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28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688篇
海洋学   35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沁煤盆地郑庄区煤层气井设计为丛式定向井,井身结构设计为直井段、造斜段、稳斜段。其中丛式井直井段设计为二开结构。在不同井段采用不同钻具组合,钻进参数及成井工艺也各不相同。在钻进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煤层气的开采效果,全孔采用清水作为钻井液,并使用了有线随钻测量系统和大功率钻探设备,钻进效果明显,全孔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2.
沙亚南  谢卫炜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A01):48-49,58
新汶矿业集团泰山盐化工ZJ03-PJ03井组为一对定向连通采卤井井组,采用二次定向钻井连通施工工艺,技术套管下入深度907.6m(8矿层顶板),有效地阻隔了上部含较多杂质的岩盐矿层,确保了卤水质量能满足盐化工的需要。本对接连通井组,采用随钻测量井斜、方位及钻进轨迹控制技术,为该井组的顺利对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非开挖技术及其在江苏煤炭地质局引进与应用的情况,分析了非开挖技术在我国发展的三个方向:管道口径越来越大,施工长度越来越长,施工条件越来越复杂。认为我国新增管道总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管道的修复与置换数量也将日趋庞大,其非开挖技术也将随之转换,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探测技术也将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04.
圆形断面管道非满流流速计算表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茅泽育  赵璇  罗昇 《水科学进展》2007,18(2):170-174
工程实际中,常需要计算某一充满度下管道非满流的流量及流速。目前大多数计算模型均采用水力半径作为反映过流断面形状及几何尺寸的特征参数。针对不同充满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类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真实的流动特性并不相符,尤其当水深接近管顶时。根据水动力学基本原理及试验研究手段,对圆形断面管道无压均匀流流量-充满度非单一性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以流量作为形状特征参数的更为合理且简单实用的水流流速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5.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及其建立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国斌 《地球科学》1998,23(4):430-433
简要描述了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阐述了系统建立的原则、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为实际系统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6.
基于MAPGIS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修国 《地球科学》1998,23(4):372-374
借助现代计算机和日益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以动态管理地下管线信息数据,是地下管线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途径.结合地下管线的特点提出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准则和要点,介绍了基于MAPGIS基础平台二次开发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MAP/PIPE的结构及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7.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configurations of stochastically distributed fracture networks on hydraulic behaviour for fractured rock masses could provide either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fracture network and its corresponding hydraulic behaviour, and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and contaminant transport modelling in fractured rock masse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block sizes, intersection angles of fracture sets, standard deviations of fracture orientation, and fracture densities on directional block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i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two dimensions by implementing a numerical discrete fracture fluid flow model and incorporating stochastically distributed fracture configurations. It is shown from this investigation that the configuration of a stochastically distributed fracture network has a significant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effect on the hydraulic behaviour of fractured rock masses. Compared with the deterministic fracture configurations that have been extensively dealt with in a previous study, this investigation is expected to be more practical and adequate, since fracture geometry parameters are inherently stochastically distributed in the field. Moreover, the methodology and approach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may be generally applied to any fracture system in investigating the hydraulic behaviours from configurations of the fracture system while establishing a ‘bridge’ from the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flow modelling to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ling in fractured rock masse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8.
双拱初始缺陷海底管线水平向整体屈曲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具有双拱反对称初始缺陷海底管线的整体屈曲特性,采用模态分析法将最可能出现的缺陷形态引入数值分析模型中。针对管线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整体屈曲的动态变形特征,运用显式动力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管线整体屈曲过程中水平向变形与轴向变形随温度和内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在整体屈曲过程中屈曲管段与滑动管段轴力的变化过程与初始缺陷形态的关系。将数值模拟结果同经典解析解和室内模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工程算例的分析结果表明,管线整体屈曲的发生是一个由低阶向高阶发展的过程,具有双拱缺陷的管线首先发生二阶模态的整体屈曲,而后过渡到四阶模态;管线整体屈曲的变形包括屈曲段的水平向变形和滑动管段的轴向缩进,其中水平变形释放了管壁内的轴力,轴力的释放量随初始缺陷尖锐程度的降低而增大;轴向缩进变形由于受到地基土的摩阻力使滑动管段内的轴力发生累积,轴力的累积量随初始缺陷的尖锐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以上研究成果对指导实际工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娄敏  明海芹 《海洋通报》2015,34(1):113-120
基于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对坠物撞击海底管道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得出:相同坠落物能量的情况下,悬空管道的凹陷损伤深度与裸露管道的相比偏小,且随着坠落物能量的增加,其差值增大;随着坠落物速度、坠落物质量的增大,管道撞击部位凹陷变形加剧,海底管道悬空段的最大振动幅值增大;相同坠落物能量的情况下,坠落物与悬空管道的接触面积越小,悬空管道的损伤深度越大;海床土体参数(剪切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密度)的变化对悬空管道的凹陷损伤深度及悬空段的最大振动幅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0.
海底管线是海洋油气输运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应用Mohr-Coulomb模型,模拟海底裸置与埋置管线自沉过程。通过平衡初始地应力,设置管土接触,考虑重力和浮力作用,进行土体固结分析,计算裸置与埋置管线的土体与管线竖直位移,并进行管线悬跨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对于裸置管线,参数的改变使土体更容易发生塑性屈服,土体的竖直位移量更大;对于埋置管线,当管线埋深较浅、管线上方土体重量不大时,参数的改变使管线平均密度与周围土体密度相差越大土体越容易发生塑性屈服,土体的竖直位移量越大。当管线悬空时,悬跨长度过大易使管线两端支撑土体被压溃,管线易产生大变形而失稳,因此在管线安装与维护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措施降低悬跨长度,保证管线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