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644篇
地质学   596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渗透反应格栅(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场地尺度的地下水污染修复,因其无须外源动力、不占地面空间、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不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类型、污染羽分布具有差异性,前期场地调查、反应材料的筛选、反应墙尺寸结构的设计对于PRB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PRB修复河南某Cr(Ⅵ)污染场地为例,详细阐述场地调查、材料筛选、材料反应参数确定、PRB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过程及成果,可为后续PRB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PRB修复技术适用于该场地,铸铁与活性炭混合材料为最佳修复材料;反应门长40 m(反应材料厚2 m,上下游分别为2 m厚砾石层),东西两侧隔水墙长为60 m的U型漏斗-门系统型PRB,可有效捕获并修复污染羽,工程成本远低于连续反应墙式PRB,为该场地修复最优PRB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72.
基于SRTM数据的天气雷达探测环境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景号然  谢晓琳  郑伟  彭涛  刘娟  刘宗庆 《气象》2019,45(6):871-876
利用SRTM高程数据作为选址基础数据,结合天气雷达工作方式和探测方法,计算得到天气雷达在0.5°、1.0°、2.4°仰角上地物遮挡情况;利用高程格点数据获得3个仰角的地物剖面数据,提高了SRTM数据利用精度和运算速度;分析中结合地球曲率和电磁波折射影响,改进算法获得站点遮蔽角图,站点上空1 km、海拔3和6 km等射束高度图及数据,该分析结果充分体现了SRTM数据的高分辨率特点。最后将结果数据与GIS地图结合,完成了四川省天气雷达网探测环境分析,并给出了各个台站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73.
74.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lluric method and of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s including experimental and model data on the localization of tectonic disturbance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sites for nuclear plants.  相似文献   
75.
本文根据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的部分大地测量资料应用反演方法研究了区内活动断裂带的现今活动段。结合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资料对地震危险区作了进一步的估计。  相似文献   
76.
A resistance model to calculate the deposition of cloud droplets on a coniferous forest and some improved parameterizations of the indispensable input parameters are described. The deposition model is adapted to the coniferous forest at the Kleiner Feldberg site and verified by the data of a drip water monitoring station below the forest canopy. The measurements of liqud water content, wind speed and trace substance compounds in cloud water of the Ground-based Cloud Experiment (GCE) at Kleiner Feldberg in 1990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loud water deposition fluxes and the deposition of trace substances via cloud water interception. The calculated deposition of trace substances via cloud water interceptions is three to six times higher than via rain during the experiment. On a long term data basis the yearly amount of cloud water deposition is 180 mm year–1 at Kleiner Feldberg site (840 m a.s.l.) while the precipitation amount is 1030 mm year–1. Due to higher trace substance concentrations in cloud water compared to rain the ionic deposition via cloud water interception and via precipitation were assessed to be of comparable magnitude.  相似文献   
77.
滇西试验场重力潮汐观测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瑞浩  刘贵安 《中国地震》1995,11(2):161-167
本文使用Nakai预处理、Venedikov调和分析和滑动滤波等方法,对滇西地震实验场下关台GS15-227重力仪1987-1992年 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该地区最佳重力潮汐参数及潮汐和非潮汐动态变化背景,并对观察期间的6个震例进行清理,分析了重力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获得了该地区重力潮汐和非潮汐信息的地震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78.
滇西实验场两次中强地震前后尾波衰减的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秦嘉政  刘祖荫 《中国地震》1995,11(3):212-221
本文在地方震尾波散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1992年12月发生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永胜期纳地区的两次Ms5.4,5.1地震前后的序列地震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尾波Q^-1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尾波衰减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小区域范围的非均匀性,在主震震中附近的近场区内,主震期间的β值是0.0076s^-1,相应的Qc^-1值是0.0056;余震期间的β值是0.0209s^-1,相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介绍了对1993的9月11日五寨4.8ML地震的考察情况,确定宏观震中在五寨县丰兑坡与河曲县土沟村一带,震中烈度为6度。计算得出本次地震的总经济损失约15万元。  相似文献   
80.
从贝丘遗址看绳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靖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4):383-386
介绍了自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日本学者在绳纹时代的考古研究中开辟的一个新领域,即通过分析贝丘遗址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去认识绳纹的环境变化及绳纹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笔者关于绳纹时代人与环境关系的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