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Two trial piles were installed at the berm section of an embankment in the later stage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one of them was fitted with an oversized casing to isolate its top 3 m from the action of surrounding soil. Lateral bending behaviour these two piles subjected to passive sub soil movements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because of the casing and is modelled in this paper using a three dimensional analysis. The effect of relative stiffness of the piles on their lateral bending behaviour i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interface joint slip on the pile’s behaviour is also investigated in a later section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72.
时志兴 《探矿工程》2013,40(9):9-13
洛宁程家沟-沙沟银多金属矿区矿床产状陡,矿体集中,钻探设计多为分支孔,钻孔中深、斜度大。如何要在保证效益的情况下确保钻孔质量成为关键技术。通过1550 m斜孔施工实例,介绍了矿区中深斜孔钻探工艺的选择及保证钻孔弯曲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3.
通过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的有限元分析,并借助脉动试验和跑车试验,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桥自振频率略高于理论计算值,结构动力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为研究弯曲程度对连续弯箱梁桥动力特性的影响,对圆心角从0°到76°的弯桥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圆心角的增大,该桥纵向频率逐渐增大,而横向频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4.
In meandering rivers, the local channel migra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bend sharpness until it reaches a maximum at a certain critical value of the bend sharpness. Beyond this critical value, the migration rate decreases if bend sharpness increases. Similarly, reach‐averaged migration rates attain a maximum at a certain river sinuosity.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physics of these phenomena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wo physics‐based models of different complexity, in which the migration rates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near‐bank flow velocity excess. In the computational tests the river was allowed to meander progressively, starting from an almost straight planimetry. Both models reproduced the observed peak in the curve describing the local migration rate as a function of the ratio radius of curvature‐channel width (R/B), with a rising limb at lower R/B values and a falling limb at higher R/B values. The rising limb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decrease in relative lag distance between near‐bank flow velocity and forcing curvature as R/B increases. The falling limb results from the decrease in local channel curvature and near‐bank flow velocity excess. Since the models do not include flow separ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phenomenon is not needed to explain the decrease of channel migration rates in sharp bends. The models reproduced also the peak in the curve describing the reach‐averaged migration rates as a function of river sinuosity The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of reach‐averaged migration rates as sinuosity increases appears to be mainly caus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reach‐averaged value of the ratio R/B.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5.
曲率模态小波法用于网壳结构损伤的识别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结构损伤的识别与定位研究以往主要针对梁、框架等结构形式,根据大跨度空间结构杆件和节点繁多等特点,提出用曲率模态和小波混合方法对空间结构的损伤进行识别和定位.以跨度100 m的Schwedler网壳结构损伤前、后的曲率模态作为标识量,分别通过离散和连续小波变换,判断网壳结构有无损伤和损伤位置,统计了小波系数差与结构损伤的图形关系,计算了各种损伤工况下该方法判断损伤的准确程度.结果发现基于曲率模态和小波方法的大跨度网壳结构损伤定位精度很高,充分证明该方法对此类结构损伤定位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6.
进行了9个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试验.通过测试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梁端的荷载-变形滞回曲线和梁相关截面的横向变形,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掺加范围和轴压比等因素对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梁截面曲率延性和滞回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能改善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梁截面延性,显著提高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延性和耗能能力,对解决节点箍筋密集、改善施工条件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7.
土工合成纤维土补强机理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艳美  张旭东  张鸿儒 《岩土力学》2005,26(8):1323-1326
对土工合成纤维土(TEXSOL)的补强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纤维土补强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已有纤维土强度计算经验公式的缺陷,并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系列经验系数如K,Q,R,P等,得出了各种影响因素与纤维土补强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土粘聚力的增量与纤维的韧度、细度及纤维土的配合比等参数有关;提出了能反映多种影响因素的纤维土补强计算经验公式;最后将直壁高度法推广到纤维土挡墙的设计中,并应用所提公式对纤维土挡墙进行了内部稳定分析。  相似文献   
78.
阐述了在构造地质学定量研究中引入微分几何学的必要性,并讨论了在地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及相关的数值计算方法.微分几何为定量描述地质构造形态、建立精确的数学解析模型提供了基础,是深入定量研究地质构造形态及其变化的重要数学工具.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为更方便地与其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相结合,总结了地质构造的数学建模与重构、计算机自动分析计算、三维可视化与运动仿真.具体可以应用于裂缝预测、构造面形变分析、褶皱形态分类、隐藏断层探测,以及矿床和油气藏的预测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9.
王英  尹铸华  赵人达 《岩土力学》2006,27(Z1):122-126
根据等效刚度原理定义损伤程度,对损伤采用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和损伤长度三个参数来描述,从材料力学平面弯曲理论出发,运用小变形的平面弯曲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引入损伤程度的定义,推导出恒载作用下两端固定损伤梁弯矩方程的隐含表达式。对恒载作用下两端固定损伤梁进行了各种损伤情况下弯矩重分布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其弯矩重分布规律。本研究的目的是期望为桥梁的健康检测、损伤识别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
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数学模型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地基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是判断土体应力历史的一个指标。在不同应力历史状况的土体变形分析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因此,方便、准确地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数学模型法。润扬大桥土样试验的结果证明了此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