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09篇
地球物理   237篇
地质学   1640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提出了冀东黑云母片麻岩—H2O系统在0.1一0.2GPa压力下熔融买验的相关系。其固相线温度分別为0.1GPa时762℃,0.2GPa时712℃。黑云母消失的温度分別为0.1GPa时787℃,0.2GPa时737℃,石英消失的温度分别为0.1GPa时837.℃,0.2GPa时787.℃。采用Burn-ham模型计算的在液相线温度下岩浆饱和水的含量分別为0.1GPa时3.8%与0.2GPa时5.8%。根据实验结果以及早前寒武纪时冀东陆壳的古地温可知,该区早前寒武纪角阿岩相岩石分布的地区广泛出现的混合岩化作用应主要归因于陆壳岩石(黑云母片麻岩等)的局部熔融作用。由实验结果以及现代冀东陆壳的地温可推知,壳内低速层可能不是由岩石局部熔融所引起,而是由岩石中含有隙间水流体引起。  相似文献   
112.
中国东部地壳地洼阶段的热塑性变形应力场有利于锡成矿。构造应力场对锡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对成矿域的矿液运移势和能量场的控制。推导获得矿液运移势的计算公式:Vi=-(a·K_0/u)·[exp(σ_1-σ_2)]·(σ_1+σ_2),表明地壳构造应力场对成矿域矿液的运移和成矿部位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13.
新疆东部基性超曲性岩常成群成带分布,明显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可分为蛇绿岩套型和岩浆侵入型两种,前者包括阿尔曼太岩带和克拉美丽岩带,是蛇绿岩套的主要组成部分,前者包括阿尔曼太岩带和克拉美丽岩带,是蛇绿岩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喀拉通克岩带黄山岩带,为来源于上地幔的原始岩浆经分异,结晶而成,文中对这两类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4.
侯俊胜  线纪安 《地质与勘探》1995,31(1):40-43,37
通过对胶东牟平-乳山地区1:2.5万航空甚低频电磁异常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航磁,航放、遥感以及区域构造地质资料,进行了构造地质填图,首次进一步证实了被前人所忽视的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存在,并给予了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金矿成矿远景预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5.
浙东南碰撞造山带的岩石磁组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东南碰撞造山带龙泉等地的岩石磁组构测试,显示了普遍具优势取向的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由此所揭示的NW-SE方向的主压应力与侏罗纪以后该地区的推覆构造所揭示的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结合已发表的邻近地区的古地磁、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认为该地区应属中生代碰撞造山带,龙泉群的变质年龄也与此相当.  相似文献   
116.
作者通过对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Cpx的109个样品的化学成分的统计、计算及投影,研究了Cpx巨晶的产状、物性及矿物化学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成因信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Cpx巨晶的成分以A1_2O_3、A1~(v1)较高而Ti、Mg'中等为特征。但在“反应边”中,A1_2O_3、Na_2O、A1、A1~(v1)则明显降低。我国巨晶以普通辉石为主,而透辉石、次透辉石及顽透辉石少见。国内不同地区的Cpx巨晶成分也略有不同:华南区巨晶的Wo较高而A1_2O_3较低;华北区Fs、A1_2O_3较高;而东北区En较高而A1_2O_3中等。有关Cpx巨晶的成因信息,作者的观点是:(1)巨晶Cpx是寄主玄武岩浆在上地幔中结晶的产物,而不是地幔解体的捕虏晶。(2)我国巨晶Cpx的结晶温度是1021—1209℃,压力为1.4—3.2GPa,所以,Cpx巨晶的结晶深度为48—104Km。(3)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均产于大陆板块内部,以碱性玄武岩成分为主,而拉斑玄武岩较少。  相似文献   
117.
滇东-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岩及煤层气储层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成亮 《贵州地质》2001,18(3):163-167,148
本文以丰富的地质资料对滇东-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岩分布的割理(裂隙),吸附、孔隙溶积、镜质组含量、含气性、灰分产率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煤炭与煤层气储层物性的关系,提出了镜质组含量的煤炭类型有较好的煤层气储集物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8.
The stretching process of some Tertiary rift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hase rifting. A multiple instantaneous uniform stretching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simulate the formation of the basins as the rifting process cannot be accurately described by a simple (one episode) stretching model.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ultiphase stretching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back-stripping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subsidence history and the stretching process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o evaluate the depth to the top of the asthenosphere and the deep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basin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quantitative model to the episodic rifting process of the Tertiary Qiongdongnan and Yinggehai basi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in agreement with geophysical data and geological observations. This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geodynamic process of multiphase rifting occurring during the Tertiary in ea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119.
Fossil plants Hedeia sinica Hao et Gensel 1998, Huia gracilis Wang et Hao 2001 and Guangnania cuneata Wang et Hao are described from the Lower Devonian Xujiachong Formation, the Qujing district, eastern Yunnan, China. They contribute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flora in this district. Based on the occurrence of common plants (Hedeia, Huia, Guangnania and Zosterophyllum australianum) and their horizons, it is pro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mid-lower assemblage of the Xujiachong flora is comparable with the Early Devonian ((late) Pragian) Posongchong flora of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the upper Baragwanathia flora of Australia. In view of this fact and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the mid-lower part of the Xujiachong Form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of (late) Pragian age.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plant, bivalve and fish assemblages and the lithology, the upper part of the Xujiachong Formation is dated to be of early Emsian age. The Xujiachong flora belonged to the northeastern Gondwana palaeophytogeogr  相似文献   
120.
东天山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天山的阿齐山-雅满苏弧后盆地区和中天瞳瓦布拉克隆起区。大(中)型以上的矿床有10余处,分为5种成因类型,成矿时代有元古代、晚志留世-早泥盆世-石炭纪、二叠纪4大成矿期。在分析总结主要类型矿床地质特点与容矿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本区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铁矿床之间的内在成生联系和物质来源的亲缘关系与成矿继承性。指出了今后找矿方向及相关火山岩岩性特征对铁、铜多金属找矿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