靶区优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功文  杜杨松 《现代地质》2000,14(2):158-164
对玉龙铜矿带斑岩的含矿性、矿带地球化学特征和其他成矿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 ,优化和筛选了矿带含矿标志变量 ,建立了矿带找矿数学模型。在找矿数学模型达到推广模型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矿带各预测区具有的成矿标志变量及其对应的标志变量权系数 ,计算了矿带已知含矿斑岩体与预测区的关联度值 ,并据已知含矿斑岩体成矿临界值的置信区间值优选了测钦拉、遵西和那马卓巴 3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69.
云南玉龙雪山第四纪冰期与冰川演化模式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云南玉龙雪山高峰区有现代冰川19条,面积11.61Km^2,冰川融水汇入金沙江。在现代冰川外围有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可划分3次更新世冰期,即大理、丽江和云杉枰冰期。相当于欧洲阿尔卑斯的玉木里斯和民德冰期。其中以丽江冰期冰川规模最大,当时,河水冰期的白水河冰川长2.5Km,冰川 演化模式与梅里雪山、贡嘎山东坡相同,均属藏东南型,而与青藏高原广大高山区以例数第三次冰不川最大规模有别。主要是它们位于青藏高  相似文献   
470.
横断山地区的黄土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阳春  柴宗新 《山地学报》1999,17(4):300-304
研究了横断山地区的黄土的分布特点和理化特征,根据黄土的热释光测年数据并结合冰期划分,横断山地区的黄土主要开始沉积于大约10万a前的晚更新世,要晚于青藏高原冰冻圈的极盛期,这种滞后的效应是由于高原隆起的阶段性和差异性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