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200篇
地球物理   344篇
地质学   999篇
海洋学   29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8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过去几十年,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灾害显著增加.虽然全球的科学家在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异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当前在气候预测领域仍然存在几个重大难题.2020年,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CCSP)成立了,该中心旨在应对和处理气候预测领域的三大科学难题: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预测,延伸期天气预报,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并为更加准确的气候预测和更加有效的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文介绍了CCSP的主要目标和面对的科学挑战,回顾了CCSP在季风动力过程,陆-气相互作用和模式开发,ENSO变率,季节内振荡,气候预测等方面已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未来CCSP将继续致力于解决上述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82.
大陆造山带构造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混杂岩是探索大陆造山带地壳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从物质组成、沉积相、生物组合、变形变质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构造混杂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从区调工作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83.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李升发  李秀彬 《地理学报》2016,71(3):370-389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发生明显的耕地撂荒现象,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土地利用现象,深刻地改变了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景观.本文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环境效应--政策响应"的框架系统梳理耕地撂荒主要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 全球耕地撂荒仍主要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但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异很大;② 社会经济要素变化是耕地撂荒最主要驱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等原因引起的耕地边际化是撂荒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劳动力析出是造成耕地撂荒的直接原因;③ 耕地撂荒与否,撂荒程度以及撂荒地空间分布受村镇,农户,地块三个尺度的自然条件,劳动力特征,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④ 生态环境效应是当前撂荒效应研究的焦点,但该效应是以积极还是消极为主仍存争议;⑤ 增加农业补贴是当前减缓耕地撂荒的主要措施,但并非唯一和最合理的措施.未来,快速城镇化进程将促使中国耕地撂荒现象愈演愈烈,所以当前研究有待加强,本文认为应加强大范围耕地撂荒信息提取和监测,撂荒趋势预测和风险评估,社会经济效应评估及政策设计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984.
南极冰盖表面微地貌是大气与冰盖相互作用的直接产物,微地貌的形态特征、结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对南极冰盖表面的物质平衡、能量平衡以及冰盖记录大气信息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冰盖表面微地貌的结构性质以及空间分布的确定是计算南极冰盖物质平衡与能量平衡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南极冰芯钻探选址以及冰芯解译古气候信息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微地貌的形成方式将南极冰盖表面微地貌分为沉积型、侵蚀型、沉积间断型三类,介绍了南极冰盖表面常见的微地貌形态雪丘、雪纹、雪垄、雪窝以及光洁区的形态特征与结构性质,并对冰盖表面微地貌的分布规律特征进行了总结,文中重点对不同微地貌区域内的物质平衡与能量平衡特征进行了介绍,最后探讨了冰盖表面光洁区对南极冰芯选址的影响,并对未来南极微地貌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5.
丁登山 《地理研究》1997,16(4):104-109
荒漠化问题研究中,荒漠化型式(Patern)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与对荒漠化本质的认识有关,与荒漠化防治的实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该文以萨赫勒地带为例,讨论和分析了其荒漠化的过程(即过度放牧、滥施耕作、烧荒和火灾及过度樵采引起的荒漠化过程)问题,指出: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经济活动而在其内部生成的;从总体上讲,其荒漠化不是其北面撒哈拉沙漠的流沙和沙丘向南推进的结果。因此,为阻止荒漠化而在其北部边缘建造所谓“绿带”,不可能遏止其荒漠化的发展。只有加强管理,坚持适度利用和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和资源的原则,防止人类的过度经济活动,才能有效地防治荒漠化。  相似文献   
986.
为得出一套适合陆相页岩气储层岩石学研究方法,加快页岩气研究进展,解决页岩气测试技术、评价方法及参考标准的不统一性,采用野外岩心描述、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及X-衍射相结合的测试手段,参考DB61/577-2013《页岩气井岩样分析测试方法》标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寺湾地区长7、长9段页岩岩石学进行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下寺湾地区长7、长9段页岩气储层岩性复杂,黏土矿物含量高,石英、碳酸盐等脆性矿物含量少,常规测试方法难以进行精细研究,为此,增加了对测试样品的预处理以及设备的选用,形成一套陆相岩石学研究体系:岩心描述法,薄片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结合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  相似文献   
987.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30年来,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就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生成、路径及登陆的影响进行概述,并揭示了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同时回顾了与季节内振荡密切相关的季风槽活动对热带气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简单讨论了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前景,并提出当前该研究领域中一些亟需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88.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外关于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应用及分析研究,指出了模式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并评析了模式改进工作,最后进行了讨论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9.
二十八宿分野暨轸宿星名含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八宿对应的天文地理分野,是以族群所崇拜的图腾为重要依据.分布在四方的二十八宿与地上四方的方国地域相对应,其中有部分不相符,是因族人迁移或异地建国,仍要依据其所崇祀的图腾.另外,作为二十八宿最后一宿的轸,其含义过去一直被释为车,仅是其一.轸宿星名还有更深的另一层含义,是象征南方楚地的轸国,轸国也即曾国.  相似文献   
990.
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场地设计反应谱是一般工程抗震设计的依据,各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对场地设计反应谱的规定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反应谱的形状和谱参数的差异。本文收集了若干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在总结各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场地设计反应谱规定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土耳其和智利等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总结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场地设计反应谱的演化历史和发展过程;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本文的工作对从事场地设计反应谱研究的科技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