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耕地非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方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西宁市郊区5个样本村190户农户进行了随机入户调查。根据城市开发进程、到市区距离和种植类型等条件,将调查样本村分为近郊城区化农村、近郊农村和远郊农村,就农户对耕地非农转换的基本认知及耕地非农转换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征用后农户能理性感知和判别耕地非农转换价值,并普遍认为失去耕地后生活费用增加、生活保障降低、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少;感知主要受耕地数量、区位条件、耕地开发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处于不同区位条件的农户对耕地非农转换的价值感知存在差异性,城区化农户已逐渐适应城市生活,近郊农户的非农转换经济和社会感知压力最大,远郊农民也感知经济和生活保障压力,但更希望能通过打工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92.
为定量评估不同热量条件对石河子棉区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为材料,2003-2007年在莫索湾气象站和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内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并收集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不同播期内开花---裂铃期间的日最高、日最低温度、日平均温度和逸10、15、20益活动积温等热量条件与棉花主要纤维品质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淤该棉区棉花纤维断裂比强度与热量条件相关最为明显,于限制该地区棉花纤维品质档次提高的主要纤维品质指标是断裂比强度,盂当地主栽品种断裂比强度都具有随播期延后而减小的趋势,不同品种的比强度随播期延后反应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93.
The interest in selenium concentrations in whole rocks is growing, in part because it is a useful tool for base and precious metal exploration. Selenium is often neglected in whole rock geochemistry because of the inability of most laboratories to make reliable determinations of this element. A consequence of these difficulties is a paucity of assigned or certified values for Se in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so that the "best practice" proposed by Kane and Potts (2007) to obtain robust values for such reference materials cannot be follow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have determined Se by pre-concentration on thiol-cotton fibre followed by INAA (Se/TCF-INAA technique) in twenty-six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one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 (KPT-1). These values wer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set of published values, to estimate Se concentrations for these twenty-seven reference samples. Robust statistics were developed for seven of the RMs, with standard deviations equal to or less than precisions calculated using the Horwitz function and so that consensus values could be proposed. For three of the RMs, the presence of outliers gave less robust results, and suggested values are proposed. For seventeen of the RMs, only information values are provided, because either insufficient determinations were available or because larg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data were derived.  相似文献   
94.
根据1997—2007年11a石河子气象站7—8月份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总云量资料以及棉花桃数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新疆石河子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光照特点的关系,并提出了该病发生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探讨膜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于2003-2004年在新疆北疆雨水较少地区开展不同水氮条件对棉花产量效应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土壤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氮肥次之;水氮耦合的产量效应表现为适宜土壤水分中施肥量效果最高,高土壤水分中施肥量次之,低土壤水分低施氮量最低;水氮交互大小的顺序是水氮耦合>土壤水分>施氮量;获得最高籽棉产量5253kg/hm2的灌水量为4190m3/hm2,施氮量为276kg/hm2。  相似文献   
96.
发展了一种能在野外测定0.25~1000μg/g银量的Ag-TMK-DBS三元络合物光导比色测定法。样品经硝酸封闭溶解后,用巯基棉富集分离银,在pH 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银与硫代米蚩酮(TMK)-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形成易溶于水的红色三元胶束络合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光导(比色)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痕量银。方法检出限为0.10μg/g,加标回收率为96.0%~99.4%,11次测定的精密度(RSD)小于5.76%。方法较为快速、简便、准确和灵敏,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用光导分光光度计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有很大改进,结果与室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结果一致。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从和田河流域棉蚜越冬基数、气候条件、作物布局及发育期、防治措施、品种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棉蚜大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气候条件与棉蚜大发生关系十分密切,作物布局及发育期和防治措施也是棉蚜泛滥成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棉蚜防治的各项技术措施与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8.
利用石河子气象站1997—2006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石河子近10a无霜期的长短以及10℃、15℃、2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时数,界限温度积温等热量指标。分析得出:近10a无霜期明显延长;10℃、15℃、20℃的界限温度的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大部分增加;活动积温显著增多。指出近10a是石河子热量最丰富的时期,并分析了近10a石河子热量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可能影响。为科学评估石河子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棉花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
全国棉花发育期业务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花发育期是反映棉花个体与群体生育状况的重要标志, 正确预报棉花发育期对于开展棉花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和生产管理措施建议至关重要。为此, 针对全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中尚未开展棉花发育期预报的状况, 通过对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网50个站棉花发育期的变异性和影响棉花生长发育速率因子的分析, 根据实际业务资料现状和业务运行特点, 结合天气预报, 提出了以棉花发育阶段有效积温和间隔日数为指标建立棉花发育期业务预报模式的思路, 实现了可实时动态预报棉花发育期的业务运行方法。模式历史拟合、外推和试预报与实际对比的结果表明:全国50个站棉花第五真叶和开花发育期误差在5 d以内出现的频次达80%以上, 出苗、第三真叶、现蕾等发育期在70%以上, 平均绝对误差小于4 d; 裂铃期误差在6 d以内出现的频次接近70%, 平均绝对误差小于6 d, 效果较好。对棉花停止生长发育期综合考虑积温和初霜日期两个因素, 其历史拟合、外推和试预报误差在10 d以内出现的频次接近70%, 平均绝对误差接近10 d, 基本可以满足全国农业气象业务以旬为服务时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1999年全疆棉花早害轻至中度发生,其中南疆重于北疆。本文从气候角度分析认为:北疆初霜异常提前,不利于害虫繁殖。南疆秋季气温明显偏高,有利于增加害虫越冬基数;暖冬有利于害虫越冬;春季回寒天气多而强,对棉虫发生极为不利;夏季北疆降水偏多,不利于害虫发生,南疆气候对害虫发生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