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443篇
测绘学   312篇
大气科学   149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1030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蒸发皿系数Kp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振民 《水文》2003,23(1):21-23
应用指标回归法和定性(风速和相对湿度)定量(吹程)资料,建立了蒸发皿系数Kp计算方程,并用黄河下游引黄灌区48个观测站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该方程,可大大改善Kp值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2.
王淑英  高永胜 《水文》2003,23(5):5-9
在水分析计算中,经常涉及到变量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拟合,而在拟合各种特性曲线时,通常应用以实测资料与拟合曲线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的方法——最小二乘法,但这种方法忽视了所有实测点应与拟合曲线间的相对误差尽量不超过某一百分比的原则,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提出了非线性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及线性相关方程的最小距离平方和法,探讨改进了传统的最小二乘法达到优化的效果。最小距离平方和法与常用的图解法相比,本法所得成果较为客观;与传统的单方向(x或y方向)最小二乘回归法相比,所求线性方程不会因坐标系的选取而改变。最后应用算例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3.
任意面积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这里介绍了一种任意面积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技术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库资料,由计算机来自动确定任意含油面积,进而通过容积法来计算石油储量。该方法解决了用求积仪来求取面积时的大量手工操作,在储量计算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方便、灵活、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4.
浅水方程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求解以水位为变量的连续方程,并根据Navier-Stokes方程压力修正算法的基本思想,建立了浅水方程的水位修正算法,放宽了对离散时间步长的限制.通过对离散方程系数矩阵的重新构造,建立了高分辨率有限元格式,该格式既具有较高的离散精度又避免了数值解的伪振荡.对动量方程的阻力项做负坡线性化处理,提高了露滩计算的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45.
DLT程序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亮  蔡锋  李国庆 《测绘工程》2003,12(4):50-54
在近景摄影测量直接线性变换原理的基础上,加入附加条件建立附加有平行条件的直接线性变换函数模型,探讨了在解算过程中用数据探测法剔除粗差,用验后补偿的方法补偿系统误差的实现。鉴于非量测像机在近景摄影洲量中应用导致直接线性变换解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及数据量大、解算过程过于复杂的情况。用VC 编制了直接线性变换的解算程序,对其关键的方法和用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6.
The analysis of modal and normative composition of sedimentary rocks is widely used for studying their sources and tectonic settings. The norm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rocks in this study is formulated as a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and is solved by means of the simplex method. This enables both simultaneous and successive subtraction of a set of basic minerals from a rock sample represented by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SiO2...LOI}. Such an approach provides a more exact calcul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basic minerals in the rock. This mathematical approach is used to study two representative sets of sandstones and fine-grained rocks from a Meso- to Neoproterozoic marginal basin of southeastern Siberia (Uchur–Maya region, Yakutia) and a Pennsylvanian-Lower Permian uplifted continental block in Colorado, USA. The calculated normative mineral compositions of the Siberian sandston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modal compositions. These sandstones vary from K- Feldspar rich arkoses at the base of the sequence (the Uchur Group, lower Riphean) to quartz arenites or lithic sandstones and wacke in transgressive successions of the middle-upper Riphean. Arkoses and quartz arenites are dominant in Meso- to Neoproterozoic Siberia. These samples represent craton interior uplifted basement and quartzose, recycled orogen provenance of a stable craton in Rodinia. There are higher but consistent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observed compositions for the Pennsylvanian to Lower-Permian arkoses and quartz arenites (Sangre de Cristo, Belden, and Maroon Formation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observed mineralogy may be due to uncertainties in the modes in the matrix and cement of the sandstones. This normative program should supplement modal calculations and provide better genetic constructions, especially in case of matrix-rich sandstones.  相似文献   
47.
打桩挤土的现场试验研究及土体位移的计算公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打桩挤土使周围土体发生位移,对周围其他桩及附近原有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产生破坏。本文通过典型工程打桩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运用小孔扩张理论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导出了计算土体位移量的经验公式。运用该公式可定量预估挤土程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垂线偏差时间变化的精度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利用Vening-Meinesz微分公式计算垂线偏差随时间变化的测定精度进行了初步估计。通过对地形改正项的影响、代表误差的影响、远区域重力异常的影响等3种主要误差的分析和实际估计,论证了它们对计算结果的综合影响不超过0.01″,比铅垂线的时间变化0.1″要高一个量级。因此认为重力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陆明勇  杨立明 《地震研究》2003,26(2):136-141
以华北地区 (33°~ 4 3°N ,10 9°~ 12 4°E)地震为例 ,用Gutenberg -Richter公式研究了地震均匀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自 1970年到 2 0 0 1年以来 ,本地区 2 0≤M <4 0的地震偏少、 4 0≤M <6 0的地震偏多、 6 0≤M<7 0的地震偏少、M≥ 7 0的地震偏多 ;然后择其将导致本地区较大社会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偏少地震——— 6 0≤M <7 0级地震进行灰色理论GM模型预测。通过上面的应用 ,使两理论优点在地震预测中得到结合 ,地震预测更有的放矢 ,预测结果更可信、更有效。  相似文献   
50.
对于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传播非线性而言,在求解n维非线性波动方程Canchy问题时,需要求解其对应的线性波动方程Cauchy问题和建立一些解的估计式。我们已经求得了其对应的线性波动方程Canchy问题解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函数空间L^1(R^n)、L^∞(R)的范数,建立了n维非线性波动方程对应的线性波动方程Cancny问题解的一个估计式,为求解n维非线性波动方程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