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3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816篇
测绘学   3480篇
大气科学   546篇
地球物理   1123篇
地质学   2089篇
海洋学   335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218篇
自然地理   378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751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56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伍健恒  孙彩歌  樊风雷 《冰川冻土》2022,44(5):1523-1538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是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西藏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掌握其LST的时空变化有利于深入了解西藏热环境演化过程,为长期监测高原基础生态变化提供帮助。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获取西藏2000—2020年的MODIS LST数据,采用归一化分级方法对LST进行5个等级的划分,利用趋势分析、热力空间分析以及重心迁移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近20年来的LST时空演变特征。同时,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裸土指数(bare soil index, BI)、垂直不透水面指数(perpendicular impervious surface index, PISI)、湿度(WET)以及高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等5个影响LST的地表参数,结合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探讨了LST影响因子的作用尺度与作用效力。结果表明:2000—2020年,西藏LST均值由18.72 ℃上升至20.28 ℃,年均增长0.09 ℃,LST呈现微弱上升态势。20年来,LST在所有年份皆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LST增温趋势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低温区和高温区空间分布聚集,形状简单、规则;次低温区、中温区以及次高温区空间分布破碎,形状复杂。2000—2020年各温区重心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且各温区重心迁移轨迹具有显著差异。特别是,低温区重心与高温区重心迁移轨迹呈现出由相向而行到背向而行的转变,反映出研究区东西部区域LST差距经历了由缩小到扩大的过程。DEM和WET对LST具有负向影响,BI、PISI和NDVI具有正向影响,常数项在不同生态区具有不同的影响性质。DEM具有较小的作用尺度以及最强的作用效力,常数项具有最小的作用尺度以及仅次于DEM的作用效力。  相似文献   
992.
刘刚  徐成华  施威  李兆  骆祖江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11-2022082011
为了查明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笔者等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面沉降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软土分布及建筑荷载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河西地区不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和建筑荷载分布关系密切,地面沉降主要受建筑工程影响,即建筑荷载和深基坑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孙旭东  吴冲龙  周霞  等 《江苏地质》2015,39(3):383-388
石油勘探是高风险行业,勘探地质研究业务需要复杂的逻辑思维,也需要创新性的抽象思维。“智慧油田”和“智能勘探”理论体系的提出,顺应了油气勘探的智能、快速和高效的需求。通过剖析油气勘探的信息支撑框架设计,提出了未来智能化勘探的4层设计概念,形成了层次之间的衔接和沟通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此理论体系探索了石油行业中石油地质勘探智能化信息框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94.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填图数据集成服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丰丹  李超岭  吴亮  李健强  吕霞 《地质通报》2015,34(7):1300-1308
应用数字填图技术形成了大量地质填图图幅数据,这些数据空间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特征并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供高效的数据服务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填图、数据集成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对数字填图数据特征的分析,在研究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大数据处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的有序化组织管理、发布与服务方法,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四川1∶25万阿坝县幅区调,在三叠系多重划分对比与沉积盆地演化、新近—第四纪阿坝盆地演化、主要断裂带的断裂结构及其活动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编制了一期工程区带状地质图、引水线路评价剖面图,提出了引水线路优选方案,为区域地质调查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经验,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对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适宜于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流程与方法,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成果报告的社会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6.
全球离散网格是面向空间大数据的模型框架,常用于构建数字地球平台。基于球体的剖分瓦块不仅可以构建真三维的数字地球模型,而且可以实现天地一体化的空间数据集成、融合、表达和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网格的剖分原理、网格几何特征分析和编解码方法等理论体系,并利用剖分瓦块实现了球体的任意分割以及地下、地表和空中实体的可视化建模。研究表明,球体QTM网格具有剖分规则简单、体系规整、几何特征明晰,适用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可以推广到椭球。因而,该方案可用于天地一体化的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影像中地物光谱曲线的小波特征点确定地物识别的合适光谱分辨率,通过融合原先若干窄波段生成具有适合地物识别光谱分辨率的宽波段数据,达到降维高光谱数据的目的。文中对hyperion影像进行坏线和Smile效应去除,经过FLAASH大气校正,得到155个波段。对提取的八类地物的样本平均光谱进行DB4小波分解,计算小波细节系数方差;以小波细节系数信息熵作为特征点,得出不可渗透表面、居民地、水田、裸土4类地物识别适宜光谱分辨率为80nm,其余地物识别适宜光谱分辨率为160nm。以窄波段间的活跃度为指标进行融合,生成降维后的宽波段分别是21个波段和11个波段。8类地物在3尺度和4尺度下的分类结果说明降维影像能满足应用需求,提出的降维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内在关系,考虑地面沉降受到自身变化规律的影响,建立基于库伊克变换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地区地面沉降统计数据进行模拟预测,有效实现该地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以及本身之间的定量模拟,并探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库伊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地面沉降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999.
Landsat 8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对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利用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不断出现,如劈窗法、双角度法和单通道算法等。Landsat系列卫星的遥感数据是地表温度反演的重要数据之一。本文选择无锡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8卫星遥感数据,对两种劈窗算法(Juan C.Jiménez-Muoz劈窗算法和Offer Rozenstein劈窗算法)和两种单窗算法(Juan C.Jiménez-Muoz单通道算法和覃志豪单窗算法)的地表温度反演精度进行了对比和敏感性分析。采用太湖16个浮标站的实测数据来验证了4种算法的反演精度。结果表明:两种劈窗算法的精度较高且较为接近,误差为0.7 K左右;覃志豪单窗算法和Juan C.Jiménez-Muoz单通道算法精度较低,误差分别为1.3 K和1.4 K左右。Juan C.Jiménez-Muoz劈窗算法对参数的敏感性最低,Juan C.Jiménez-Muoz单通道算法次之,覃志豪单窗算法和Offer Rozenstein劈窗算法敏感性相对最高。其中Juan C.Jiménez-Muoz单通道算法只适用于一定的水汽含量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00.
星地多源数据的区域土壤有机质数字制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银  刘丽雅  卢艳丽  马自强  夏芳  史舟 《遥感学报》2015,19(6):998-1006
土壤有机质(SOM)是全球碳循环、土壤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东北—华北平原为研究区,收集了1078个土壤样本,以遥感数据(MODIS,TRMM和STRM数据)与土壤地面光谱数据为预测因子,运用基于树形结构的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土壤有机质-环境预测因子模型进行数字土壤制图。通过不同建模样本数建模精度比较,选择300个样本数时的模型为最优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土壤光谱和气候因子是研究区SOM变异的主控因子,生物因子次之,而地形因子影响最小。预测结果经检验,RMSE为7.25,R2为0.69,RPD为1.53制图结果与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地图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呈现SOM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经过20年左右的土地开发与利用,研究区低SOM和高SOM含量土壤面积减少,而中等SOM含量土壤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