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5篇
  免费   2285篇
  国内免费   1186篇
测绘学   258篇
大气科学   1394篇
地球物理   377篇
地质学   3506篇
海洋学   357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38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介绍了新疆昌吉市汇嘉、隆源、飞马3家大型商场开展地震避险疏散演练的组织策划、培训、内容及流程等情况,探讨了大型商场开展应急演练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大型商场存在的地震安全风险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及对今后演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北斗+GPS组合单点定位精度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斗系统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球组网的阶段。本文详细推导了北斗/GPS组合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两种方案,利用Multi-GNSS Experiment(MGEX)网的实测数据,分别从单个测站和亚太及其周边地区的12个测站来全面地进行北斗、GPS单系统,以及北斗+GPS组合单点定位的精度评价与分析;验证了组合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得出了组合系统单点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单系统的结论,以期为北斗系统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三山岛断裂在海域北延位置的确定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辉  田京祥 《地质学报》2017,91(12):2771-2780
胶东金矿集中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三山岛金矿带位于该金矿集中区之胶西北成矿区的西部,近年来深部和海域隐伏区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作为该区域重要的赋矿构造,三山岛断裂带进入海域后向两端延伸位置未能确定。为了查明三山岛断裂在南北两端进入海域后的延展位置,使用海底重力仪开展了海上大比例尺重力测量工作,对其位置进行了推断。在布伽重力异常图上,三山岛断裂表现为规模大、水平变化率大的重力梯级带,在平面上呈"S"形,向北由三山岛金矿延伸入海,向南从新立西延入渤海,跨海后经仓上、潘家屋子东延入渤海。为了确定三山岛断裂带向北东方向穿过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床后的延展位置,根据重力异常推断的三山岛断裂北延位置,结合该金成矿带地质矿产特征,部署钻孔进行验证。钻孔内主要岩性有中细粒(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化二长花岗岩、碎裂状二长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等,暗色脉岩有辉长岩及少量黑云母闪长岩、闪长玢岩等,其中暗色矿物黑云母等略具定向排列,脉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蚀变。构造蚀变(矿化)带宽206.25m(876.59~1082.84m),与上盘围岩分界较为清楚,与下盘围岩呈渐变关系,圈定7层矿体,累计厚度28.3m,最厚的单层矿体视厚度16.06m。钻孔位置位于重力梯度变化宽缓的"鼻状区",且空间位置符合等距分布、对应产出、分段富集等分布规律,钻孔中见到多为黄铜矿化、方铅矿、黄铁矿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化,为典型的第一矿集群特征,可以确定该地区继三山岛北部海域470吨超大型金矿发现之后,其北部区域又出现一个很有找矿前景的靶区。  相似文献   
994.
The Miocene to Modern Baram Delta Province is a highly efficient source to sink system that has accumulated 9 to 12 km of coastal–deltaic to shelf sediments over the past 15 Myr. Facies analysis based on ca 1 km of total vertical outcrop stratigraphy, combined with subsurface geology and sedimentary processes in the present‐day Baram Delta Province, suggests a ‘storm‐flood’ depositional model comprising two distinct periods: (i) fair‐weather periods are dominated by alongshore sediment reworking and coastal sand accumulation; and (ii) monsoon‐driven storm periods are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wave‐energy and offshore‐directed downwelling storm flow that occur simultaneously with peak fluvial discharge caused by storm precipitation (‘storm‐floods’). The modern equivalent environment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 humid‐tropical monsoonal climate; (ii) narrow (ca <100 km) and steep (ca 1°), densely vegetated, coastal plain; (iii) deep tropical weathering of a mudstone‐dominated hinterland; (iv) multiple independent, small to moderate‐sized (102 to 105 km2) drainage basins; (v) predominance of river‐mouth bypassing; and (vi) supply‐dominated shelf. The ancient, proximal part of this system (the onshore Belait Formation) is dominated by strongly cyclical sandier‐upward successions (metre to decametre‐scale) comprising (from bottom to top): (i) finely laminated mudstone with millimetre‐scale silty laminae; (ii) heterolithic sandstone–mudstone alternations (centimetre to metre‐scale); and (iii) sharp‐based, swaley cross‐stratified sandstone beds and bedsets (metre to decimetre‐scale). Gutter casts (decimetre to metre‐scale) are widespread, they are filled with swaley cross‐stratified sandstone and their long axes are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palaeo‐shoreline. The gutter casts and other associated waning‐flow event beds suggest that erosion and deposition was controlled by high‐energy, offshore‐directed, oscillatory‐dominated, sediment‐laden combined flows within a shoreface to delta front setting.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river mouths and exceptionally high rates of accommodation cre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ogene to Recent Baram Delta Province; up to 3000 m Ma−1), in a ‘storm‐flood’‐dominated environment, resulted in a highly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offshore‐directed sediment trans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995.
杨风良 《地质与勘探》2017,53(5):1017-1024
本文通过对贵州毕节市CK1地热井的特点及施工的研究,有效解决了高陡构造地层钻进问题。该井开孔即见基岩,常规工艺加压困难,难以保证孔斜;下部钻孔岩石硬度大,研磨性较强,可钻性差。通过分阶段变化钻进工艺,上部开孔使用空气潜孔锤吊打,后期采用牙轮钻头加螺杆钻具组合,在钻井效率过低的复杂地层则简化钻具组合,使用牙轮正循环工艺钻进,合理调整钻进参数可迅速建井。通过使用有准对性的洗井方法可迅速成井。本文通过对地热井多工艺钻进及完井工序的要求及改进,并针对现地勘单位对地热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本次研究为地热田的开发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6.
张飞 《地质与勘探》2017,53(6):1188-1196
蓄能式绳索取心液动潜孔锤钻具是在普通绳索取心钻具总成上端增加了发生和传递冲击载荷的结构,将冲击载荷通过绳索取心钻具外管传递至钻头。新疆达坂城黑沟-达拉地布拉克铀矿工区裂隙、构造蚀变带和构造破碎带发育,地层破碎,使用普通绳索取心钻具钻进,岩心极易堵塞、回次进尺短、频繁打捞内管、钻进效率极低。使用蓄能式绳索取心液动潜孔锤钻具钻进,增加了回次进尺,提高了钻进效率。论文依据施工现场使用情况,介绍了蓄能式绳索取心液动潜孔锤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统计、总结了应用情况,论述了绳索取心液动潜孔锤得出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997.
武威盆地儿马湖凹陷地质调查井武地1井钻井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腹地,施工条件恶劣。上部第四系覆盖层主要岩性为黄色砂土和红色细砂,厚度大,松散易垮塌。针对武地1井钻井难点,从井场建设、钻井设备的选择、井身结构、钻井液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为沙漠地区钻井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8.
杨涛  杜兵建 《探矿工程》2017,44(5):19-23
2015年“12.25”平邑矿难钻孔救援是我国首例通过钻孔救生的成功案例。由于地层不断坍塌变形,导致了复杂地层条件的产生,给救援钻孔的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针对这一特殊情况,采用空气反循环钻井工艺技术,处理钻孔事故时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技术。总结了大口径钻孔施工经验,对今后施工大口径救援钻孔提出有待改进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宜昌磷矿北部整装勘查工程是湖北省大型磷矿资源勘查项目,由于地形复杂,工作量大,施工条件困难,钻孔深度达到1400 m,给钻探组织和施工带来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该项目的地质钻探工作进行简要总结,介绍了寒武系和震旦系地层中的钻探施工技术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自2014年6月国际油价暴跌开始,世界油气市场进入低迷阶段。而当美国二叠纪盆地巨量页岩油藏发现和开发之后,从2016年中期开始,美国陆上油气钻采活动逐渐增加,钻井承包商与钻井公司携钻机蜂拥而至二叠纪盆地和其它油田。这新一轮油气市场可能回复的迹象,进一步促进了钻井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工厂化作业为标志的新型先进钻机将供不应求,而大多数老旧机械式钻机则面临淘汰。另一方面,由于这二三年油气市场的低谷,许多高级技术人员和熟练操作人员被裁员,人才大量流失,而新型先进钻机也需要具有专门技能的人员操作,于是近期美国许多公司把保留和培养钻采技术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制订和实施了许多培训人才的策略和措施。本文对近期美国陆地油气钻井活动的主要特点和态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